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共和國軍
(重定向自波蘭軍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波蘭共和國軍 Siły Zbrojne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 |
---|---|
![]() ![]() ![]() ![]() ![]() 波蘭各軍種軍徽。波蘭人民軍時期去除掉鷹徽上的王冠,於冷戰結束後恢復。 | |
格言 | 上帝、榮譽、祖國 (Bóg, Honor, Ojczyzna) |
建立 | 1918年 |
当前组编 | 1990年1月 |
軍事部門 | ![]() ![]() ![]() ![]() ![]() |
領導 | |
最高統帥 | ![]() |
國防部長 | ![]() |
總參謀長 | ![]() |
军力 | |
服役年齡 | 18歲 |
徵兵役期 | 無 |
現役人數 | 160,000(2022年)[1] |
備役人數 | 100,000 (2022年) [2] |
部署人數 | 7,500(2022年)[3] |
軍費 | |
預算 | 140億美元(2022年) |
佔GDP百分比 | 2.2%(2022年) |
工業 | |
本國供應商 | Bumar Group WZM S.A. PZL-Świdnik HSW S.A. OBRUM |
外國供應商 | ![]() ![]() ![]() ![]() ![]() ![]() ![]() |
相關 | |
歷史 | 芬蘭內戰 波烏戰爭 大波蘭起義(1918-1919年) 波蘭-德國衝突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戰爭 波蘇戰爭 西里西亞起義 波蘭-立陶宛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烏克蘭反抗軍戰爭 波茲南事件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海灣戰爭 反恐戰爭(進行中)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行中)[波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已經在日前簽署一項命令,允許波蘭向烏克蘭西部沃倫州和沃夫州派出軍隊18000名部隊協助烏克蘭保護當地的軍事設施跟協同作戰] |
波蘭共和國軍(波蘭語:Siły Zbrojne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是波蘭共和國的主要軍事力量,由陸軍、海軍、空軍、特種部隊以及領土防衛部隊組成,最高军事指挥部門为波蘭總參謀部,在戰爭時期或國家面臨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時,總統可通過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指揮並領導境內的所有武裝力量。首都華沙另設有波兰軍事技术学院,波蘭在蘇聯解體後加入北約,軍事武器系統愈趨多樣。
自2002年至2014年間,波軍是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的組成部隊之一。在阿富汗的行動是波蘭加入北約後參與的最大規模行動。波蘭軍隊同時也參加了伊拉克戰爭,在2003年到2008年之間波軍駐紮在伊拉克南部的佔領區。
受於軍中武器和後勤混亂的狀態,1999年10月7日通过《波兰共和国工业国防潜力改造和軍隊技术现代化支援法》,波蘭政府希望引進研發力量以改善軍中武器,但是受限於軍事費用的侷限,只能在小型武器上自製,不過採取集中攻關的方式有所成效,2013年波蘭和英國合研的世界第一輛量產PL-01坦克引起世界注目,讓波蘭在陸軍領域上取得了相對於各鄰國的技術優勢。然而海軍方面僅擁有一支以美製護衛艦及德製潛艦為主的小型艦隊,空軍則有少量美製F-16C/D型戰機和舊式的俄製MIG-29系列機隊來捍衛領空。
根據知名軍事實力估計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4]調查顯示,2022年波蘭軍隊的Pwrindx指數為0.4179,總體軍事實力位列全球第24。
歷史[编辑]
2021年10月,波蘭政府宣佈計劃將軍隊人數從11萬人增至25萬人,計劃仍需得到議會和總統批准。[5]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IISS 2022,第66頁.
- ^ https://www.rp.pl/wojsko/art253691-rezerwistow-jest-coraz-mniej-i-sa-coraz-starsi.
- ^ IISS 2020,第136頁.
- ^ 2022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 www.globalfirepower.com. [2022-03-16] (美国英语).
- ^ Poland plans to bolster military amid threats from Belarus, Russia. DW. 2021-10-26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