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主權 (英文:Internet sovereignty 或cyber sovereignty )[1] 是一個具爭議性的概念[2] 。1996年,网络语言家约翰·佩里·巴罗(John Perry Barlow)在《赛博空间独立宣言 》一文,提出网络主权(Cyber-Sovereignty)的主张:“你們沒有任何道義上的權力來統治網絡空間,你們也沒有任何使我們懼怕的方法來執行, ......網絡空間不存在於你們的領域之內” 。 [3] [4]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首次明確「網絡空間主權」概念,規定:“加強網絡管理,防範、制止和依法懲治網絡攻擊、網絡入侵、網絡竊密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5] 不过大赦国际 在2016年中国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前紧急呼吁世界网络技术企业,不要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可能的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6] 。有部分人士認為中國的網絡主權與全球資訊網 的觀念相對,是反全球化 的體現之一。
學術研究 [ 编辑 ]
Rethinking Sovereignty in the Context of Cyberspace : The Cyber Sovereignty Workshop Series[7] (2016)
“網絡主權”辨識[2] (2016)
網路主權挑戰網路自由:對於中國網路強國戰略的三點觀察[8] (2018)
社會事件 [ 编辑 ]
参考文献 [ 编辑 ]
^ ZENG J H,STEVENS T,CHEN Y.China‘s Solution to Global Cyber Governance:Unpacking the Domestic Discourse of “Internet Sovereignty”[J].Politics & Policy,2017,45(3):434.
^ 2.0 2.1 2.2 胡泳,車樂格爾.“網絡主權”辨識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1:108.
^ BARLOW J P.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M]||GAYARD L.Darknet:Geopolitics and Uses:Volume 2.UK:wiley,2018:149.
^ 任明艷.互聯網背景下對國家主權的思考[J].河北法學,2006,4(6):1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1/c_1115787801.ht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强调网络主权 有悖于互联网理念? . [2022-07-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23).
^ AYERS C E.Rethinking Sovereignty in the Context of Cyberspace: The Cyber Sovereignty Workshop Series[M].Scotts Valley: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6.
^ 張凱銘.網路主權挑戰網路自由:對於中國網路強國戰略的三點觀察[J/OL].關鍵評論網,2018:[2020-07-17].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8666 .
人事關係
理论、主张 和为政举措
主要会议和会见
国内其他活动 阅兵仪式 外事访问 相关条目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