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竹天公壇

坐标24°47′58″N 120°57′31″E / 24.799401°N 120.958579°E / 24.799401; 120.95857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bdragonwang留言 | 贡献2020年1月18日 (六) 00:2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竹天公壇
基本信息
位置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路431巷36號
坐标24°47′58″N 120°57′31″E / 24.799401°N 120.958579°E / 24.799401; 120.958579
主神玉皇上帝
地圖
地图
新竹天公壇內部
天公壇公園

新竹天公壇,又稱新竹金闕殿,位在臺灣新竹市中山路431巷36號,為一座主祀玉皇大帝天公)的道教廟宇。廟旁設有以廟為名的天公壇公園,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沿革

清高宗乾隆年間,竹塹城信眾組織神明會「天公會」,輪流奉祀玉皇大帝神位,咸豐元年(1851年)建廟於迎曦門(東門),同治九年(1870年)由檀越王居鳩資,遷修廟宇於今址,1895年乙未之役日軍棟軍都司姜紹祖部交戰,本廟毀於戰火,另說是臺灣日治時期官府徵收大正二年(1913年),由本地士紳陳楊鏡等眾募集銀錢,重建於今址,二戰後重修。

「臺灣天公三間半」之傳說

臺灣民間記載一句「臺灣天公三間半」的說法,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的名廟,分別是南臺灣臺南天壇中臺灣沙鹿玉皇殿北臺灣新竹天公壇,以及「半間」彰化元清觀(因道路拓寬,殿宇內縮)。

神奇事蹟

2002年二月份,新竹久旱缺水,新竹市長林政則邀集各級官員,同往天公壇向玉皇上帝祈雨,翌日即天降甘霖,被視為神蹟[1]

奉祀神祇

主祀 玉皇上帝 三官大帝 福祿壽仙
龍邊從神 太陽星君 風伯 雷公
虎邊從神 太陰星君 雨師 電母
左廡 五榖先帝 觀音菩薩 五斗星君
右廡 托塔天王 玄壇真君
五文昌殿 文昌帝君 關聖帝君 孚佑帝君 朱衣神君 魁斗星君
太歲殿 斗姥元君   太歲星君
光明燈殿 玉皇上帝 文昌帝君

參考資料

  • 《天公壇沿革簡介》
  1. ^ 新竹天公壇玉皇大帝很神. 中華日報. [2015-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