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穆公
鄭穆公 | |
---|---|
姓 | 姬 |
名 | 蘭 |
别名 | 子蘭 |
谥号 | 穆公 |
时代 | 東周春秋時期 |
国家 | 鄭國 |
出生 | 前647年 |
逝世 | 前606年 |
在位 | 前627年-前606年 |
父 | 鄭文公 |
母 | 燕姞 |
太子 | 太子夷 |
鄭穆公(前647年—前606年),史記稱作鄭繆公[1],姬姓,名蘭,又名子蘭。他是春秋时代鄭國第十一任君主。鄭文公之子,母为燕姞。于公元前627年-前606年在位,之後由其子鄭靈公即位。
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在后世成为七个势力强大的世族,他们掌握着郑国的政治,将国君的权力架空。史称“七穆”。
身世和即位
[编辑]穆公的父親鄭文公早年奸淫其叔父鄭子儀的妻子陳媯,生子華和子臧。子臧因和文公不睦而出奔。後來,文公誘殺子華於南里,又派人在陳宋兩國交界處殺了子臧。接著娶江國女子,生下公子士。公子士出使楚國時被楚人用鳩酒毒殺。於是又娶蘇國女人,生子瑕和子俞彌。但俞彌又早夭,子瑕也不被文公和大夫泄駕所喜,故而也沒有被立為太子。[2]
穆公的母親燕姞是南燕國女子,她只是文公的一名賤妾。有一天,她在夢中看到天使給她一支蘭花,並說:“我乃伯儵,是你的祖先,將這朵蘭花交給你的兒子。因為蘭有國香,帶上它,令會別人像愛蘭花一樣愛你。”之後鄭文公在寵倖燕姞的時候給她一朵蘭花。燕姞對文公說:妾不才,假如有幸懷上孩子的話,可能有人不會相信是您的孩子,可以將蘭花作為信物嗎?文公同意了。所以穆公出生後,便取名為蘭。[3]
後來,文公趕走群公子,穆公出奔到晉國[4],追隨晉文公。晉文公伐鄭時,穆公請求不參與圍攻自己的祖國,晉文公同意。鄭國大夫石甲父说:“姞是吉人的意思,姬和姞姓通婚产生的后代都很昌盛,穆公是姞姓所出,上天或许会帮助他成为国君,他的后代也必然众多。”[4]于是和孔将鉏、侯宣多一起將穆公迎回,立為太子,以此和晉國講和,晉國答應了。[5]
郑文公四十五年(公元前628年)四月,郑文公去世[6],鄭穆公继位。
在位
[编辑]弦高犒秦師
[编辑]穆公繼位的同年十二月,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7]。由於鄭文公和晉文公的先後去世,使得鄭穆公繼位之初便險些受到一心圖霸的,來自秦國秦穆公的軍事打擊。當時秦國間諜杞子手中掌有鄭國北門鑰匙,藉機通知秦穆公。秦穆公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為統帥,企圖乘機偷襲鄭國。[8]大軍行至滑國地段時,被前去宗周做買賣鄭國商人弦高發現。弦高先以十二頭牛犒勞秦軍,說:“我們國君早知你們要去鄭國,特意令我前來犒勞各位。鄭國雖不富足,卻也願意為你們駐紮在此的軍隊提供供求補給,你們在這一天,我就提供一天的的需求,如果要行軍的話,就為你們守備一晚。”來穩著秦軍,然後派人向鄭國報信。[9]鄭穆公獲知秦軍意圖入侵的消息後,見杞子等人早就穀馬礪兵。便派皇武子前去致辭:“你們呆在鄭國很長時間了,所帶的食物大概已經吃完了吧。如果要離開的話,可將鄭國的圍獵場所當做你們是你們秦國的一樣,儘管去獵取麋鹿如何?”。杞子聽後趕緊逃往齊國,黨羽逢孫和揚孫也出逃到宋國。孟明視以為鄭國早有準備,便撤軍了。[10]
子瑕之亂
[编辑]穆公的異母兄公子瑕早先不被文公所喜,被驅逐出國,公子瑕便流亡到了楚國。楚國令尹子上在穩定了與陳、蔡兩國的關係後,攻打鄭國,準備將公子瑕送回國和穆公爭位。但在攻打桔柣之門的時候,公子瑕的戰車不幸翻到水池裡面,結果溺水身亡,由鄭文公夫人收斂並安葬於鄶城之下。[11]
在晋与楚之间的摇摆
[编辑]作為夾雜在晉楚雙雄之間的鄭國和宋國,往往隨著晉楚兩國實力的此消彼長而各自搖擺,也往往因為聽命於各自宗主而互相攻伐。早在鄭文公在位期間,晉國攻打鄭國,鄭國方面為免除兵禍便迎回流亡晉國的穆公並立為太子,於是鄭國成為晉國的盟友。
鄭穆公十六年(公元前612年),鄭國燭之武隨世子夷朝晉。同年晚些時候,穆公又親自朝晉。[12]
鄭穆公十七年(公元前611年),鄭國隨晉國一起伐宋。當時,晉國召集諸侯在扈相會,晉靈公以“貳於楚”的理由拒絕接見鄭穆公。鄭穆公二十年(前608年)時,晉國兩次以幫助他國的名義索取賄賂。鄭穆公認為“晉不足與也”,遂改和楚國結盟。[13][14]當年秋天,鄭國隨同楚莊王一起攻打陳國及晉國的盟友宋國。晉國以趙盾為主帥救陳、宋,繼而出擊鄭國,但被由蒍賈率領的援軍在北林擊退。[15]
鄭穆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07年),鄭國的公子歸生從楚國之命,率軍攻打宋國,宋國戰敗,主將華元被擒獲,並獲得樂呂屍體和甲車四百六十多輛,俘虜二百五十人。[16]鄭穆公的騎牆行為,有時還會遭到晉楚兩方面的打擊。晉國在北林之戰失敗的當年就攻打鄭國進行報復。夏天,晉國聯合宋、衛、陳三國聯軍大舉進犯。[17]次年,晉成公率師攻鄭,大軍直逼至郔(一說在今河南滑縣,一說在鄭州),鄭國被迫講和,並再次成為晉的盟國。[18]同年夏年,楚莊王便出兵侵犯以示報復[19]。可以說穆公的一生就是這樣游走搖擺在晉國與楚國之間。[12]
去世
[编辑]鄭穆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06年)十月,穆公生病,說:“蘭花死了,我也會步其後塵嗎?我是因為蘭花而生的。”不久,割除蘭花而去世。[20]
身後
[编辑]鄭穆公去世後,由太子夷即位,為鄭靈公,靈公在位僅一年就被叔叔公子歸生(子家)所弒。隨後由弟弟公子堅繼位,是為鄭襄公。自襄公開始,穆公的子孫良氏、游氏、國氏、罕氏、駟氏、印氏和豐氏輪流執政,統稱為七穆。[12]
家庭
[编辑]- 父:鄭文公
- 母:燕姞
- 異母兄弟:子華、子臧、公子士、子瑕、子俞彌
子女
[编辑]子:
- 公子夷,后为郑灵公,少妃姚子生。
- 公子坚,后为郑襄公。
- 公子去疾,字子良,七穆之一良氏始祖。
- 公子喜,字子罕,七穆之一罕氏始祖。
- 公子騑,字子驷,七穆之一驷氏始祖。
- 睔,字子印,七穆之一印氏始祖。
- 公子发,字子国,七穆之一国氏始祖。
- 公子偃,字子游,七穆之一游氏始祖。
- 公子平,字子豐,七穆之一丰氏始祖。
- 子然,然氏始祖,宋子生。
- 公子嘉,字子孔,孔氏始祖,宋子生。
- 揮,字子羽,羽氏始祖。
- 士子孔,大季氏始祖,圭妫生。
女:
- 夏姬,少妃姚子生,春秋時期著名美女。
参考资料
[编辑]- 文献:
- 资料:
- 脚注:
- ^ 《史記·鄭世家》:四十五年,文公卒,子蘭立,是爲繆公。
- ^ 《左傳·宣公三年》: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使盗杀子臧于陈、宋之间。又娶于江,生公子士。朝于楚,楚人鸩之,及叶而死。又娶于苏,生子瑕、子俞弥。俞弥早卒。泄驾恶瑕,文公亦恶之,故不立也。
- ^ 《左傳·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 ^ 4.0 4.1 《左傳·宣公三年》:公逐群公子,公子兰奔晋,従晋文公伐郑。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可以亢宠。”与孔将鉏、侯宣多纳之,盟于大宫而立之。以与晋平。
- ^ 《左傳·僖公三十年》:初,郑公子兰出奔晋,従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 ^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 ^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 ^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従者,不腆敝邑,为従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 ^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髡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 ^ 12.0 12.1 12.2 白壽彝版《中國通史》第三卷 傳記 上 第五章 晉、鄭
- ^ 《左傳·宣公元年》: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宋文公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
- ^ 《春秋左傳正義》:宋人之弑昭公也,在文十六年。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宋文公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文十五年、十七年,二扈之盟,皆受赂。
- ^ 《左傳·宣公元年》:經: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傳:秋,楚子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师救陈、宋。会于棐林,以伐郑也。楚蒍贾救郑,遇于北林。囚晋解扬,晋人乃还。
- ^ 《左傳·宣公二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狂狡辂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
- ^ 《左傳·宣公二年》: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 ^ 《左傳·宣公三年》: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士会入盟。
- ^ 《左傳·宣公三年》: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 ^ 《左傳·宣公三年》: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
前任: 父鄭文公 |
春秋鄭国君主(第十一任) 前627年─前606年 |
繼任: 子鄭灵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