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翅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0.127.47.218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05:38 →‎雙翅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雙翅目
化石时期:240–0 Ma
三疊紀-現代
一隻花蠅科的昆蟲(Anthomyia sp.),舌頭上有一滴反芻液體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未分级) 双髁类 Dicondylia
亚纲: 有翅亞綱 Pterygota
演化支 伴翅类 Metapterygota
下纲: 新翅下纲 Neoptera
演化支 真变态类 Eumetabola
(未分级) 内生翅类 Endopterygota
总目: 蝎蛉总目 Panorpida
(未分级) 吸吻类 Antliophora
目: 雙翅目 Diptera
Linnaeus, 1758
亞目

雙翅目學名Diptera)包括等昆蟲,約有8.5萬種,是昆蟲綱中居於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之後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極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其中某些種類是傳播疾病給人或其他動植物的媒介。另一方面,有關遺傳學的知識和發展大都是根據對黑腹果蠅所做的實驗所獲得。

雙翅目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也就是從無翅的孑孓經過化蛹後變為能夠飛翔的成蟲。牠們大多數以攝取液態的食物,例如腐敗的有機物,或是花蜜或樹汁等為食,而部分種類以吸取人類或動物的體液為食。另外某些種類以寄生或獵取其他昆蟲為食,例如寄生蠅食蟲虻等。

雙翅目的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其後翅均已退化成一對棒槌狀的器官,在飛行時用以協助平衡。[1]其中少數雙翅目品種的翅膀和平衡桿均已經退化而不具飛翔能力。少數其他的昆蟲也只有一對翅膀,如雄性介殼蟲等(半翅目)。

分類

雙翅目被分成兩個亞目:

長角亞目主要包括一些有著較長觸角的纖弱昆蟲,如大蚊等。短角亞目則包括一些有著較短觸角的昆蟲。在舊的分類,短角亞目下又分兩群:

直裂下目包括一些有著簡單、角質外殼的的昆蟲,如馬蠅食蟲虻; 至於環裂下目昆蟲的蛹則有較堅硬的圍蛹殼。

16種不同的雙翅目動物

以下分類是根據R.W. Crosskey在1993年的分類。

長角亞目 Nematocera

大蚊下目 Tipulomorpha

網蚊下目 Blephariceromorpha

Axymyiomorpha

  • Axymyiidae

毛蚋下目 Bibionomorpha

蛾蚋下目 Psychodomorpha

細腰大蚊下目 Ptychopteromorpha

蚊下目 Culicomorpha

短角亞目 Brachycera

双翅目鹬虻科昆虫

虻下目 Tabanomorpha

食蟲虻下目 Asilomorpha

落在菊花上的细扁食蚜蝇
雌性黑纹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家蠅下目 Muscomorpha

糞蠅科的黄粪蝇

參閱

參考資料

  • Crosskey, R.W. 1993. Introduction to the Diptera. Medical Insects and Arachnids (eds R.P. Lane & R.W. Crosskey). Chapman & Hall, London, pp. 51–77.
  1. ^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Diptera. [2013-03-31]. 

外部連結

概要資料

構造

分類參考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