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風櫃紳商
蔡玉成(蔡汝璧)
汝璧
出生1843年(道光廿三年)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澎湖廳嵵裡澳風櫃尾社
逝世1912年(大正元年)
日治臺灣澎湖廳嵵裡澳風櫃尾鄉
墓地 臺灣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
国籍 大清帝國
 大日本帝国
别名蔡汝璧、蔡蘊輝、蔡古員
语言臺語
职业商人
组织興發油車
金益成報單館
文石書院(董事)
西瀛吟社(創辦人)
父母蔡耀坤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Cài yùchéng
臺語羅馬字拼音 Tshuà Gio̍k-Sîng

蔡玉成臺灣話Tshuà Gio̍k-Sîng,1843年—1912年),字汝璧,族譜名苟完,里人多稱古員臺灣話Tshuà Kóo-uân),臺灣日治時期在戶口謄本則登記為蘊輝日文官方文獻多作蔡汝璧臺灣話Tshuà Lú-pik)。台灣澎湖廳嵵裡澳鐵線尾社人,生於風櫃尾社,清領時期澎湖鄉紳、生員與商人,曾出任文石書院董事,兩度操辦民團對抗外侮,另有捐款賑災、鳩建廟宇及開辦棄嬰收容所等事蹟。在日治時期,蔡玉成被應請為澎湖廳參事,並獲得台灣總督府頒予的紳章[1]

生平[编辑]

蔡玉成祖上來自澎湖嵵裡澳鐵線尾社(今馬公市鐵線里),父蔡耀坤徙居風櫃尾社(今馬公市風櫃里[2])。[1]:118同治年間,澎湖嵵裡、井仔垵(今馬公市澎南地區)一帶時有海盜滋擾,蔡耀坤家族經營榨油業[a]與金益成報單館[b],當時可謂富甲一方,遂出面籌措經費,操練鄉眾,並四處巡守家園。[3][1]:137蔡玉成亦曾兩度出面籌辦民團,支援朝廷守衛鄉里、抵抗外侮,時譽有乃父之風。[1]:119

清領時期[编辑]

道光23年(1843年),蔡玉成出世於澎湖廳風櫃尾。同治11年(1872年)成為貢生(秀才)[1]:119,同治13年(1874年)春,日本出征當時台灣清領時期的化外之地-即排灣族部落為主的山區(今屏東縣車城鄉牡丹鄉),引發「牡丹社事件」。[4]時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准,著澎湖水師協副將吳奇勳澎湖通判劉邦憲等徵募各地民勇,諭飭蔡玉成出面辦團,徵調澎湖各澳社壯丁二千餘名,守禦當地。[1]:127[3]:127

光緒元年(1875年),澎湖農產豐收,文石書院董事蔡玉成乃邀請鄉紳陳維新、許樹基、黃步梯、蔡榮賢等人重修書院,獲得鄉眾踴躍樂捐,時任澎湖水師協副將吳奇勳澎湖通判唐世永、舉人鄭步蟾、武生高其華、郊商黃學周等皆在捐款之列,蔡玉成共募得兩千餘兩,與黃步梯一同督造書院修建,歷時兩年竣工。[5][6][1]:121

蔡玉成為人古道熱腸,常替百姓發聲,或代書稟帖予官府衙門,內容包括設立民生所需的鹽館,或酌情減收漁民賦稅等帖文[7];此外,澎湖當時尚有殺女嬰的風氣,乃作稟帖〈設局建學,請全嬰命〉一則,主張「男女何分?」、「悉堪溺殺?」,更感嘆此情此景雖可惡,但「實倡率之無人也」,所以更需添建義塾,諄諄善誘,方能改善社會風氣;蔡玉成於光緒六年(1880年)間籌辦育嬰堂,救濟窮苦嬰孩,可謂身體力行、可感可佩。[1]:129-131

光緒十年(1884年),清法戰事起,戰火遍布雲南、福建和浙江沿海,台灣、澎湖則全境進入戒備狀態,時福建巡撫劉銘傳由各處抽調軍隊進駐澎湖,因兵源不足,當時的澎湖通判鄭膺杰乃諭令鄉紳郭鶚翔、蔡玉成和黃濟時等徵調各社壯丁約一千名,組成民間團練巡守鄉里,此乃蔡玉成第二次操辦民間團練。[3][8][9]光緒11年(1885年),法軍進犯澎湖,發動澎湖之役媽宮城隍廟受損嚴重,郭鶚翔、蔡玉成和黃濟時等人捐款重修,戰後出任澎湖通判的程邦基在〈重修城隍廟碑記〉碑文中敘述此事。[1]:104

日治時期[编辑]

1895年(光緒22年、明治28年),清廷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臺灣、澎湖主權至此易幟。[10]蔡玉成於日治時期開始,多使用「蔡汝璧」之名活動。明治30年(1897年),日本政府為借重蔡汝璧威望,拔擢蔡汝璧為澎湖廳參事,並授予臺灣紳章,以示敬重。日後由台灣總督府出版的《台灣列紳傳》,亦將〈蔡汝璧〉收錄在冊,肯定其對澎湖地方之貢獻。[1]:118-119

日本統治澎湖,禁止百姓學習漢文,蔡汝璧不忍漢學中斷,遂暗中設立私塾,並創辦「西瀛吟社」,自任首屆社長,力保詩學不輟。蔡汝璧從明治38年(1905年)起擔任西瀛吟社社長一職,至大正元年(1912年)病逝為止。[7][1]:129、135

澎湖廳志[编辑]

光緒四年(1878年),澎湖通判蔡麟祥金門文人林豪主講文石書院,並編撰《澎湖廳志》,蔡玉成和黃濟時負責協纂,稿成,卻因故未獲刊行。光緒18年(1892年),林豪獲通判潘文鳳之邀重編《澎湖廳志》,林豪從蔡玉成處得原稿,再以兩個月進行增補,《澎湖廳志》才順利於光緒19年(1893年)發行。《澎湖廳志》兩度編修之際,蔡玉成皆有參與協纂。[7][11]

文石書院[编辑]

台灣日治時期所拍攝的文石書院。民國51年(1962年)蔣介石巡視文石書院時下令重新整建,但整後之後的建築外觀卻大幅改變,僅魁星樓保存清代舊貌[6]

蔡玉成長期為文石書院董事,為維持書院運作,特請澎湖通判蔡麟祥出面邀請各紳商設一公斗,並從每斗中抽兩文,挹注薪金雜費以及充實文石書院之錢庫,必要時得以襄助貧苦學生,給予額外津貼。蔡玉成甚至親赴臺灣府(今臺南市中西區),晉見道員劉鴻翱,劉應允撥閒款以充實文石書院經費與膏火[c],後在光緒九年(1883年)達成協議,凡書院有出租的田園,每年向租戶課以五百金充入書院,其餘田租交由蔡玉成管理。[1]:122-123

光緒11年(1885年),澎湖通判程邦基在媽宮社倡建程朱祠(今馬公市重慶里[12]),供奉宋代名儒二程以及朱熹,並以祠為文石書院山長住所。光緒19年(1893年),蔡玉成自行出面籌募經費,又於程朱祠旁建立文昌閣、講幄與耳房等,提供師生講課的場所,儼然作為文石書院的媽宮分部,惟日治時期因應「市區改正」計畫[13]:62-106,程朱祠、文昌閣等皆已拆除不存。[1]:123

飢荒請賑[编辑]

光緒七年(1881年)、明治35年(1902年)澎湖發生飢荒,兩次皆是蔡玉成出面向官府請賑。

清領時期[编辑]

光緒七年(1881年)之飢荒係農曆閏七月間遭逢颱風,大雨不止,農獲受損嚴重,蔡玉成首先向通判李翊清請賑,不意遭拒,只得遠赴臺灣府進見道台、知府,九月才獲得省城撥送米、番薯籤、檳榔芋、煤粉、稻草等來紓困,當時澎湖十三澳約六萬七千五百餘丁口,有四萬九千餘丁口因此得到救助,免遭飢寒之苦。[1]:124-125

日治時期[编辑]

明治35年(1902年)五月發生連續長達二十日的強風暴雨,八月初亦是暴雨及浪潮洶湧,造成該年農損甚大。十月初,蔡汝璧(蔡玉成)時任澎湖廳參事,隨同謝贊、媽宮街長李其上等在澎湖和台灣各地發動募捐,繼而時任澎湖廳長小林三郎亦上繳飢荒報告,終獲臺灣總督府提撥救濟金,方才順利紓困[1]:126,相關事蹟亦載錄於〈小林三郎德政紀念碑〉。[14]

身後事[编辑]

西瀛詩社成員中,尚有後世譽為「澎湖鴻儒」的吳爾聰(1872年-1956年),兩人雖年歲有段差距,但交情甚篤,堪稱忘年之交;蔡汝璧過身後,吳爾聰不僅親作輓聯,蔡家子孫在鐵線尾修建宗祠時,亦請吳爾聰代擬廟柱對聯。[7][1]:129、135

蔡汝璧與其父蔡耀坤合葬於風櫃尾,墓地上兩付輓聯,分別為:[1]:138

相關條目[编辑]

注釋[编辑]

  1. ^ 蔡家當時經辦「興發油車」,即榨花生油的生意。「興發油車」當初的地點設在今風櫃國小的對面,現已改作「風櫃溫王廟」。(高啓進,1999:137)
  2. ^ 「報單館」常見於清代,專辦商品報關等事務,諸如商船購買登記,載貨的種類、日期、數量、運送地區、載價(運費),往來寄泊澎湖的天數,皆為「報單館」負責處理的事務。(高啓進,1999:138)
  3. ^ 即「獎助學金」。(高啓進,1999:122)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高啓進. 《西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中心. 1999. ISBN 9570242264 (中文(臺灣)). 
  2. ^ 顏, 尚文. 〈風櫃里〉.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2)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林, 豪. 《澎湖廳志稿》.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372. ISBN 9570210427 (中文(臺灣)). 
  4. ^ 林, 呈蓉. 《典藏台灣史-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台北市: 玉山社. 2019. ISBN 9789862942338 (中文(臺灣)). 
  5. ^ 陳, 英俊; 高, 啓進; 林, 文鎮; 郭, 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2010.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6. ^ 6.0 6.1 蔡, 佩娥. 〈文石書院〉.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2-03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7.3 楊, 麗祝. 〈蔡玉成〉.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臺灣)). 
  8. ^ 顏, 尚文. 〈清法戰爭〉. Penghu 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中文(臺灣)). 
  9. ^ 連, 橫. 《臺灣通史》. 台北市: 五南. 2017: 69. ISBN 9789571191300 (中文(臺灣)). 
  10. ^ 許毓良. 〈馬關條約〉.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臺灣)). 
  11. ^ 楊, 麗祝. 〈澎湖廳志〉.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中文(臺灣)). 
  12. ^ 余, 光弘.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PDF).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臺灣)). 
  13. ^ 張, 玉璜.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8. ISBN 9570215895 (中文(臺灣)). 
  14. ^ 許, 玉河. 〈小林三郎德政紀念碑〉.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