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合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oika留言 | 贡献2011年1月9日 (日) 17:31 →‎歷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文字
文字史
字位
文字列表
拼音文字相關
字母
字母的歷史
文字系统类型維基數據所列Q119520394
表音文字
全音素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标文字
半音節文字
特徵文字
音節文字
语素文字
輔助使用
速记
音標
特殊使用
數字
盲文
相关条目
象形文字
形意文字
搭配使用的符
附加符号
标点符号
可轉換為文字
的其他使用
電報編碼
字符

合文,又稱合書,指把二字或以上的漢詞濃縮成一個漢字書寫單位(一個方塊字字元)的文字形式,涉及構字部件的置換、重用,或左右相合、或上下相合、或三字相合,多數不借筆,也有少數是借筆,甚至會減省部分,而讀音則仍保留原本的多音節讀法不變。比如說在「博」字上加個「宀」就是「博物館」,仍然唸ㄅㄛˊㄨˋㄍㄨㄢˇ(bówùguǎn)三個音節;一個「止」字上從「林」字左邊再從一個「火」字的字元,就是「禁止煙火」,同樣讀音不變。

界說

合文是一種「合體字」,然而並非所有合體字都是合文。「合體字」是一種相對於「獨體字」的概念,所謂「獨體合體」,所有由超過一個單獨部件構成的漢字都可以稱為「合體字」,而合文的最大特色是單字元多音節,這特點是一般合體字所無的。

相對於「合字」條目所陳述的概念,「合文」是一個關於漢字概念,早在商代已被大量使用,而「合字」條目所描述的概念,隨了適用於「合文」外,也適用於漢語以外的二合字母,是個大小概念的問題。

歷史

合文是古文字共見的現象,合文最早見於商代文字,在甲骨文裡,合文的應用非常普遍,到了西周周武王諡號「武王」寫成的合文「」字也常見於青銅器銘文。

宋代起流行把一些寓意吉祥的詞句合書成一字,寫在斗方(通常只有部件的置換拼合和重用,沒有部件的減省)。這種合文通常應用於節慶時作為一種祥瑞的張貼飾品,或作為一種文字遊戲,並不應用在寫作中。

用於春貼的「招財進寶」合書,並不用於寫作。涉及借筆、減省部件。

近代圖書館學杜定友(1898-1967)曾於1924年創「圕」字來代替「圖書館」一詞(讀音是 ㄊㄨㄢ tuān),於當時學術文化界亦流行一時。1926年日本雜誌《圕》以「圕」字命名,至今臺灣教育部仍有「金圕獎」,以表揚優良圖書館。

限制

從上述的統計看來,這種文字形式似乎節省了很多字元,用起來好像經濟得多,可是,由於漢語分析語,「圖書館」這三個語素分拆開來,可以跟其他漢字組合成很多不同漢詞。翻翻詞典,用上「圖」字、「書」字或「館」字來構成的詞條很多,表達能力很強。但「圕」字不是語素,沒有再組合的能力,不能用於表達別的意義。這麼一來,如果我們要為每一個漢詞做一個新字,就等如讓漢語倒過來向綜合語的方向發展,跟用有限漢字組成無限漢詞的方法比較起來,長遠下去,合文這種文字形式就顯得很不經濟。

用例

合文是古文字共見的現象,唯甲骨文特別多。兩字合文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左右相合,如:

大甲 祖丁 祖乙 十五 七月

等等;一種是上下相合,如:

十牢 小牢 五十 二百 八月

等等。若是三字合文,則或先上下相合,或左右右相合,然後再與第三字相合,如:

十二月 十三月 七十人 中母己 辛亥貞 翌日庚 上下

流行文化

网民发明的“草泥马”新字,也涉及部件減省

近年出現一些恶搞的合字,如「草泥馬」。

方言

有部分應用於方言裡的合文,發展成單音節字而被保留和廣范應用,比如說「甭」原是北方方言「不用」的合文,後連讀成ㄅㄥˊ(béng)一個音節;「覅」原是吳語「勿要」的合文,後連讀成ㄈㄧㄠˋ(fiào,國際音標:[viɔ])一個音節。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