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級巡洋戰艦
外观
概况 | |
---|---|
使用者 | 大日本帝国海军 |
前级 | 金剛型戰艦 |
建造期 | 1920–1922 |
规划数 | 4 |
完成数 | 0 (1艘改建为航空母舰) |
取消数 | 4 |
损失数 | 1 |
报废数 | 3 |
技术数据 | |
船型 | 战斗巡洋舰 |
排水量 |
列表错误:<br /> list(帮助) 设计标称: 41,217公噸(40,566長噸) 常规 47,000公噸(46,000長噸) 满载[1] |
船長 | 826 ft 1 in (251.8 m) |
型宽 | 101 ft (30.8 m) |
吃水 | 31 ft (9.5 m) |
動力輸出 | 131,200 shp(97,800 kW) |
動力來源 | 4-shaft Gihon turbines, 19 Kampon boilers |
船速 | 30节[2] |
續航力 | 8,000 nmi(15,000 km;9,200 mi) at 14節(26公里每小時;16英里每小時) |
乘員 | 1,600 |
武器裝備 |
列表错误:<br /> list(帮助) 10 × 16英寸(406 mm) L/45 guns 16 × 5.5 in (140 mm) L/50 guns 6 × 4.7 in (120 mm) L/45 AA guns 8 × 24 in (610 mm) 鱼雷发射管 |
装甲 |
列表错误:<br /> list(帮助) 舷侧: 10英寸(254毫米) 甲板: 3.875 in (98 mm) 指挥塔: 3—14英寸(76.2—356毫米) 鱼雷隔离壁: 2.875 in (73 mm) 炮座: 9–11 in (229–280 mm)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天城型巡洋戦艦 |
假名 | あまぎがたじゅんようせんかん |
平文式罗马字 | Amagi-gata junyōsenkan |
天城級戰鬥巡洋艦(日语:天城型巡洋戦艦)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主力之一。
概述
天城級戰鬥巡洋艦是在长门级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加装一座双联装主炮,炮塔布置与加贺级战列舰相似,可以说是加贺级的轻装甲快速型,减簿装甲,舷侧装甲带采用倾斜式设计,取消了以往日本战舰水平装甲延伸到舷侧水线以下的“穹甲结构”。副炮全部都在同一层甲板。同型舰原计划开工建造四艘:天城号、赤城号、爱宕号、高雄号。
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停工,天城号和赤城号按照条约的规定(可以将两艘未完工的主力舰舰体改建为航空母舰)预备改建成航空母舰,爱宕号、高雄号则中止建造,解体拆毁。
一號艦天城号舰体在横须贺工厂改装过程中于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被破坏,龙骨严重变形扭曲只得报废解体,改装工程由加贺号接替。
二號艦赤城号改建为赤城号航空母舰。
同型舰
船名 | 製造廠 | 建造時間 | 服役時間 | 結局 | 圖片 |
---|---|---|---|---|---|
天城 | 橫須賀海軍工廠 | 1920年12月16日開工,1921年11月建造中止,1922年12月15日華盛頓條約許可改建,1923年1月8日續建。 | 1923年9月於改裝過程中遭受關東大地震破壞,龍骨嚴重變形扭曲只得報廢解體 | ||
赤城 | 吳市吳海軍工廠 | 1920年12月6日~1925年4月22日 | 1927年3月27日~1942年6月6日 | 1942年6月6日中途島戰役嚴重戰損,處分擊沉 | |
爱宕(天城級) | 川崎重工業神戶造船所 | 1921年11月22日 | 1924年中止建造,解体拆毁(艦名予1927年開工的高雄級重巡洋艦二號艦使用) | ||
高雄(天城級) | 長崎市三菱造船所 | 1921年12月29日 | 原計劃艦名愛鷹。1924年中止建造,解体拆毁(艦名予1927年開工的高雄級重巡洋艦一號艦使用)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41,217吨,满载排水量47,000吨
- 尺寸:全长251.8米,全宽30.8米,吃水9.5米
- 动力:重油専焼锅炉11个,油煤混焼锅炉8个,主机功率131,200shp;航速: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
- 武备:10门双联装410毫米/45倍口径主炮;16门14厘米/50倍口径副炮;4门12厘米/45倍口径高平炮;61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8门
- 装甲:舷侧水线带127-254毫米,炮塔152-229毫米,司令塔78-350毫米,甲板89-9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