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7日 (日) 15:21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板橋
漢字 三板橋
白話字 Saⁿ-pang-kiô
臺羅拼音Sann-pang-kiô

三板橋,是臺北市的一個舊地名,位於今中山區的西南部,以及中正區的東北部,範圍大致包括中山區正得里正守里正義里的全部、康樂里的西半部,以及中正區梅花里幸福里幸市里東門里中北部、文北里文祥里三愛里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三板橋庄」,隸屬於大加蚋堡。該庄北與中庄仔庄為鄰,東北有一小段與上埤頭庄為鄰,東及東南與大安庄為臨,南邊為古亭村庄龍匣口庄,西邊為臺北城內大稻埕[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為臺北廳直轄,隸屬於第四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四區改名「古亭村區」。1912年(大正元年)9月,三板橋庄改隸屬「大龍峒區」。1920年(大正九年)改制為大字,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1922年4月町目劃分時,三板橋大字分拆為三橋町大正町樺山町幸町東門町[2]

戰後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1946年2月臺北市劃分為10個區,三板橋地區分別隸屬於中山區城中區,町改制為里。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三板橋地區分屬於中山區、中正區[2]

交通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板南線中和新蘆線有經過三板橋地區,設有善導寺站東門站忠孝新生站。鄰近居民可由此等路線及相關路網快速前往大台北地區各地,或在臺北車站轉搭高鐵台鐵或客運前往全台各地。松山新店線雖亦經過本地區,但未設站。

三板橋地區西側邊界有臺灣公路原點,省道台1甲線開頭段(中山北路一、二段)經過本地區西北部邊界地帶,省道台9線開頭段(中山南路)為本地區西部邊界,省道台5線開頭段穿越本地區北部,均為重要的平面聯外道路。

學校

公園

公共設施

參考文獻

  1.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2.0 2.1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網站. [2016-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