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埔頂 (新竹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5日 (一) 02:09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埔頂,是台灣新竹市的一個地名,在今東區中部偏東,範圍包括埔頂、龍山里、建功里、立功里及光明里的一部份[1]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埔頂庄」,隸屬於竹北一堡。該庄北與九甲埔庄為鄰,東與柴梳山庄金山面庄為鄰,南邊為雙溪庄,西邊為赤土崎庄,西北部一小段與東勢庄為界[2]

1920年(日治大正九年),改制為「埔頂」大字,隸屬於新竹州新竹郡新竹街[3]。1930年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該地區仍屬之。戰後之初新竹市改制為省轄市,大字亦改制為里。其後因人口增加,已細分成多個里。

埔頂金雞母

交通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大致以南北向穿越埔頂地區中部,並設有新竹交流道,可經由此站快速前往南北各地。

縣道122號大致西北—東南走向經過埔頂地區中部,往東可前往竹東,往西可前往新竹市市中心。縣道117號向北可經竹北前往新埔、湖口、新豐等地;往西再往南可前往香山。

學校

公園

參考文獻

  1. ^ 根據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台灣堡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的資料
  2.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3.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