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存檔7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一部分是不是應該加入以下內容:

  1. 對中國各民族語言文字的簡介,比如中國有那些語言文字。
  2. 漢語各方言的情況

--幽靈巴尼☎Ghost Bunny 2012年3月3日 (六) 13:05 (UTC)
(=)中立 可以粗略的寫一些,但更多的應當鏈接到相關的詞條中,因為關於中國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詞條還是比較完善的。我看中國語言這個詞條不錯,但文中已經有鏈接了。--Jack No1留言2012年3月5日 (一) 14:16 (UTC)

維基共享資源不斷有反華人士篡改法理行政區域圖

文件名或者描述里都沒有法理或者中共主張的字樣。維基媒體資源是多媒體文件庫,請尊重原始版本。要上傳請換一個文件名。Ben.MQ 2012年3月15日 (四) 16:38 (UTC)
這類圖多得是

--玖巧仔留言 2012年3月20日 (二) 23:08 (UTC)


阿克塞欽和其他印度沒有實際統治的地區都是沒有法理或者印度單方主張的。——plo188821 2012年4月3日 19:16 (UTC) 事實上這有很大的地域中心的意味。Sukelm留言2012年11月16日 (五) 14:10 (UTC)

致歉

我在網吧里瀏覽此頁時,因為內急去了趟廁所,回來發現頁面被改了。我特對此造成的破壞性修改致歉。 ──★──  2012年4月1日 (日) 12:15 (UTC)

還真有人在網吧里上維基啊!--東京熱北京也熱 (試着註冊玩玩,結果成功了) 2012年5月15日 (二) 18:06 (UTC)

對於以下的修改建議

請求已拒絕

但由於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尾事故的影響,安全問題令人擔憂,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尾事故失事動車技術源於日本新幹線和德國ICE高鐵的所謂"混合"技術,而非官方所宣稱自主研發。

1.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是動車 絕對源於新幹線, 不是新幹線ICE高鐵的混技術。一般動車使用的是新幹線技術。京滬高鐵使用ICE技術。編輯以上語句的人明顯想混淆視聽。 2.對與自主研發這個論斷,還有爭議。 自主研發,就是說由我們自己負責設計,裝配,生產,即:從圖紙到成品. 除非有人能證明高鐵項目不是中國負責設計,裝配,生產,則不能懷疑官方所宣稱自主研發。


plo188821 2012.4.2 19:27

抱歉,看得不是很明白……請對於具體編輯解釋的仔細一點……另外請給出參考來源。Ben.MQ 2012年5月7日 (一) 15:48 (UTC)
這種事件寫進中國高速鐵路就可以了。提議完全是主次不分。--Gilgalad 2012年5月7日 (一) 16:46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國旗/國徽?

注意一下,中國的國旗/國徽什麼時候變成「百度百科」了?220.255.2.135留言2012年5月11日 (五) 10:51 (UTC)

When?Sukelm留言2012年11月16日 (五) 14:11 (UTC)

那個關於中國科技分類里的 中國互聯網的描述是不是該放到社會分類裡面

關於中國科技分類里的 中國互聯網的描述是不是該放到社會分類裡面 --北條丿戀歌留言2012年6月14日 (四) 09:38 (UTC)

腐敗現象

將腐敗現象與政府,法律制度並列不妥。腐敗現象,強拆,人權問題,這些可以歸納為社會問題或者政治弊端,單獨在合適的地方列舉。不應該單獨把腐敗挑出來。 Martingale留言2012年7月29日 (日) 18:15 (UTC)

這個條目現在越來越牛逼了啊,就是那個版圖部分字圖分離了,有心之人改一下吧。讓人類平等地認知世界留言2013年3月15日 (五) 09:55 (UTC)

正文中導航模板太多了

不僅人為地使文章不連續,還使得編輯相當困難(等好久,有時候還出錯)。--Makecat 2013年4月4日 (四) 11:12 (UTC)

很多導航模板都沒有必要。建議刪除省級行政區、中國地理、國家機構、法律層次、主要公司、鐵路、列車、公路、地鐵、機場、經濟、中華文化、傳統戲劇、民族樂器、旅遊等模板。--Gilgalad 2013年4月4日 (四) 11:40 (UTC)
這麼多模板刪除,感覺都不完整了,建議恢復。--Fxqf·留言簿 2013年11月11日 (一) 12:55 (UTC)

基尼係數錯誤!

基尼係數標示錯誤,不應該是47.4(2012年),而應該是0.474(2012年)。藍洞留言2013年5月8日 (三) 04:34 (UTC)

建議添加關於「中國夢」的描述。

建議參照「美國」詞條的編寫,添加一些例如國旗、國徽的解釋;關於中國夢的描述等。從而能更全面的介紹中國,和進行中美發展的對比。 藍洞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8:07 (UTC)

你去寫就是了,這個概念已經有國際知名度,多位外國元首和國際媒體曾經提及。-Msuker留言2013年5月10日 (五) 08:33 (UTC)

媒體部分完全對宣傳部、媒體控制審查避而不談?

媒體部分完全對宣傳部、媒體控制審查避而不談?我試圖編輯,似乎條目被保護。

在中國談論媒體,對各級宣傳部,各級政府的媒體控制、審查、懲處避而不談,卻大談市場化之後媒體的公開性,似乎有些欲蓋彌彰,莫名其妙。如果不是有控制在先,我們為什麼對媒體的「公開化」如此興奮呢?這種公開化的努力,說明了之前曾經被高度控制——至今也是如此。建議條目寫作如下模式:

傳媒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聞媒體受到中共各級宣傳部、各級政府的嚴格管制,關於重大、敏感議題的報道常常受到禁令、限制或被要求統一口徑。但媒體市場化以後,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媒體機構不再領有龐大的政府津貼(或補助金),而是依靠商業廣告和訂閱以及出售版權盈利來盈利。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中央政府也逐年放寬對媒體的控制,允許媒體彼此為了吸引讀者與增加廣告收入而競爭。媒體為吸引讀者,也盡力在中國共產黨所制定的範圍之內,報道民眾關心的議題,甚至揭露某些社會負面現象,例如環境污染、貪腐案件等。如今,中國媒體還是呈現了某種程度上的活力與多元性,同時也以一定程度的公開性來討論社會議題和公共政策。然而,針對某些敢言媒體、記者和公民的打壓和約束依然時有發生,例如南方都市報案、新京報案等等。

最大城市

infobox里把最大城市填為「上海市」,理由是新華網關於戶籍管理的一篇報道的標題《中國最大城市上海融化戶籍堅冰》。我有點不懂,最大城市是該以人口還是面積排名?如果是面積,地級市面積(呼倫貝爾最大)、直轄市面積(重慶最大)、建成區面積(北京最大),如果是人口,上海可以排第一。我暫時把最大城市填為「呼倫貝爾」。希望大家討論一致後在更改確定。--Fxqf·留言簿 2013年11月7日 (四) 08:33 (UTC)

暫時改回上海,呼倫貝爾顯然是不合適的。最大城市的標準,要麼看城鎮人口要麼看建成區面積。提供幾個城鎮人口的數據:
  • 上海(2011年度)常住人口2347.65萬*城鎮化率88.9%=2087萬
  • 北京(2011年度)常住人口2018.6萬*城鎮化率86.2%=1740萬
  • 重慶(2011年度)常住人口2919萬*城鎮化率55.2%=1611萬
要麼上海,要麼北京,其他就算了。--Gilgalad 2013年11月8日 (五) 02:19 (UTC)
地級不等於城市。較大的市不等於城市。直轄不等於城市。上海市條目現在被某管理員錯誤保護為遭到破壞後的狀態,如果你去看看最近一個編輯歷史可以看到20個可查證來源說明「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你去找五個「呼倫貝爾是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可查證來源看看。-Msuker留言2013年11月8日 (五) 07:03 (UTC)

條目中立性問題嚴重

作為開場白,給大家念一段報道

 

以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為目標,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展了包括廣播體操在內的眾多全民性的體育健身活動。在學校也普遍開展體育課程教學,並進行身體素質考評。20世紀90年代起,國家把體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內容,並開始建立完整的體育制度,開展「全民健身運動」。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對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和部署。[ 2009年,國務院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 除群眾性體育活動,中國競技體育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並取得了顯著成績。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獲得男子自選手槍比賽冠軍,是中國第一次獲得奧運金牌。2008年,在北京主辦的第29屆奧運會中,中國代表團以51塊金牌位列榜首,這也是亞洲國家第一次在奧運會金牌榜上榮獲第一。2012年,在倫敦主辦的第30屆奧運會中中國代表團則以38塊金牌的成績屈居金牌榜第2位,位居美國之後。1990年和2010年分別由北京、廣州主辦了亞運會,而自1982年亞洲運動會以來,中國選手在歷次亞運會上都連續獲得金牌總數第一。

念完之後,給大家出一道題,請問這段報道來自: A, 新聞聯播 B,紐約時報 C, 蘋果日報 D,維基百科

我不知道大家會選什麼,但是我會選A,但是很不幸,正確答案是D。這段描述非常有誤導性,它僅僅告訴大家一些「好」消息,而偏偏把中國體育基礎設施差,人均體育設施不及日本1/12, 舉國體制屢遭批評等等多的信息略去不講。中國人均體育設施不足一平方米,小學中學體育缺失,普通民眾參與體育鍛煉十分困難,用那些破銅爛鐵的所謂社區健身器來代替運動場的體育系統,是以國民的基本體育權利被剝奪被犧牲為代價,資源集中於一小撮運動員手中為方式的金牌生產線。這才是中國體育的真正現狀。

這僅僅是個小例子,諸如此類條目里比比皆是,再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人員編制最龐大的武裝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預算世界第二,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三,擁有核武器及其遠程載具(洲際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等)、航空母艦、反彈道導彈和反衛星作戰能力,亦是世界上第二個能夠自主研發兩款以上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

中國讀者讀完之後非常振奮,但是偏偏不知道,中國生產的戰鬥機連渦扇發動機都靠引進。

中國在2011年的專利申請數連續超過日本及美國世界第一,2010年被《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世界科技論文總數為142.1萬篇,其中中國科技論文14.84萬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

讀者讀完後可能不知道這些SCI論文大部分是灌水文章,被引用數在世界100名開外。

這樣的例子在本條目太多太多。以至於你修改這幾個地方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因此,為了便於改進,請保留POV維護模板,警示各編輯者不要在這裡為新聞聯播撰稿。不要忘記中立性方針。Howitzer留言2013年12月5日 (四) 06:14 (UTC)

支持修改。--Fxqf·留言簿 2013年12月7日 (六) 13:06 (UTC)

不過臺灣好像也差不多。

中華民國的體育事務,主要由教育部屬下的體育署來負責管理及推動。在國內比賽方面,為了提倡全民運動,每隔兩年舉辦一次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和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並每年舉辦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以鼓勵青年運動及培養新人選手。

棒球為台灣較盛行的運動之一,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於1973年成立,職業棒球聯盟中華職棒則於1989年成立。而為了振興籃壇,除了中華民國教育部每年舉辦高中籃球聯賽外,因退出聯合國之後,暫時無從參與國際籃球賽而舉辦的威廉·瓊斯杯國際籃球邀請賽;2003年成立一個半職業的男子籃球聯盟超級籃球聯賽。 中華民國目前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與國際體育活動,以中華奧委會會旗代表中華民國國旗,以中華民國國旗歌主旋律填寫的中華奧委會會歌來代替中華民國國歌。並且於1973年將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組為負責國際運動賽事的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及負責國內運動賽事的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近年來台灣體育於國際比賽方面,在檯球、網球、射箭、拔河、舉重、健力、檯球、跆拳道、軟式網球、巧固球等項目有優異表現。20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靠着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及朱木炎的努力,首度奪得奧運參賽史上正式賽兩面金牌。2006年亞洲運動會時,台灣的體育強項棒球,首次拿下亞運金牌。台灣棒球選手(如:王建民、陳偉殷、倪福德等選手)也陸續加盟美國職棒大聯盟或日本職棒,並有出色表現。2009年7月,高雄市主辦第八屆世界運動會[參 103],9月,台北市主辦第二十一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參 104],兩盛會先後在北高兩地成功舉辦,其中,第八屆世界運動會更是中華民國首次主辦的大型國際綜合體育賽事;除了留下寶貴的體育設施資產與承辦經驗外,也對為了未來主辦亞奧運等國際賽事鋪路。

我覺得中國體育這段還不夠完整,乒乓球都沒提到,應該大力擴充。--Fxqf·留言簿 2013年12月7日 (六) 13:10 (UTC)

你只是說這兩個條目的敘述方式差不多,但是忘記這兩個國家的體育狀況差得遠,台灣沒有舉國體制,媒體對中華民國體育的批評遠少於對中國大陸體育的批評,因此對條目中立性的損害程度也大不一樣。 98.195.239.73留言2013年12月7日 (六) 16:52 (UTC)

下面的表述跟新聞聯播有什麼區別。完全在誤導讀者對中國的環境狀況的認知。Howitzer留言2013年12月7日 (六) 19:10 (UTC)

中國工業廢水排放量從1988年的峰值268億噸,下降到2000年的194億噸,2005年後穩定在240億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從1981年的29.4%上升至2008年的92.4%。2008年度,中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為403866億標立方米,工業煙塵排放量為671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9億噸。[1]中國承諾2020年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至201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節能6.3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億噸。[2]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表示願意有條件接受2020年後的量化減排協議。[3]2013年間中國各省份陸續出台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全國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於2013年由國務院通過,將設定PM2.5控制目標。[4]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則在制定當中。[5]

中立性的問題再怎麼討論也沒有結果的,補充下去不過是一方列正面的敘述,一方列負面的敘述,以達到所謂形式上的「中立」。--Cuyfrg留言2013年12月8日 (日) 04:33 (UTC)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新中国60年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解振華:中國為減緩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作出重要貢獻
  3. ^ 歐盟原則上同意支持第二承諾期 中國表現備受稱讚
  4. ^ 中國大氣污染防治計劃7月底公布 設PM2.5控制目標
  5. ^ 中國將投入3.7萬億元防治大氣和水污染
我很驚訝維基百科除了你說的形式中立之外還有什麼其它神奇的中立,不妨給我們演示一下。Howitzer留言2013年12月21日 (六) 16:30 (UTC)

人均體育設施不及日本1/12,但同時中國人均GDP也不及日本人均GDP的1/8。既然有社區健身設施,那就證明國民基本體育權利仍然存在。設施的落後與不足只能證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不足,「國民的基本體育權利被剝奪被犧牲」的措辭明顯誇大與情緒化。

根據渦輪風扇發動機下 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列表,全世界只有5個中推力發動機生產方和3個大推力發動機生產方。引進RD-93中推力發動機的梟龍戰鬥機專供出口,PLA並無裝備;由於世界上只有3個大推力發動機生產方且中國位列其一,所以即使PLA仍大量依賴AL-31系列發動機,但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預算世界第二,綜合軍事實力世界第三」之論述不矛盾。

2011年,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第七位,比2010年時提前了一位。

把事實列出來,把背景列出來,讀者知道得越多,他們對這個事物了解得也就越深。

我對「神奇的中立」的理解就是,儘可能的將與之相關的背景、事實列出來,(包括但不限於)符合邏輯、符合事理、符合道德的就是「正面」,反之就是「負面」。就拿引進渦扇發動機那個例子,PLA當然仍依賴引進渦扇發動機,但如果列出背景,地球上194個國家有191個半隻能引進渦扇發動機,而中國還正好是那「太行」不太行但好歹造出來的半個。把這些都列出來,讓讀者來定論。 像您這樣的人留言2013年12月22日 (日) 08:12 (UTC)

按這麼列,背景、原因、經過都寫一遭,那太長了。其實現在這麼冗長的文章可讀性就很差了,一般讀者看不下去,願意看的多是已持有立場的編輯者罷了,不過這是中文維基政治類條目的通病了,基本上都是持有立場來編輯的,或支持或反對,比的是誰精力多,誰折騰多罷了。--Cuyfrg留言2013年12月28日 (六) 15:55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四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地理 - 國家,提名人:Jason924tw留言2013年12月10日 (二) 11:30 (UTC)

投票期:2013年12月10日 (二) 11:30 (UTC) 至 2013年12月17日 (二) 11:30 (UTC)

未能入選:3支持,5反對。--劉嘉留言2013年12月17日 (二) 13:16 (UTC)

問題

「現代中國傳統劇種」中爲什麽有臺灣?臺灣目前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吧(至少沒有管轄,這倒是事實),如果這條意見在此掛2天無人回應的話,在下就會刪除臺灣戲曲一節。-- パンサ VI-II Fu7ラツ『『オI love シャナ 2014年3月7日 (五) 09:51 (UTC)

警告:包含模板大小過大。 一些模板將不會包含。

警告:包含模板大小過大。 一些模板將不會包含。 --Jason924tw留言2014年3月12日 (三) 14:41 (UTC)

序言(引言)部分

原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管轄22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由於複雜的台灣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聲稱擁有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的地區為其領土一部分,通稱台灣,其中包括台灣省的台灣島,福建省的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和中華民國控制的南海隸屬海南省的島嶼。」 建議改為: 由於歷史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部分鄰國和地區存在領土糾紛。 原因:不要在引言第一段,蘿莉囉嗦的展開描述中華民國(台灣)實際管轄哪些領土。礙眼!沒有必要,這不是重點!Ycq2014留言2014年12月3日 (三) 13:21 (UTC)

通稱中國的疑慮

註解來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經查證,該辦法無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應稱中國的理由,請附上來源或者將通稱修正為俗稱,甚至取消通稱中國的描述,直到舉出相關證據為止。--15447787t留言2014年12月4日 (四) 05:46 (UTC)

實際管轄權的問題

將行政區詳盡舉出即可,毋須特別說明臺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實質領土,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亦無法針對臺灣進行任何實質統治行為,若須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能針對台灣進行任何實質統治行為,舉例說明即可。--15447787t留言2014年12月4日 (四) 05:46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不該亦無涵蓋華夏地區歷史

華夏地區自古以來有眾多國家與王朝成立,蓋以中國稱之有所不妥,若以中國稱之則會出現:

  • 三國時代:吳國是中國
  • 宋王朝時期:金國是中國,大夏國是中國,大理國是中國
  • 春秋時期:齊國是中國,魯國是中國
若需合理解釋,除非中國為地區的代稱,若為地區代稱,那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稱為中國,即是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地區,而非國家。若中國是單一國家,則金國,大夏國,大理國在宋王朝時期是單一獨立國家,而非三個以上獨立國家--15447787t留言2014年12月4日 (四) 05:46 (UTC)

作為地理學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詞條存在明顯的爭議,含有政治的東西,不是正規的講述國家地理的詞條! 第一條爭議:

《目錄•綜述》政治色彩過於濃重,且囉嗦!
修改建議:應當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民族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的合稱!
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
這樣修改簡潔,明了.《綜述》是開頭語句,必須簡潔,給讀者以大致了解,不可重複囉嗦! 第二條爭議:

《目錄•名稱》政治色彩過於濃重,也沒有交代清楚為什麼叫這個國號,應當刪除,原因也是重複囉嗦,不懂在講什麼!
第三條爭議
《目錄•3歷史•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這個小條目政治色彩更加濃重,十分具有爭議性,應當刪除,而且重複囉嗦!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由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第四條爭議

《目錄•4地理•4.1.1法定領土•4.1.3領土爭端》政治色彩十分濃重,領土爭議,編著者和讀者根本無法判別這些領土爭端,根本不應當寫入進去,導致百科全書條目非常有爭議性,被人抵制,應當刪除這種條目,不能編寫進去! 而且這些小條目很有挑釁意味,很容易得罪爭議雙方政府,而遭到政府抗議,必須刪除!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Xs2d對話貢獻)於2014年7月24日 (四) 9:05 (UTC)加入。

  • 原文中提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最大自治區,上海市為最大城市,是否應在其後註明「面積最大」或「面積與人口綜合考量」,否則很容易造成誤解。

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詞條目錄當中"領土爭端",是完全多餘的,有很大爭議,應該廢除"領土爭端"!


--Xs2d留言2014年7月23日 (三) 07:28 (UTC) 根據百科全書編纂規則,有爭議的東西不能進入百科全書,否則會影響百科全書的詞條質量!⑱ 中華人民共和國詞條當中的"領土爭端"屬於爭議問題,就不應當寫入百科全書當中! 爭議的東西由於太過於政治化,不適合收入百科全書! "領土爭端"政治化的內容:未實際控制的領土,其他政府宣稱有主權的領土.這些條目下面大量含有情緒化的詞語,有意貶損該國!根據百科全書編纂規則,不應當出現政治情緒化的詞語!這樣非常容易導致詞條精準性和權威性下降! 必須刪除"領土爭端"問題條目!

維基百科沒有相關規定。可以予以保留。--Techyan留言2014年7月24日 (四) 14:06 (UTC)

不認為這一條目有太大的問題。 1.維基並沒有這樣的規定。質疑本身就沒有法理依據,「必須刪除」的措辭可笑,難道質疑者是維基的管理者麼? 2.作者僅僅是列舉了現實上存在的爭端,以及有關各方的態度,但並沒有對這些爭議作出自己的結論或者評判。列舉事實本身並不違背中立原則。 3.領土爭端是一項重要的客觀存在,有說明的必要。 4.「領土爭端」這一條目的列舉並非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條目,不能看成有明顯的針對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信息框中的基尼係數

編輯戰的內容User:TVBS588堅持在其中加入西南財經大學計算的家庭資產基尼係數,理由是「鑑於中國內地收入分配之極為懸殊,有必要將學術及官方數據對比」。我的觀點如下:

  1. 家庭資產基尼係數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收入分配)基尼係數,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沒有意義。
  2. 國家統計局和學術機構公布的數據確實都受到不同方面的質疑。
  3. 學術研究計算的基尼係數有很多報告,西南財大的一家之言並不能代表「學術」界的觀點。
  4. 信息框裡說不清楚其中的爭議,所以我在後面專門寫了一小段來闡述相關爭議,但是對方根本不予理睬。

--HNAKXR3192014年8月19日 (二) 13:43 (UTC)

關於對319的反饋與我意見之表達: 對於319閣下的申請討論,我編輯者有必要和義務予以必要且對應的說明,請各相關編輯人員予以留意關注。

  1. 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告知,該詞條(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詞條)信息框之基尼係數在319閣下持異議之前一直無異議並予以事實之存在,這表明前編輯者引用數據之真實、客觀和有效,符合維基百科編輯之一切方針;
  2. 至於319閣下所述「家庭資產基尼係數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收入分配)基尼係數,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沒有意義。」,我持異議與保留的態度。家庭資產基尼係數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民眾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其衡量該國(地區)收入分配是否懸殊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中國政府國家統計局的標準,家庭資產基尼係數是其重要的歸納數據,可以綜合數據中得以體現。在近日的新聞中,該數據已得到眾多媒體(含官方)的重視,不存在「比較無意義」之虞;
  3. 針對319閣下第2條之敘述,319閣下亦認可官方數據之受到質疑,那其所謂第三方(CIA/世界銀行)之數據是否一定準確詳實有效,並有充足之理由替代原先的那組對比數據?
  4. 針對319閣下第3條之敘述,認為所列學術類數據不足以代表「學術界」,我亦提出嚴重異議。經仔細辨查,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發布的該組數據是中國內地高校及研究機構非常有代表性及影響力的數據。該學術單位研究相關課題時間歷史之長,調查範圍之廣是其數據有效的重要保障。中國內地許多媒體亦引用該數據作為相關報道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能夠在官方網站上查到其詳實根源的數據,足以證明其數據的有效與影響,不知319閣下認為哪家學術機構之數據更具有影響力,請予以充分證據告知;
  5. 針對319閣下第4條之敘述,其單方面將需要對比的兩組數據以個人之意願在另行章節中予以了某種程度的「闡述」是不合適的。經閱讀其撰寫的相關章節段落,其內容卻有失偏頗,全段亦圍繞其官方與所謂CIA數據論述,學術數據未有詳實表達與充分論證,未能表現其中立客觀之事宜。至於319所謂編輯衝突者無視(或不予理睬),我編輯者予以駁斥,請以該詞條編輯歷史之「編輯摘要」所述為證。
  6. 鑑於維基百科之中立編輯方針,在保障受到社會嚴重質疑的官方數據充分展現的前提下,學術數據作為與官方數據相左(即便該學術數據亦受到某種程度的「質疑」)的重要對照依據,完全有理由和必要共同羅列展示,以期得到對比之用,無任何「無意義」之虞,319閣下的做法已經單方面變更了原有的穩定數據展示卻又毫無建樹的「指責」其他編輯者,這是毫無意義與進步的,望319閣下予以正視;
  7. 歡迎相關編輯者的討論與留意,目前該數據信息已恢復至異議前之狀態。

此致。TVBS588留言2014年8月19日 (二) 14:54 (UTC)

我認為第一樓的意思是基尼係數應該是特指國際學術上所定義的基尼係數,而非大陸國內所定義的自行調整算法過的基尼係數,信息框的應該是用國際學術所定義的,至於自行定義的話,可以作為特定統計數據,記錄入經濟或統計章節中。——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4年8月20日 (三) 01:53 (UTC)
還是等第三方編者的意見吧。我現在主要想找一個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方案。
先回應一下幾個問題:
  1. 這就是你加入的。何況維基百科中錯誤甚至破壞的內容長期存在的情況為數不少。
  2. 兩者相關但不等同。先前有使用過西南財大計算的(收入分配)基尼係數,還算可以接受。但是將官方的(收入分配)基尼係數與西南財大的家庭資產基尼係數進行比較,並且不加說明,是不準確的。
  3. 當然沒有任何來源是一定準確詳實有效的,那你做這個替換的充足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4. 那段只是初稿,任何編者都可以去改善,比如參考中國貧富差距。你現在是回應了這段的爭議,但是最後一次回退的編輯摘要可確實是隻字未提。
  5. 查詢編輯歷史可知,更長期穩定的版本是只有官方數據的版本,你改變之前是官方+CIA版本。
我可以接受的方案是
| 吉尼系数 = 0.473(官方,2013年)<ref>[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40120/101518011675.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73]</ref>
<br />0.610(西南财大,2010年)<ref>[http://news.qq.com/a/20121210/000069.htm 报告称中国家庭基尼系数0.61 贫富悬殊世所少见]</ref>

--HNAKXR6022014年8月20日 (三) 01:56 (UTC)

作為編寫過基尼係數條目的編輯,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列出兩個基尼係數:收入分配基尼係數+家庭資產基尼係數。列出兩個的目的不是比較,而是顯示兩個不同角度。兩個基尼係數都採用最好的來源。如果認為官方來源不是最好的,信息框就不採用,而在條目本文中引用。--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8月20日 (三) 02:23 (UTC)
應該開兩個條目,基尼係數與另一個的知名度完全不可並列。--A. S★Bla俺の嫁 2014年8月21日 (四) 12:46 (UTC)
個人對基尼係數在信息框的必要性持懷疑態度,維基百科不是原始數據的堆積處,一個數據的存在不是放進信息框的理由(不管有沒有爭議)。沒有可靠來源支持相關度就可以這麼列數據的話,是不是信息框裡也可以加上國際足聯排名?有百分之多少的來源在介紹中國的時候,提到基尼係數?將基尼係數和中國並列的搜索結果不到一百萬。
假定基尼係數在信息框有必要性,具體列出誰的觀點應該遵循中立方針。西南財大的數據的比重(是否提到、提到時給予多少篇幅、並列方式等)應該由在可靠來源中的流行度決定而不是通過」信息框應採用國際學術標準「這樣的個人主張來做原創研究。後面那段基尼係數爭議也是不當篇幅,經濟一節的內容應該概要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條目的內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條目並沒有介紹這個爭議的時候,在離題更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介紹有宣傳小眾學術觀點之嫌。Skyfiler留言2014年8月25日 (一) 22:35 (UTC)
隨便查了5個國家條目,美國加拿大法國條目在信息框有基尼係數,日本德國沒有。所以在信息框有基尼係數並不成問題。不管選擇列一個或列兩個,都應該以最好的可靠來源為依據。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比較突出,在信息框列出基尼係數只是反應國家的特性。--歡顏展卷留言2014年8月26日 (二) 21:27 (UTC)

反正關注度也夠,搞個中國大陸基尼係數然後你們戰去吧…… 囧rz... --達師 - 277 - 465 2014年8月26日 (二) 13:38 (UTC)

並列,分列來源,並在Wikidata對映資料點加入相關參數及值,如此[1]。--❦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4年9月1日 (一) 22:46 (UTC)

鐵路/公路圖註解

這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頁面,為什麼鐵路地圖和公路地圖均把 「中華民國鐵路地圖」 及 「中華民國國道」 也列入?改不了圖片也加個註解 以為這是百度百科嗎。59.120.254.100留言2014年11月13日 (四) 12:01 (UTC)

=====================================================

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加入有何不可?反對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