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30日 (三) 16:03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Cat: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满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赵鹏大
性别
出生1931年5月25日
 中國奉天省沈阳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程度1952年获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
1958年获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
职业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奖项
  •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界先进工作者
  • 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
经历
代表作
  • 《矿床统计预测》、《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矿床勘查与评价》、《试论地质体数学特征》、《初论地质异常》、《高等地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Mineral Deposits Prediction in large Scale》、《The Geological Anomaly and Mineral Prediction》等

赵鹏大(1931年5月25日),中国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生平

赵鹏大原籍辽宁清原,出生于沈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毕业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进入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公派至苏联留学[1]。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克伦宾奖章,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亚洲人。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

注释

  1. ^ 老北大的故事/赵鹏大:做平凡人,做出彩事. 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7-10-12 [2020-02-09] (简体中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