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3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okseng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4日 (三) 03:0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本 第3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國會議事堂
內閣第二次大平內閣
解散日1980年5月19日
解散名突發解散日语ハプニング解散
投票日1980年6月22日
選舉制度中選舉區制
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19791983 > 

第36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1980年)6月22日舉行。當天也同時舉行第12屆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是日本首次舉行眾參同日選舉日语衆参同日選挙。選舉之前,內閣總理大臣大平正芳突然病逝。自由民主黨在當天的兩院選舉中都大獲全勝。

概況

四十日抗爭」後,自民黨內的隔閡嚴重,以福田派三木派中曾根派為首的反主流派成立了「自民黨刷新聯盟」,要求大平為不斷曝光的金權政治丑聞辭職,以及追究瀆職的議員,並且以此打擊以田中派大平派為首的主流派。

各在野黨打算在形勢有利的情況下協調戰略,為1980年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備戰。1980年5月16日,社會黨在眾議院提出了對大平內閣的不信任動議,起初在野黨並沒有希望動議會通過,但是反主流派在眾議院全體會議審議動議案時幾乎集體缺席。據說當時「刷新連」以為黨執行部會出面進行調停,但是田中和大平不愿意,就將計就計讓不信任動議在反主流派缺席下表決通過,以便進行大選。5月19日,大平決定解散眾議院,並且在6月22日進行有史以來第一次眾參同日選舉

當時民眾普遍厭倦自民黨長年累月的派閥鬥爭,又對大平內閣處理腐敗問題時的縱容不滿;自民黨的民意低下,內閣支持率只有不到20%,選舉形勢嚴峻,所以反主流派和主流派決定暫時停戰,攜手應付選舉。不過5月30日,大平在東京新宿一次演說之後就因狹心病入院,並且在6月12日逝世。選舉的焦點馬上發生轉移,大平是日本戰後首位是任內病逝的首相,激起民眾的敬仰和同情,人民紛紛質疑究竟是甚麼將大平致于死地。

而自民黨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不論是主流派還是反主流派,每位候選人都大唱已故首相的贊歌,使這次選舉變成「吊喪選舉」;自民黨還暗示大平逝世後,黨總裁將會在中曾根康弘宮澤喜一河本敏夫三人中產生,使民眾對自民黨的革新重新抱有較大的希望。而在野黨都被突如其來的眾參同日選舉以及大平的逝世打亂了陣腳。

結果這次選舉的投票率由上次的68%上升到74.6%,自民黨取得輝煌勝利,在眾議院取得284席,比上次多36席,追加公認後有292席;在參議院的選舉同樣取得不俗的成績。而其它在野黨的議席數普遍大量流失。

選舉數據

內閣

解散日

  • 1980年(昭和55年)5月19日

解散名

投票日

  • 1980年(昭和55年)6月22日

改選数

  • 511

選舉制度

選舉結果

黨派別獲得議席

眾議院政黨派別勢力圖

自由民主黨

獲得議席数:286議席

派閥

日本社會黨

獲得議席数:107議席

公明黨

獲得議席数:33議席

民社黨

獲得議席数:32議席

日本共產黨

獲得議席数:26議席

新自由俱樂部

獲得議席数:12議席

社會民主連合

獲得議席数:3議席

無黨派

7議席

議員

初次當選者

注意:曾經是參議院議員的有「※」標示。

自由民主黨
日本社會黨
日本共產黨
新自由俱樂部
社會民主連合
無所属

重返眾議院者

自由民主黨
日本社會黨
公明黨
新自由俱樂部
無黨派

引退不參選者

自由民主黨
日本社會黨

落選的原議員

自由民主黨
日本社會黨
公明黨
日本共產黨
民社黨
無黨派

后續

自民黨在日本首次對眾參同日選舉中大獲全勝,反映出民眾希望借此次選舉實現政治凈化,掃除金權政治。不過自民黨沒有兌現選舉時的承諾。開始的三位候選人都不被派閥平衡接受,反宮澤勢力和田中派聯合擁立大平派的二號人物鈴木善幸,於是田中、福田、鈴木三派在7月15日的自民黨兩院議員總會上,以黨內元老、副總裁田村英一裁定的形式,「舉黨一致」推舉鈴木出任新總裁。對此自民黨沒有進行公開的總裁競選的做法,許多民眾表示了不滿,甚至有人后悔了在選舉中投票給自民黨的議員。而在兩年後,鈴木的總裁任期結束後,中曾根康弘成為首相,三年之後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的選票確實大量流失,在眾議院差點連半數都不保。

自民黨的勝利改變了國會內「保革伯仲」的局面,而在野黨在這次選舉中的失敗,使它們不得不認真審視多年來的黨路線,以及提出更多的連立政權構想。公明黨在當年年底終于認可了日美安保條約自衛隊,雖然社會黨對公明黨的右傾路線不滿,但還是繼續社公聯合。

共產黨在此次選舉中的議席銳減,而且自此以後的多次選舉,議席還不斷減少,一直到1990年代末才開始扭轉頹勢。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