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霦(1621年5月20日—17世紀),潛夫璽楚北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渡口村人[1]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劉霦個性孝友,為諸生時孝順侍奉雙親得歡心,是順治二年(1645年)的舉人,三年(1646年)成進士[2],先在吏部觀政,後獲授武陟知縣,勤於安撫經歷戰亂的平民,又打通河水以救旱災,改任文縣知縣,重修地方文廟、拆毀淫祠覺醒愚民,表彰靈石以開鄉試,立八比法寬限期勸輸,同時增補縣志,廣集生童給予食廩,按時教學,使當地文風變改,又改建陰平橋、設置建靖江樓控制番民;文縣土地貧瘠,他到任後勸喻務農、教種莊稼,到豐年時則上請免除屯衛逃亡的戶口,代繳積欠錢糧。

之後劉霦陞任隨州知州,除卻荒糧、討平流寇,請求豁免軍需二十萬以安定隨州民眾,于成龍稱讚他實心實政,不久他入朝任職禮部員外郎康熙十五年(1676年)會試正值三藩之亂,雲南、貴州士子到京赴考,同僚以為有偽打算拒絕,他卻讓兩地舉人入場;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自工部郎中外轉浙江按察司僉事提調學政[3],謝絕請託,提拔才俊不遺餘力,而未能中舉者均解囊給與援例,三次鄉會試擔任同考官,並擔任二十年(1681年)辛酉科武鄉試正考官,人們皆知他有藻鑑之識。

劉霦生平外和內剛,老成持重,同鄉李霨魏象樞皆稱為畏友,辭官回鄉後謙遜有禮,持家儉樸、恬靜耿介,不再出現在公庭,又樂善好施,和睦宗族、周濟貧者,三次出粟賑災於所,又在東邊渡口村聘師教學,仕宦三十八年聲譽卓著,家居六年多行善,文縣入祀名宦祠,死後高陽縣入祀鄉賢祠,孫劉柟曾任江南安徽布政使[1][4][5]

家族[编辑]

曾祖劉性;祖父劉漢;父劉文盛[2]

引用[编辑]

  1. ^ 1.0 1.1 民國《高陽縣志·卷四》:劉霦 字潛夫,世居城東南邊渡口村,性孝友,為諸生時善事親色,養周至得歡心,順治乙酉舉人,丙戌成進士,初任河南武陟令,兵燹初平民未復業,勤撫字以招徠,復決河水以救旱,全活者多,改補陝西文縣,重修文廟、增補縣志,斥淫祠以覺愚民,表靈石以開秋榜,立八比之法寬期勸輸,民德之;士多廢業,廣集生童厚以廩餼,按期會課,文風大變,邑有百頃里俗刁頑,教化之改名向化,葺陰平橋民不病涉,建靖江樓控制諸番,烽烟無警,勒石傳為劉公路,文邑民貧土瘠歲不登,涖任勸農教稼時和年豐,編審時豁除屯衛逃亡戶口,代䌯逋欠錢粮。陞湖廣隨州牧,除荒糧、平巨寇,請豁免軍需二十萬以安隨民,中丞北溟于公嘉其實心實政,內擢禮部副郎,丙辰會試吳逆未平,滇黔公車投牒,同官疑其偽不欲收身,任之皆得與試,督學浙江,屏賄賂絕請託,所拔皆才俊童生有文可錄,而限於額者解囊為之援例,藻鑑精詳,鄉會試三次同考官,辛酉主兩浙武闈,海內推知。人生平外和內剛,老成端重,同里相國文勤李公霨、蔚州大司寇魏公象樞皆稱畏友,居鄉謙而有禮,持家儉樸恬靜耿介,絕竿牘於公庭,好施樂義,睦族賙貧,康熙己未庚申甲子出粟賑荒於所,居東邊渡口村建學延師,性喜讀書,耄期不倦,與諸生刻日論文時加奬勵,寒暑弗輟,內外宗親咸感之,遊宦三十八年循聲茂著,里居六載善行多端,前任文縣崇祀名宦祠,卒後崇祀本縣鄉賢祠,孫柟任江南安徽布政使司布政使。
  2. ^ 2.0 2.1 《順治三年丙戌科進士三代履歷》:劉霦,曾祖性;祖漢;父文盛。璽楚,書一房,辛酉年三月二十九日(生),高陽人,乙酉三十一名,會(試)三百二十六名,三甲一百十九名,吏部觀政,授河南武陟知縣。
  3. ^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七十八》:(康熙十七年十二月庚辰)工部郎中劉霦,為浙江按察使司僉事,提調學政。
  4. ^ 四庫全書《畿輔通志·卷七十四·政事》:劉霦 字璽楚,高陽人,順治丙戌進士,授河南武陟知縣,悉心撫字,值歲饑賑活甚眾,累遷浙江提學僉事,登拔才俊得人稱極盛云,卒祀鄉賢。
  5. ^ 光緒《文縣志·卷四》:劉霦,直隸高陽進士,十三年任(文縣知縣),兵燹之餘百廢俱舉,愛民課士、潔己廉明,陞湖廣隨州知州,後陞浙江提學道,祀名宦。 自徐矩至此刪訂江景瑞舊志

參考文獻[编辑]

  • 《順治三年丙戌科進士三代履歷》
  • 民國《高陽縣志》·卷四
  • 四庫全書《畿輔通志》·卷七十四·政事
  • 光緒《文縣志》·卷四
  • 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七十八
官衔
前任:
和鳴喈
清朝武陟縣知縣
1646年-順治年間
繼任:
吳用光
前任:
崔瑋
清朝文縣知縣
1656年-1665年
繼任:
吳聖楫
前任:
李度
清朝隨州知州
1665年-1670年
繼任:
張汝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