陳亮
陳亮 | |||||||||||||||||
---|---|---|---|---|---|---|---|---|---|---|---|---|---|---|---|---|---|
承事郎簽書建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 | |||||||||||||||||
姓 | 陳 | ||||||||||||||||
名 | 亮 | ||||||||||||||||
字 | 同甫 | ||||||||||||||||
號 | 龍川 | ||||||||||||||||
出生 | 宋高宗紹興十三年九月初七日 (1143年10月16日 ) 兩浙東路婺州 | ||||||||||||||||
逝世 | 宋光宗紹熙五年 (1194年) 江南東路建康府 | ||||||||||||||||
諡號 | 文毅 | ||||||||||||||||
| |||||||||||||||||
著作 | |||||||||||||||||
《龍川文集》四十卷、《龍川詞》 | |||||||||||||||||
陳亮(1143年10月16日—1194年),原名汝能,字同甫,號龍川,學者稱龍川先生,婺州永康縣(今浙江永康市)人,南宋政治家、哲學家、詞人。反對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學。著有《龍川先生集》。中又以上孝宗皇帝四書、《酌古論》最知名。[1]日本西鄉隆盛亦對龍川先生敬佩有加。
生平
[編輯]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九月七日,出生於婺州永康前黃龍窟一個沒落的士人家庭。陳亮生在民族意識尖銳的南宋時代,極富愛國主義,他的曾祖父陳知元在汴京保衛戰中犧牲。
陳亮早年得到周葵賞識,通過他得以結識各路英俊豪傑人物。乾道五年,上《中興五論》,七年,又上書虞允文,建議遷都建業,革除錢塘偏安之陋習。但參知梁克家卻不以為然,認為陳亮不過是「秀才說話耳」。乾道八年,虞允文任四川宣撫使,想要辟陳亮為幕僚,但陳亮推辭,稱「侯丞相進取中原,亮赴廷對,為汴京狀首!」虞允文為之擊節不已。
淳熙四年(1177年)參加禮部考試不中[2]。期間批評宰相曾懷、葉衡、史浩,引起輿論風波,「滿學之士口語紛然」。
淳熙五年(1178年)亮至臨安上孝宗三書,孝宗心動,想要召見他。而權貴曾覿因求見陳亮不得,而感到不悅,從中作梗,遂不見用,憤而歸鄉,「以與世不合,甘自放棄于田夫樵子之間」[3]。陳亮是一位愛國詩人,與辛棄疾交好[4],在哲學上主張經世致用,與朱熹展開激烈的論戰(王霸義利之辯),陳亮與朱熹的最大分歧是「 天理」與「人慾」、「義」與「利」、「王」與「霸」的看法。他說:近世諸如(即道學者流)「謂三代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慾行,其間有與天理暗合者,是以亦能久長。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間,天地亦是駕漏過時,而人心亦是牽補度日,萬物何以阜藩,而道何以常存乎?」。主張對金朝採取強硬政策,與辛棄疾志氣相投,在文學上也相互唱和,辛棄疾「以文為詞」,那麼,陳亮是「以詞為文」。陳亮詞風以豪邁雄健為主。《浪淘沙·梅》一詞中有「墻外紅塵飛不到,徹骨清寒」之句,以梅花的清高自比。他在《自贊》一文中,又自稱「人中之龍、文中之虎」。辛棄疾在詞裡,把陳亮比做陶淵明,推崇備至。辛棄疾《祭陳同父》盛稱其「智略橫生,議論風凜」。陳亮一生坎坷,沒有做過官,卻有兩次下獄:
淳熙十一年(1184年,此處似有錯誤。宋史記載少卿「力言於光宗,遂得免」。而光宗繼位於1189年。)春,一次參加鄉人宴會,有人在杯中放了胡椒末,把鄉人毒死,陳亮被同座的人誣告下毒[5]「因藥人之誣,就逮棘寺,更七八十日不得脫獄。」[6]幸由辛棄疾「解援之甚至,亮遂得不死。」[7]
紹熙二年(1191年)八月,第二次入獄,由少卿鄭汝諧力救得免[8]
紹熙四年(1193年)五十一歲時癸丑科狀元及第。在報恩詩中說:「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告祖考文》:「親不能報,報君勿替。70年間,大責有歸,非畢大事,心實恥之。」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
紹熙五年(1194年)先生逝世[9]。嘉熙二年(1238年)七月,追贈其為中大夫,賜謚文毅。陳亮墓位於今永康市馬鋪山臥龍崗。上刻「狀元龍川陳公之墓,明萬曆壬寅年冬月重立」字樣。
思想
[編輯]政治思想
[編輯]陳亮是積極主戰派。對外力主抗金,對內改革政弊。他認為文武官員應當是平等的。即「文武之道一也。」[10]淳熙五年(1178)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稱:「備百司庶府以講禮樂於其中,其風俗固以華靡;士大夫又從而治園囿臺榭以樂其生於干戈之餘,上下宴安,而錢塘為樂國矣。」,第二書,批判朝廷所謂「江南不可保」的謬論,不久又再第三書:「國家維持之具,至今日而窮,而藝組皇帝經畫天下之大指,猶可恃以長久,苟推原其意而變通之,則恢復不足為矣。然而變通之道有三,有可以遷延數十年之策,有可以為百五六十年之計,也有可以復開數百年之基。」
哲學思想
[編輯]龍川先生是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哲學家。創立永康學派,主「事功」。曾謂:「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他主張天下為公,曰:「取天下本於救斯民而非以位為樂也。」他指責漢文帝即位後立即啟用親信的行為。在法治方面,先生主張以公眾爲基礎來判刑,而非以一己私利。但他認為廢除肉刑則是迂腐之論。道德上,先生反對「身心以外皆外物」之說,認為如果人僅僅徇私享樂而罔顧現實,不能實際地處理好自身狀況,則會本末倒置。[11][12]
文學思想
[編輯]陳亮詞風以豪邁雄健為主,有慷慨悲歌,「自負以經濟之意具在。」[13]。辛棄疾曾稱讚陳亮,「同父之才,落筆千言,俊麗雄偉,珠明玉堅,文方窘步,我獨沛然。」[14]
文學
[編輯]南宋著名詞人,風格豪放激昂,是豪放派代表。詞句中常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愛國激情。政論文筆犀利,頗有見地,「學士爭誦唯恐後」[15],但「世遷版毀,書亦散佚,間有存者,復為當道持去,而原本不概見。」[16]。朱熹批評陳亮說:「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處?陳同甫一生被史壞了。」[17]
著作
[編輯]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傳世。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長子陳沆把其著作編為《龍川文集》四十卷,並請葉適作序。嘉定七年(1214年),婺州郡守丘壽雋將陳沆編訂的四十卷本《龍川文集》刊刻行世。
注釋
[編輯]- ^ 宋·葉適《龍川文集序》
- ^ 《四朝聞見錄》:「是年,因不滿考試官,去太學,先是亮試南宮,何澹校其文而黜之,亮不能平,遍語朝之故舊曰:『亮老矣!反為小子所辱!』澹聞而銜之。」
- ^ 〈劉夫人陳氏墓誌銘〉卷三十
- ^ 劉熙載《藝概》說:「陳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又說:「觀此則兩公之氣誼懷抱,俱可知矣。」夏承燾《龍川詞校箋》:「兩人早年即締交於都城。年月今不可考。」又陳思《稼軒年譜》云:「淳熙五年為大理少卿,與陳亮有臨安之聚。」據此可知兩人認識可能是在淳熙五年(1178年)。姜林洙《辛棄疾傳》以為辛陳相識,是乾道六年(1170年)透過呂祖謙的介紹。
- ^ 葉適:《水心集‧陳同甫王「道甫墓誌銘》:「鄉人為讌會,末胡椒,特置同甫羹胾中,蓋村俚敬待異禮也。同坐者歸而暴死,疑食異味而有毒,已入大理獄矣。」
- ^ 陳亮〈陳春坊墓碑銘〉
- ^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 ^ 《宋史‧陳亮傳》 (此處亦有錯誤。宋史記載少卿鄭汝諧力言於光宗,是陳亮因胡椒粉事入獄。不是1191年間事);陳亮出獄後有〈謝葛知院啟〉:「醞在當時,合成奇禍。重以當塗之立意,加之眾怨之鑿空。……遂煩詔獄之興。」,可見此次下獄是政治事件。
- ^ 陳亮卒年一般認為是紹熙五年(1194年)。李世揚參考宋代文獻作《陳亮卒年小考》認為在慶元元年(1195年)正月卒。
- ^ 《酌古論序》
- ^ 陳亮《龍川文集·卷三·問答》
- ^ 探寻南宋浙东学派的哲思——义利并举 经世致用. 杭州網. [2021-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 ^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 ^ 鄧廣銘輯校,辛更儒箋註:《辛稼軒詩文箋注》
- ^ 葉適:《水心集‧陳同甫王道甫墓誌銘》
- ^ 陳亮:《陳亮集‧辛稼軒畫像贊》,〈王世德舊跋〉
- ^ 《朱子語類》卷130、卷122
參考書目
[編輯]- 《陳亮集‧姬肇燕序》
研究書目
[編輯]- Hoyt C. Tillman(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 趙雨樂:〈論南宋事功派的軍事防禦思想─—以陳亮,葉適為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