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鸿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4日 (一) 13:47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鸿祯
出生(1916-11-17)1916年11月17日
 中華民國山东省临沂县卞庄(今属苍山县
逝世2010年7月17日(2010歲—07—17)(9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教育程度
  •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35-1939)
  • 英国剑桥大学(1945-1947)
职业地质学家
经历
    • 北京大学副教授(1947-1950)
    • 北京大学秘书长、教授(1950-1952)
    • 北京地质学院(1952-)
    • 武汉地质学院院长(1980-1983)
    •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学部,1980年)

王鸿祯(1916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7日),山东临沂人,中国地质学家。

生平

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为前清秀才。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1945年考取赴英国公费留学。1947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等校任教。1980年至1983年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

王鸿祯是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类演化体系。还提出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两者为主的地层分类方案。组织参与了《中国古地理图集》的编纂。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鸿祯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工作六十多年,在北京大学或北京地质学院期间,由其亲自授课和指导毕业论文的,有18位后来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