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5月20日) |

明式道袍(現代製品)
韓式道袍
道袍是一種產生於中國的袍服,亦传至屬國朝鲜和越南。始見於宋代,是宋代士大夫男子時所常穿用,都是比較寬大,至明朝嘉靖至永曆時期為各階層成年男子的正式服飾。儒生常以道袍為便服。除此以外還可以作为衬袍,庶民新郎的亦可作為婚服。
明朝道袍的結構為直领右衽大襟,兩側開衩並接有暗摆,暗襬存在多種打褶方法, 褶子皆為死褶; 內外襟有繫帶固定,领口常会缀上白色或素色护领。袖为宽大的琵琶袖。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暗襬是道袍的特色,結構是將衣身前面腋下布料側邊接長布料,往前身內側打兩個死褶,剩下的部份往後折固定在後身內側[1]。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崔莎莎、胡曉東. 孔府舊藏明代男子服飾結構選例分析. 服飾導刊. 2016年2月, 5 (1): 61–67 [2016-05-20]. ISSN 2095-41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8).
- 《Q版大明衣冠圖志》,董進(擷芳主人)著,ISBN9787563525010
|
![]() | 这是一篇與服飾或流行時尚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