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效才 (正德進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胡效才 | ||
---|---|---|
大明
| ||
籍貫 | 直隸淮安府沐陽縣 | |
出生 | 生年不詳 | |
逝世 | 卒年不詳 | |
出身 | ||
|
胡效才(?-?),字汝愚,直隸淮安府沐陽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應天府鄉試第一百二十八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進士[1][2]。授東陽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年)選雲南道監察御史[3]。升任直隶真定府知府,十年调任大名府。谏官史道、阎闳因建言获罪,胡效才挺身而进,上疏辩护,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正德、嘉靖年间宦官当道,败坏朝纲,时人敢怒不敢言。胡效才以国事为重,上疏弹劾宦官,痛斥宦官用事之弊端,朝野为之咋舌。
家族[编辑]
曾祖胡友良;祖父胡綱,曾任壽官 封南京刑部主事;父胡璉,曾任按察司僉事。母屠氏(封安人)[4]。
参考文献[编辑]
-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之十一》:嘉靖元年二月丁酉 以兩京御史員缺,選行人劉黻於廣東道,郭登庸狹西道,楊鏊貴州道,秦武河南道,推官王官浙江道,知縣雷應龍浙江道,王正宗福建道,李東、胡效才雲南道,涂相貴州道,盧問之四川道,進士儲良材、景仲光、張偉江西道,張珩狹西道,趙兌雲南道,王道、倪宗岳山西道,初杲、張恂四川道,行人朱洸南京福建道,知縣曹鎡廣東道,林若周狹西道,進士孫燦浙江道,吳瀚、舒林山西道,孟易四川道,詹寬、田麟雲南道,王世爵貴州道,俱試御史。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正德十二年丁丑科進士登科錄》
官衔 | ||
---|---|---|
前任: 樂頀 |
明朝大名府知府 1531年—1532年 |
繼任: 端廷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