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Airbus330neo/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8年夏季奧運會200米比賽結束後,金牌獲得者湯米史密斯(中鋒)和銅牌得主約翰卡洛斯(右)在領獎台上舉起拳頭;都佩戴奧運人權項目徽章。來自澳大利亞的Peter Norman(銀牌得主,左手)也佩戴著與史密斯和卡洛斯團結的OPHR徽章。

1968年奧運會黑人權力致敬事件是非洲裔美國運動員Tommie SmithJohn Carlos墨西哥城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的1968年夏季奧運會頒獎儀式上進行的政治示威。史密斯和卡洛斯分別在200米短跑的比賽中獲得金牌和銅牌後,他們在領獎台上面對他們的旗幟,當聽到美國國歌時。每個運動員舉起戴著黑手套的拳頭,直到國歌結束。此外,史密斯,卡洛斯和澳大利亞銀牌得主彼得諾曼都穿著有人權徽章的夾克。史密斯在他的自傳“沉默的姿態”中表示,這一姿態不是對“黑人權力”的致敬,而是對“人權致敬”。該事件被認為是現代奧運史上最公開的政治聲明之一。

事件經過

[编辑]

1986年10月16日早上,[1] 美國選手 Tommie Smith 以世界紀錄19.83秒贏得200公尺賽跑。澳洲選手 Peter Norman 以20.06秒獲得第2名,而美國選手 John Carlos 以20.10秒的成績獲得第3名,比賽結束後 , 3名得獎者到頒獎台,並由David Cecil,頒獎.兩名美國選手在只穿黑色襪子的情況下領獎,代表黑人貧困.[2] Smith 在脖子上戴著圍巾,代表著黑色的驕傲, 卡洛斯拉開上衣的拉鍊,表達了對美國所有藍領工人的團結,並戴著一串珠子,代表那些被私刑或殺害而沒有人被祈禱的人。

" 這是為了那些在海中央被拋下船的人"[3]三名運動員帶著奧運人權項目(OPHR) 的徽章 站在諾曼後面, 批評澳大利亞以前的白澳政策, 表達了對他們理想的同情.[4] 社會學家Harry Edwards, OPHR的發起人, 促使黑人運動員去抵制比賽 ; 據說, Smith 和 Carlos在1986年10月16日的行動,[1] 就是受到Edwards的啟發 .[5]



兩位美國運動員原本打算帶著兩隻黑色手套去會場, 但 Carlos把手套忘在選手村. Peter Norman 提議 Carlos 戴 Smith的左手套. 因為這個原因, Carlos 舉起他的左手而不是右手, 不同於傳統的黑色力量致敬.[6]當國歌響起時, Smith和Carlos低著頭表達敬意, 一個成為全球頭條消息的手勢. 當他們一離開講台,群眾噓聲四起 .[7] Smith 表示, "如果我贏了, 我會被稱為美國人, 而不是美國的黑人. 但如果我做了些不好的事,他們便稱我為黑人. 我以身為黑人為榮. 美國的的黑人會記住我們在今晚做了什麼。

Tommie Smith在幾年後聲明 "我們擔心缺乏黑人助教. 關於穆罕默德·阿里如何被剝奪了他的頭銜。關於缺乏良好的住房和我們的孩子無法進入頂尖大學。“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回覆

[编辑]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主席 Avery Brundage 認為這是國內政治聲明並不適合奧運會的非政治性國際論壇。他命令 Smith 和 Carlos 暫停美國隊並被禁止進入奧運村,以此來回應他們的行為。當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拒絕時, Brundage 威脅要禁止整個美國田徑隊。而這種威脅導致兩名運動員被驅逐出了奧運會。[8]

一個國際奧林匹亞委員會的發言人說 Smith 和 Carlos 的行為是「 蓄意和暴力地違反奧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原則。」[2] Brundage,於1936年擔任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主席,在柏林奧運會期間沒有反對對納粹致敬。He argued that the Nazi salute, being a national salute at the time, was acceptable in a competition of nations, while the athletes' salute was not of a nation and therefore unacceptable.[9]

Brundage had been accused of being one of the United States' most prominent Nazi sympathisers even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10][11] and his removal as president of the IOC had been one of the three stated objectives of the Olympic Project for Human Rights.[12]

In 2013, the official IOC website stated that "Over and above winning medals, the black American athletes made names for themselves by an act of racial protest."[13]

後果

[编辑]

史密斯和卡洛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體育界的排斥,他們受到了批評。 “時代”雜誌於1968年10月25日寫道:“'更快,更高,更強'是奧運會的座右銘。'Angrier,更凶悍,更醜陋'更好地描述了上週墨西哥城的情景[14][15] 回到家鄉,史密斯和卡洛斯都受到虐待,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受到死亡威脅。[16]

史密斯繼續參加田徑比賽,在辛辛那提孟加拉虎隊參加NFL比賽,[17] 之後成為奧伯林學院體育助理教授。1995年,他在巴塞羅那世界室內錦標賽上幫助指導了美國隊。 1999年,他被授予加州黑人運動員千禧獎。他現在是公眾演說家。

約翰卡洛斯(左)和湯米史密斯(中)在1968年奧運會200米頒獎典禮上戴著黑色手套,黑色襪子,沒有鞋子

卡洛斯的職業生涯走上了類似的道路。第二年,他打破了100碼短跑世界紀錄。卡洛斯也曾嘗試職業足球,是1970年NFL選秀中的第15輪選秀,但是膝蓋受傷限制了他與費城老鷹隊的比賽。[18] 然後,他進入了加拿大足球聯賽,在那裡他為蒙特利爾的Alouettes打了一個賽季。[19] 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陷入困境。 1977年,他的前妻自殺,導致他陷入蕭條時期。[20] 1982年,卡洛斯受僱於組織委員會參加1984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會,以推廣奧運會,並與該市的黑人社區聯絡。 1985年,他成為棕櫚泉高中的田徑教練。截至2012年,卡洛斯在該校擔任顧問。[21]

史密斯和卡洛斯在2008年ESPY獎上獲得了亞瑟阿什勇氣獎,表彰他們的行動。[22]

同情競爭對手抗議的諾曼受到澳大利亞媒體保守派的批評。澳大利亞廚師團長Julius Patching很開心,半開玩笑地私下告訴Norman,他們說:“他們為你的血液大喊大叫,所以請你自己嚴厲訓斥。現在,你今天得到了曲棍球的門票。[23]他沒有被選中參加1972年夏季奧運會,儘管已經獲得了13次資格。[6]事實上,自1896年現代奧運會開始以來,澳大利亞並沒有向1972年的奧運會發送任何男性短跑運動員。[24] 當諾曼在2006年去世時,史密斯和卡洛斯在他的葬禮上成了庇護者。[25]

澳大利亞官員表示他們在1968年的比賽中支持諾曼,沒有懲罰他,並且一直認為他是“我們最好的奧運選手之一”。[26] 諾曼在1970年英聯邦運動會上代表澳大利亞,並在1972年奧運會之前因膝蓋受傷而嚴重影響了他的表現。[27]

2012年,澳大利亞正式向諾曼道歉,一名國會議員告訴議會,諾曼的姿態“是一個英雄主義和謙遜的時刻,提升了國際上對種族不平等的認識。”[28]

韋恩科萊特和文森特馬修斯在1972年慕尼黑的比賽中舉行類似的抗議活動後被禁止參加奧運會。[29]

紀錄片

[编辑]

2008年悉尼電影節上有一部名為“致敬”,關於抗議的紀錄片。 這部電影是由彼得·諾曼的侄子馬特·諾曼編寫,導演和製作的。[30]

2008年7月9日,英國廣播公司四號播出了由Geoff Small發表的關於抗議的紀錄片《Black Power Salute》。在一篇文章中,Small指出,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英國隊的運動員被要求籤署會限制他們發表政治聲明權利的條款,但他們拒絕了。[31]

感謝辭

[编辑]

在2011年圭爾夫大學的演講中,加拿大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加拿大奧林匹克馬術隊隊長Akaash Maharaj說:「在那一刻,湯米史密斯,彼得諾曼和約翰卡洛斯成為奧林匹克唯心主義活生生的例子。從那以後,他們成為了我這一代的偶像,但他們只能以唯心主義為原則做事而不能選擇自己真正想做的。成為比當時奧委會主席更具影響力的人是他們的不幸。」[32]

2016年,華盛頓特區的國家非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博物館還設有雕像,以紀念運動員這幾位運動員的貢獻。

聖荷西

[编辑]

在2005年, 聖荷西州立大學榮獲前學生史密斯和卡洛斯22英尺高的雕像,名為Victory Salute,由Rigo 23創作[33] 這是由一位學生Erik Grotz發起的活動,他說:「一位教我的教授正在談論這位無名英雄並提到了湯米史密斯和約翰卡洛斯。他說他們為了人民做了一項偉大的貢獻,但他們卻從來沒有被自己的學校尊敬。」這尊雕像位於學校的中心,地點在 37°20′08″N 121°52′57″W / 37.335495°N 121.882556°W / 37.335495; -121.882556 (Olympic Black Power Statue),位在 D. Clark Hall 和 Tower Hall的旁邊。

那些前來造訪雕像的參觀者可以站在紀念碑上來支援他們的活動。因為彼得諾曼沒有雕像,所以參觀者可以站在他的位置象徵性地跟他們站在一塊,好像跟他們一起奮鬥一樣; 在雕像中的空位旁有一塊牌匾,上面寫著「請站上來」,是諾曼特意留下的空位,邀請大家站在上面感受他們所感受到的東西。[34] 這些青銅雕像並沒有穿鞋子,但紀念碑底部有兩隻鞋子。右邊的鞋子是青銅製的藍色Puma,緊挨著Carlos:而左腳鞋則放在史密斯身後。製作這個雕像的藝術家的簽名位於史密斯鞋子的背面,而卡洛斯的鞋子則是刻著2005年。

The faces of the statues are realistic and emotional. "The statue is made of fiberglass stretched over steel supports with an exoskeleton of ceramic tiles."[35] Rigo 23 used 3D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er-assisted virtual imaging to take full-body scans of the men. Their track pants and jackets are a mosaic of dark blue ceramic tiles while the stripes of the track suits are detailed in red and white.

In January 2007, History San Jose opened a new exhibit called Speed City: From Civil Rights to Black Power, covering the San Jose State athletic program "from which many student athletes became globally recognized figures as the Civil Rights and Black Power movements reshaped American society."[36]

悉尼壁畫

[编辑]

在澳大利亞,2000年在悉尼新城市中心郊區繪製了三人在講台上的噴槍壁畫。西爾維奧·奧弗里亞(Silvio Offria)允許壁畫在他位於利明頓巷(Leamington Lane)的房子裡被一位名叫“唐納德”的藝術家所描繪,他說諾曼在2006年去世前不久就來到了壁畫。 “他來拍攝他的照片;他非常高興,”他說。[37] 單色致敬,標題為“三名人民墨西哥68”,在2010年受到拆除威脅,為鐵路隧道讓路,但現在被列為具有重要意義的項目。[38]

西奧克蘭壁畫

[编辑]
在歷史上非洲裔美國人加利福尼亞州西奧克蘭的街區,有一幅大型壁畫描繪了史密斯和卡洛斯在12街和曼德拉大道的拐角處。在真人大小的描寫之上寫著“生來就有洞察力,用拳頭舉起”(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歌詞);之前它的內容是“它只需戴一副手套。”[39]2015年2月初,壁畫被夷為平地。[40]私人地段曾經是一個加油站,壁畫位於一棟廢棄建築物或棚屋的外牆上。主人想要尊重男人和當下,但也想要一個壁畫,以防止標記。紐約州正在監測該地點的水污染水平;測試成為正常水平“所以州政府下令拆除水箱,測試設備和拆除棚屋。”[41]

音樂

[编辑]

瑞典國家樂團Nationalteatern在其1974年的專輯“Livetärenfest”中的歌曲“John Carlos先生”講述的是該事件及其後果

討伐體制樂團(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Testify”單曲上使用了封面藝術品上的敬禮照片(2000)[42]

美國說唱歌手肯德里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的單曲“HiiiPoWeR”(2011)的封面藝術作品展示了敬禮的裁剪照片

由美國說唱歌手Earl Sweatshirt創作的歌曲“Hoarse”(2013)的特色是“尖銳的尖峰,拳頭緊握,模仿'68奧運會”

“O.J.的故事”的音樂錄影帶(2017年)由美國說唱歌手Jay-Z描繪了抗議活動

Peter Perrett的歌曲“Shivers”,最著名的是The Only Ones的主唱,其特色是“自由的火炬,Tommie Smith的黑色手套”

美國嘻哈樂團A Tribe Called Quest的“The Space Program”(2017)音樂錄影帶以Pharrell Williams模仿敬禮為特色

作品

[编辑]
  • John Carlos故事:改變世界的體育時刻,作者:John Carlos和Dave Zirin,Haymarket Books(2011)ISBN 978-1-60846-127-1
  • 三個驕傲的人(2000)[壁畫]。 39 Pine Street Newtown NSW Australia.[43]

其他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968: Black athletes make silent protest (PDF). SJSU.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18 December 2008). 
  2. ^ 2.0 2.1 1968: Black athletes make silent protest. BBC. 17 October 1968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anuary 2010).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 ^ Lucas, Dean. Black Power. Famous Pictures: The Magazine. 11 February 2007 [9 November 2008]. 
  4. ^ Peter Norman. Historylearningsite.co.uk.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5. ^ Spander, Art. A Moment In Time: Remembering an Olympic Protest. CSTV. 24 February 2006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October 2008). 
  6. ^ 6.0 6.1 Frost, Caroline. The other man on the podium. BBC. 17 October 2008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October 2008). 
  7. ^ John Carlos (PDF). Freedom Weekend.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December 18,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8. ^ On This Day: Tommie Smith and John Carlos Give Black Power Salute on Olympic Podium. Findingdulcinea.com.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9. ^ "The Olympic Story", editor James E. Churchill, Jr., published 1983 by Grolier Enterprises Inc.
  10. ^ Documentary "Hitler's Pawn: The Margeret Lambert Story", produced by HBO and Black Canyon Productions
  11. ^ CNN, James Masters,. Adolf Hitler and the man 'who beat Jesse Owens' - CNN. 
  12. ^ Silent Gesture – Autobiography of Tommie Smith (excerpt via Google Books) – Smith, Tommie & Steele, Davi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1-59213-639-1
  13. ^ Mexico 1968 (official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website. Retrieved 30 June 2013.
  14. ^ The TIME Vault: October 25, 1968. TIME.com. [2016-08-20]. 
  15. ^ The Olympics: Black Complaint. Time. 25 October 1968 [12 August 2012]. "Faster, Higher, Stronger" is the motto of the Olympic Games. "Angrier, nastier, uglier" better describes the scene in Mexico City last week. There, in the same stadium from which 6,200 pigeons swooped skyward to signify the opening of the "Peace Olympics," Sprinters Tommie Smith and John Carlos, two disaffected black athletes from the US put on a public display of petulance that sparked one of the most unpleasant controversies in Olympic history and turned the high drama of the games into theater of the absurd. 
  16. ^ Tommie Smith 1968 Olympic Gold Medalist. Tommie Smith.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October 2008). 
  17. ^ Tommie Smith. biography.com
  18. ^ Ray Didinger; Robert S. Lyons. The Eagles Encycloped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44–. ISBN 978-1-59213-454-0. 
  19. ^ John Carlos. [16 October 2016]. 
  20. ^ Amdur, Neil. Olympic Protester Maintains Passion. New York Times. 10 October 2011 [11 October 2011]. 
  21. ^ Dobuzinskis, Alex. Former Olympians: No regrets over 1968 protest. Reuters. 21 July 2012 [13 December 2012]. 
  22. ^ Salute at ESPYs – Smith and Carlos to receive Arthur Ashe Courage Award. espn.com. 29 May 2008 [17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pril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23. ^ Carlson, Michael. Peter Norman - Unlikely Australian participant in black athletes' Olympic civil rights protest. The Guardian. 5 October 2006 [23 August 2016]. 
  24. ^ Hurst 2006
  25. ^ Flanagan, Martin. Olympic protest heroes praise Norman's courag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6 October 2006 [9 November 2008]. 
  26. ^ Peter Norman not shunned by AOC. 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 [23 August 2016]. 
  27. ^ Carter, Ron. Peter may have lost team place (PDF). The Age. 27 March 1972 [23 August 2016]. 
  28. ^ Parliament Apologises to Peter Norman. andrewleigh.com. [April 3, 2018]. 
  29. ^ 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 Jet. 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32. 
  30. ^ 2008 Program Revealed!. 8 May 2008 [17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anuary 2009). 
  31. ^ Small, Geoff. Remembering the Black Power protest. The Guardian (UK). 9 July 2008 [9 November 2008]. 
  32. ^ Speech to the Ontario Equine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Akaash Maharaj, 27 May 2011
  33. ^ Slot, Owen. America finally honours rebels as clenched fist becomes salute. The Sunday Times (London). 19 October 2005 [9 November 2008]. 
  34. ^ Part 2: John Carlos, 1968 U.S. Olympic Medalist, On the Response to His Iconic Black Power Salute. Democracy Now!. 12 October 2011 [8 October 2015]. I would like to have a blank spot there and have a commemorative plaque stating that I was in that spot. But anyone that comes thereafter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going to San Jose State that support the movement, what you guys had in '68, they could stand in my spot and take the picture. 
  35. ^ Crumpacker, John. SF GATE - Olympic Protest. 
  36. ^ Speed City: From Civil Rights to Black Power. History San José. 28 July 2005 [9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6,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7. ^ "Last stand for Newtown's 'three proud people'" by Josephine Tovey,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7 July 2010
  38. ^ Heritage Assessment of the Three Proud People mural 2012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October 2, 2013,.. (PDF). Retrieved on 13 June 2015.
  39. ^ It Only Takes a Pair of Gloves Mural. oaklandwiki.org
  40. ^ West Oakland Mural Bulldozed | bayareaintifada. Bayareaintifada.wordpress.com (3 February 2015). Retrieved on 2015-06-13.
  41. ^ West Oakland Mural Bulldozed. 
  42. ^ Tropes in Media – The Clinched Fist - GD 203. go.distance.ncsu.edu. [永久失效連結]
  43. ^ https://www.clovermoore.com.au/three_proud_people_mural

外部連結

[编辑]
  • “虛偽的政治” - 包括1968年11月6日“哈佛深紅”的授權摘錄
  • “Matt Norman,導演/製片人'Salute'”(播客:Peter Norman的侄子討論關於Norman在Black Power致敬中的角色的新紀錄片)
  • “El Black Power de Mexico:40añosdespués”(布宜諾斯艾利斯的DiarioLaNación,2008年11月10日)
  • “這是我的決定”(Tommie Smith談到他的無聲抗議,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