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县 (唐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19年8月6日 (二) 04:33 建立内容为“'''德阳县''',中国名,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境。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析雒绵县置德阳县。…”的新页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德阳县中国名,在今四川省德阳市境。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析雒绵县置德阳县。明朝及清初,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设绵州直隶州,属之。考评:冲,繁[1]。民国初年,全国废州,直属四川省,后属川西道、西川道。1949年,后属绵阳地区。1983年,设立地级德阳市。1984年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德阳县,设立市中区。即今旌阳区罗江县[2]

注释

  1. ^ 清史稿·卷六十九·志四十四》绵州直隶州:冲,繁,难……雍正五年,升直隶州,以成都之绵竹、德阳、安及保宁之梓潼来隶,并设彰明、罗江二县……德阳冲,繁。州西南百五十里。北:鹿头山、浮中山。绵水一名绵阳河,自绵竹入,东南流,迳城南入汉州。石亭水亦自绵竹入,迳城西南,入汉州。北:鹿头关。一驿:旌阳。安,繁……
  2. ^ 历史回溯. 德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来源:德阳市公众信息网. 2018-10-29 [2019-08-06]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