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饥荒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中国饥荒列表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4年6月10日 (一) 20:5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1878年畫,《中國饑荒》(The Famine in China)。饑荒受難者被强迫把兒女給賣掉。
中国大陆人口数量变化图。可以看到在大跃进三年大饥荒”期间出生率的大幅降低和死亡率的显著提高。

中國饑荒列表為在中國發生的饑荒的列表。公元前108年至西元1911年期間,在中國至少發生了1828次飢荒。幾乎每年至少在一發生一次飢荒,不過嚴重程度上差別很大。

中國飢荒列表

[编辑]
名稱 時期 地區 相關事件 估計死亡人數
875-884 農民起義、黄巢佔領京城
1333-1337[1]
1630-1631 西北地區 最終導致1644年明朝被推翻
1810-1811、1846-1849 全國 接近4,500萬人

[2]

嘉庆云南大饥荒 1815-1817 无夏之年
1850-1873 太平天國之亂、旱災、飢荒 超過六千萬人 [3]。曹树基的《中国人口史》认为是7330万[4]
丁戊奇荒 1875-1878 華北地區 旱災 950萬-2000萬人[5]
1896-1897 華北地區 最終導致义和团运动
1907年清朝饑荒 1907
1920年華北大旱災 1920-1921 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 至少五十万

[6]

民國十八年年饉 1928-1930 陕西、河南、甘肃 中原大战、旱災 相传百万
川甘大饑荒 1936-1937[7] 科马克·格拉达记录是500萬人,但是卢克·凯利认为不太可能[8]
河南飢荒 1941-1943 河南 抗日戰爭旱灾蝗灾 200-300萬人
中国南方大饥荒 1946-1948[9] 湖南、广东、广西等省 中国内战饥荒疾病 大约五百万[10]
三年大饑荒 1958-1962[11] 全國

[12][13]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农业集体化)、制度缺陷、政策错误 1600萬-5500萬人[14][15]

參考文獻

[编辑]
  1. ^ Projects and Events: 14th Century.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3). 
  2. ^ Fearfull Famines of the Past.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5). 
  3. ^ Ch'ing China: The Taiping Rebellion.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3). 
  4. ^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 2000年
  5. ^ Cormac Ó Gráda. Famine: A Short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ch 16, 2009. 
  6. ^ Peking United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ttee. 1922 (reprinted 1971). The North China Famine of 1920-21.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page 15.
  7. ^ Natural Disasters and Hazards - Historical Events Timeline.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5). 
  8. ^ Sichuan famine, 1936~3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9. ^ 近代中国的饥饿记忆:易子相食,人性兽化.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10.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Chinese Civil War.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11. ^ Dikötter, Frank.
  12. ^ Yang (2008) pp.396, 411
  13. ^ Peng Xizhe (1987).
  14. ^ 1959~1961中国灾情报告. 联合早报. 2011-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5. ^ 學者新結論:4,500萬中國人死於大饑荒. 美國之音. 2011-09-29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