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文
![]() |
汉字字体风格 |
---|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
字形 |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新字形 ‧ 通用规范汉字表 國字標準字體 ‧ 常用字字形表 |
汉字文化圈 |
吴语字 ‧ 粵語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話字 舊字體 ‧ 新字体 ‧ 擴張新字體 韩国国语国字问题
吏讀 ‧ 鄉札 ‧ 口訣 |
衍生文字 |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閩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
字音 |
日本漢字音
古音 ‧ 吳音 ‧ 漢音 ‧ 新漢音 ‧ 宋音 ‧ 唐音 ‧ 慣用音 ‧ 聲調 ‧ 音讀 ‧ 訓讀 ‧ 重箱讀法 ‧ 湯桶讀法 |
信息技术 |
統一碼 ‧ 中文输入技术 ‧ 中文输入法 |
漢字詞 ‧ 錯別字 ‧ 提笔忘字 ‧ 廢除漢字論 ‧ 漢字復活 ‧ 字謎 |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字元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
「合文」,又稱「合書」,指把兩字或以上的漢詞濃縮成一個漢字書寫單位(一個方塊字字元)的文字形式,涉及構字部件的置換、重用,或左右相合、或上下相合、或三字相合,多數不借筆,也有少數是借筆,甚至會減省部分,而讀音有可能利用組合文字的聲母韻母結合、或仍保留原本的多音節讀法。
解說[编辑]
合文是一種「合體字」,然而並非所有合體字都是合文。「合體字」是一種相對於「獨體字」的概念,所謂「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所有由超過一個單獨部件構成的漢字都可以稱為「合體字」,而合文的最大特色是單字元多音節,這特點是一般合體字所無的。
相對於「合字」的概念,「合文」是一個關於漢字的概念,早在商代已被大量使用,而「合字」的概念,除適用於「合文」外,也適用於漢語以外的二合字母,是個大小概念的問題。
歷史及現況[编辑]
合文是古文字共見的現象,合文最早見於商代文字,在甲骨文裡,合文的應用非常普遍,到了西周,姬發的諡號「武王」寫成的合文「珷」字也常見於青銅器銘文。
宋代起流行把一些寓意吉祥的詞句合書成一字,寫在斗方(通常只有部件的置換拼合和重用,沒有部件的減省)。這種合文通常應用於節慶時作為一種祥瑞的張貼飾品、賞玩用的花錢,或作為一種文字遊戲,並不應用在寫作中。
近代圖書館學家杜定友(1898年-1967年)曾於1924年創「
類似情況發生在1953年的中國,一名結構學家蔡方蔭,在教學時時常使用到「混凝土」此詞彙,大量書寫時極為費時。因此他將「混凝土」簡寫為「人工石」,甚至進一步的將「人工石」合併書寫為「砼」,發音則依據「仝」字發為「注音:ㄊㄨㄥˊ;拼音:tóng」。
中國引入外國的計量單位時,曾造了一些計量用漢字,如「瓩」「兛」「浬」「嗧」等。日語也有類似者,如「粁」、「竓」、「糎」等字,但很多現已罕用。另外也有同字不同義者,例如「瓩」在中文是指千瓦,但日文指千克。
而另一個重要的合文範疇,就是化學漢字,尤其化合物的表示更為多元,如氫氧基,取「氧」字的「羊」以及「氫」字的「𢀖」組合成「
用例[编辑]
合文是古文字共見的現象,唯甲骨文特別多。兩字合文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左右相合,如:
- 大甲 祖丁 祖乙 十五 七月 等等;
一種是上下相合,如:
- 十牢 小牢 五十 二百 八月 等等。
若是三字合文,則或先上下相合,或左右右相合,然後再與第三字相合,如:
- 十二月 十三月 七十人 中母己 辛亥貞 翌日庚 上下 等等。
方言[编辑]
有部分應用於方言的合文,發展成單音節字而被保留和廣泛應用,比如說「甭」原是北方方言「不用」的合文,連讀成béng一個音節;「覅()」、「𧟰(
)」或「𡠍(
)」原是吳語「勿要」的合文,連讀成fiào(國際音標:[viɔ])一個音節。又如潮州話中「上不下是(
)」是「不是」的合文,連讀「毋」(m6)和「是」(si6)成mi6音;「𠁞(
)」、「𠀾(
)」、「𣍐(
)」或「𫧃(
)」是「不會」、「勿會」的合文,連讀「毋」(m6)和「會」(oi6)成bhoi6;「上不下畏(
)」、「左勿右畏(
)」是「不畏」、「勿畏」的合文,連讀「毋」(m6)和「畏」(uin6)成mui3音。
圖符[编辑]
合文有時會用作特定場合的圖符,例如在春貼上,有些人會把固定的祝賀說話合成一字的模樣或連書起來,當中最著名的是「」,即是「招財進寶」的合文。其他還有「黃金萬両」、「日進斗金」、「日日有見財」、「如意吉祥」、「福祿」等。
一些習用固定說話,如「孔孟好學」、「唯吾知足」、「春景當思」、「天人合一」,也常有人寫成合文。
此外,一些宗敎儀式,例如道敎,或者驅邪的符咒上,會有更多的合文。洪幫隱語祕符也是合文,因此由它衍生而來的「」和「
」等字,也有應視爲合文還是一般漢字之不同看法。
圖例[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國立編譯館《化學命名原則》第四版〈附錄一 化學名詞用字之讀音〉.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5).
- ^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羥.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 此字讀作「ㄎㄥ」時為一種羊。《說文解字.羊部》:「羊名也,从羊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