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c2009xuite留言 | 贡献2012年7月27日 (五) 06:23 →‎熙寧變法與新舊黨爭:​ 修飾語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宋神宗
宋神宗像
統治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
安葬
年號
熙宁1068年1077年
元丰1078年-1085年
谥号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
神宗
政权宋朝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趙仲鍼宋朝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

朝政

熙寧變法與新舊黨爭

神宗即位後,對北宋積貧積弱深感憂心,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变法,又稱熙寧變法

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税保马等新法相继出籠。新法几乎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惟操之過急,利弊互見。北宋学者陆佃说:“造元丰间,积票塞上,盖数千万石,而四方常平之钱,不可胜计。”當時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高达7億畝,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但是变法受到守旧派激烈的反對,朝中的司马光范镇赵瞻纷纷上书陈述对新法的不滿,司马光与吕惠卿为了青苗法在皇帝面前争辩,新法維持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司馬光盡罷新法為止。此一時期,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神宗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高太后更是对神宗说:“王安石是在变乱天下呀!”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皇太后的懿旨,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說:「那你來當皇帝好了。」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

與西夏的關係

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圖一舉殲滅羌夏。王韶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厥后兵不敢用于北,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1]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羌,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抱憾而歿,得年37歲。其子宋哲宗親政後,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親族

妻妾

  1. 欽聖憲肅皇后向氏
  2. 欽成皇后朱氏
  3. 欽慈皇后陈氏
  4. 賢妃林氏
  5. 惠穆賢妃武氏
  6. 貴妃宋氏
  7. 貴妃邢氏
  8. 淑妃張氏
  9. 賢妃馮氏
  10. 賢妃楊氏
  11. 婕妤朱氏
  12. 婕妤錢氏
  13. 婕妤郭氏
  14. 昭儀勾氏

宋神宗有14子,活到成年的僅6位。

  • 成王趙佾,母宋夫人
  • 惠王趙僅,母邢贤妃
  • 唐哀獻王趙俊,母宋婕妤
  • 褒王趙伸,母向夫人
  • 冀王趙僩,母邢贤妃
  • 宋哲宗趙煦,母欽成皇后朱氏
  • 豫悼惠王趙價,母邢婉仪
  • 徐沖惠王趙倜,母邢贤妃
  • 第九子吳榮穆王趙佖,母惠穆賢妃武氏
  • 儀王趙偉,母郭夫人
  • 宋徽宗趙佶,欽慈皇后陳氏
  • 第十二子燕王趙俁,母賢妃林氏
  • 第十三子楚榮憲王趙似,母欽成皇后朱氏
  • 第十四子越王趙偲,遗腹子,母賢妃林氏

粗體字為死後追贈

授予官職

宰相

副相

評價

  • 元朝官修正史宋史脱脱等的評價是:“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谕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2]

注釋

  1. ^ 《邵氏聞見錄‧卷第五》載,元丰五年噩耗在深夜傳回京裏的。
  2. ^ 《宋史·神宗本紀》
  3. ^ 《宋论》卷六《神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