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形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18日 (四) 15:41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鲈形目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至現代
烏鰭石斑魚 Epinephelus marginatus
独角雪冰鱼 Chionodraco hamatus
大龍鰧 Trachinus draco
細鱗綠鰭魚 Chelidonichthys lucernus
毒擬鮋 Scorpaenopsis diabolus
锦鳚 Pholis gunnellus
海刺鱼 Spinachia spinachia
梅花鱸 Gymnocephalus cernuus
圖片說明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类: 棘鰭類 Acanthopterygii
亚类: 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 真鲈形系 Eupercaria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Bleeker, 1859
模式属
鲈属
Perca
Linnaeus, 1758
亞目[1][2]

传统分类法參見內文

鲈形目学名Perciformes)是輻鰭魚纲中的一个,在鱼类传统分类法中,有约40%的属于鲈形目,因此它传统中是脊椎动物最大的目,共有超过7800多个不同的,其形状、大小各异,在几乎所有的水中生态环境都有出现。[3] 最早的已知的鲈形目化石是白垩纪晚期出现的,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目的动物就开始分歧演变了。

形态

鲈形目鱼通常有两个背鳍,腹鳍和臀鳍一般分为数束前硬后软的鳍,这些鳍可能部分或者完全连在一起。腹鳍一般有一根针,后面可以达五根软的鳍面,腹鳍可能位于喉部或者位于腹部。鳞一般为栉状的,但有时也有圆的或其它变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分类上的技术特征。

分类

鲈形目的分类有较大的更动。传统上它是一个併系群的分类。假如使用單系群的分类方法的话鲉形目鲀形目鰈形目应该为鲈形目的亚目。而鲈形目的亚目中也有一些是併系群的。

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并系群问题,一些鱼类分类学者[4][1][2]倾向于将庞大的传统鲈形目拆分成多个较小的目。例如,依鱼类分类学研究网站deepfin.org的分类法,整个传统的鲈形目及其近亲被提升归类为棘鳍类之下的鲈形亚类真鲈形系。鲈形亚类是分类层级是介于纲与目之间“亚类”(subdivision),依系统发生学的研究分成9个系,再细分成不同的总目、目、亚目及下目等,共有30个目,相当于传统的鲈形总目,而真鲈形系包括狭义的鲈形目等共16个目161科,与传统上广义的鲈形目相当。

内部分类

依据2017年发表的《硬骨鱼支序分类法》,狭义的鲈形目共61个科,包含了传统鲉形目刺魚目等多个科在内,可归类成9个亚目[4][1][2]

种系发生学

本目属于真鲈形系拟金眼鲷目日鲈目是本目的旁系群,本目与真鲈形系各支的演化关系如下[4]

真鲈形系

弱棘鱼科 Malacanthidae

麗花鮨科 Callanthiidae

笛鲷目 Lutjaniformes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諧魚科 Emmelichthyidae

刺尾鲷目 Acanthuriformes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石首鱼科 Sciaenidae

蝴蝶鱼目 Chaetodontiformes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鮟鱇目 Lophiiformes

菱鲷目 Caproiformes

大眼鲷目 Priacanthiformes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蓝子鱼科 Siganidae

鲷形目 Spariformes

松鲷目 Lobotiformes

白鲳目 Ephippiformes

狼鲈科 Moronidae

鱚科 Sillaginidae

日鲈目 Centrarchiformes

拟金眼鲷目 Pempheriformes

鲈形目 Perciformes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拟鲉鲈科 Centrogenyidae

䲢形目 Uranoscopiformes

银鲈目 Gerreiformes

Eupercaria

本目各亚目的演化关系如下,诺曼鱼亚目因未检测而未列入[4]

鲈形目 Perciformes

魴鮄亞目 Triglioidei

鲬状鱼亚目 Bembropoidei

鮋亞目 Scorpaenoidei

杜父魚亞目 Cottoidei

牛尾魚亞目 Platycephaloidei

南極魚亞目 Notothenioidei

鱸亞目 Percoidei

鮨亚目 Serranoidei

传统分类

在传统分类法中,广义的鱸形目包含156个科[5],归类于20個亞目,只是不能再反映真实的种系发生,如下:

常见俗称

另外:現時世上有多個鱸形目的魚種,都以「鱈魚」的名稱在魚市場出售,例如:

為避免食品商把其他魚類(例如:蠟油魚)當作鱈魚出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出《有關識別及標籤:油魚/鱈魚的指引》,只有鱈形目的魚類才可以標為「鱈魚」。其他不屬於鱈形目的魚類若充當鱈魚出售,可能會被控以「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而被檢控。然而,長久以來一直被當作是鱈魚的魚種,則不在此限[6][7]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Betancur-R, R., E. Wiley, N. Bailly, M. Miya, G. Lecointre, and G. Ortí. 2014.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Version 3 (存档副本.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
  2. ^ 2.0 2.1 2.2 Betancur-R., R., R.E. Broughton, E.O. Wiley, K. Carpenter, J.A. Lopez, C. Li, N.I. Holcroft, D. Arcila, M. Sanciangco, J. Cureton, F. Zhang, T. Buser, M. Campbell, T. Rowley, J.A. Ballesteros, G. Lu, T. Grande, G. Arratia & G. Ortí. 2013. The tree of life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PLoS Currents Tree of Life. 2013 Apr 18.
  3. ^ 中国大百科智慧藏:鲈形目
  4. ^ 4.0 4.1 4.2 4.3 Betancur-R, Ricardo; Wiley, Edward O.; Arratia, Gloria; Acero, Arturo; Bailly, Nicolas; Miya, Masaki; Lecointre, Guillaume; Ortí, Guillermo.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07-06, 17: 162 [2018-02-11]. ISSN 1471-2148.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5.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6). Perciformes. FishBase. Version 2016-06.
  6. ^ 明報即時新聞,(2007年),安全中心發標籤油魚指引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7. ^ 香港政府新聞網,(2007年),食物安全:蠟油魚不可採用鱈魚標籤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3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