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竹市 (1945年—195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umeto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3日 (一) 00:50 (Yumeto移動頁面新竹市 (1945年-1950年)新竹市 (1945年-1950年)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竹市
Hsinchu City
簡稱:竹、新竹、竹市、竹塹、風城
 中華民國
1945年-1950年

1949年行政區劃重劃前,臺灣省行政區劃圖
坐标:24°48′17″N 120°58′17″E / 24.8047°N 120.9714°E / 24.8047; 120.9714
歷史 
• 改制新竹街新竹市
1月20日
• 終戰,改制省轄市
1945年11月17日
• 撤銷建制
1950年10月25日
行政分區7個區
前身
继承
新竹市 (州轄市)
新竹市 (縣轄市)
香山區
竹東鎮
寶山鄉 (台灣)
今属于新竹市
新竹縣寶山鄉
新竹縣竹東鎮

新竹市為1945年至1950年間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省轄市。1945年二戰終結後,日治時期新竹州新竹市改制為隸屬臺灣省省轄市;新竹市是台灣戰後最早的九個省轄市之一,成立於1945年12月1日。隨著新竹市設市,新竹縣縣治遷至桃園鎮。新竹市政府在舊新竹州廳辦公,管轄東、西、南、北、香山等5區,總面積約101平方公里。1946年,新竹市合併新竹縣竹東區的竹東鎮與寶山鄉,並將其改為新竹市竹東區和寶山區,總面積約209平方公里,是當時全台九個省轄市中面積第二大市(僅次於屏東市)。人口約十二萬人,排名全台第四。人口密度則是全台第六。

1950年,台灣調整行政區劃,省轄新竹市被撤銷並和新竹縣合併,成為新竹縣轄的新竹市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