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农村社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早期农村社会时期,香港农村社会主要是以种植业渔业为主,而且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由于当时的香港经济还不够发达,农民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农民们很难获得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陆上原居民[编辑]

新界陆上原居民与丁权[编辑]

香港的水上人比陆上人多,1950-1970年代,逃港人口大量进入香港市区,公屋需求大增,港英政府为了提供诱因从而收取新界土地发展新市镇,加上新界只是租借地、地价低,而且未开发时交通不便,给予丁权建屋的只有在1898年前后租借新界时已在新界陆上居住的原居民,但记录时间为1970年代,再从族谱等追溯祖籍。这些原居民以客家人最多,之后为围头人。水上人以及港岛九龙市区的陆上原居民没有丁权

围头/围村[编辑]

香港陆上人早期以百越的原居民为主,秦汉以降, 陆续有中原汉人移居香港,遗迹有李郑屋东汉墓等等.到了宋朝, 因战乱,不少福建以及其他城市陆上人从水路或陆路到新界定居,围头人的形成与邻近的四邑人相似,迁海禁界时被迁入广东省内陆,又混合了不少粤系居民。他们在新界平原务农和饲养牲畜维生。他们和闽南人一样同样为汉族人。围头客家人不时冲突,彼此之间没有往来,不时有械斗发生,而且建立围屋以作防护,在广东大规模的土客械斗中支持广府人、四邑人一方。语言受闽、粤两方互相影响,如“爸”是闽南语的发音。在本地人的三十多个“姓族”[1]中,邓、侯、彭、廖、文这五个姓族的历史最为悠久,被称为新界五大氏族围头人包括为百粤系、闽系以及粤系人。

客家[编辑]

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以及江西交界山区居住,清代迁海禁界后,香港的人口几乎尽迁大陆,在郑成功的南明政权灭亡后,清政府由广东内陆周边地区把人口迁入香港,客家人迁入时,他们和本地人一样主要以务农维生,但较好的平原被围头人霸占,西贡区至今仍有客家山歌活动[2]

水上原居民[编辑]

闽南[编辑]

闽南人是台湾南明政权灭亡后便移居香港。多数是渔民,直到清中后期,闽南人重新以商人身份在南洋经商,天后为闽南人的信仰,香港亦有大量的天后庙(妈祖庙),是中国沿海拥有最密集的天后庙(妈祖庙)的城市之一。

蛋家[编辑]

蛋家是香港的水上居民。他们是远古越人,和珠三角原居民一样被广州的汉族粤语同化,但极少和汉族通婚。他们在香港定居后,仍保存着很多百越风俗习惯,只在上生活而绝少上岸居住。他们主要是以捕鱼维生。

特色[编辑]

围村
自公元10世纪中叶起,五大姓族已开始在新界各个平原定居。后来到了18、19世纪,即清朝迁海禁界后,客家人迁入香港,当时的政府又无力保护五大姓族居民,又发生死伤过百万的土客械斗,各姓族开始建立围村以在械斗时保护居民,而当时富庶的村民多聚居于围村以求自保。围村的围墙以花冈石建成,墙壁厚达三至四尺。围墙四周设有护城河,墙上则设有炮楼及炮孔;围门大多是坚固的木栅或绳状铁门。围村内多设有更楼,以监察围村内外的情况。[3]
宗祠
在围村中,各个姓族会兴建宗祠来摆放祖先的木主。宗祠是一个围村的中心,其用有很多,例如祭祖、举行庆祝活动及村中长老举行会议等等。
教育
五大姓族均很重视教育,并在各个朝代都有派子弟应考科举试,考取“进士”、“举人”和“秀才”等等的功名。当各族的族中子弟在科举试中考获功名,族人都会在其宗祠举行庆祝大会及悬挂功名牌匾来表扬这项盛事。

相关参见[编辑]

参考注释[编辑]

  1. ^ 姓族是指同一个祖先所衍生出来的人,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所以姓氏亦相同
  2. ^ 存档副本.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关于更多围村的资料见围村的建筑特色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