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55年臺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Outlookxp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29日 (四) 00:21 (ログログログ為Jessechi惡搞作假)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 21世纪臺灣
年代 1920年代臺灣 | 1930年代臺灣 | 1940年代臺灣 | 1950年代臺灣 | 1960年代臺灣 | 1970年代臺灣 | 1980年代臺灣
年份 1950年臺灣 | 1951年臺灣 | 1952年臺灣 | 1953年臺灣 | 1954年臺灣 | 1955年臺灣 | 1956年臺灣 | 1957年臺灣 | 1958年臺灣 | 1959年臺灣 | 1960年臺灣
纪年 乙未羊年)、中華民國44年
1955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北朝鲜 – 韩国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政府

  • 總統:蔣中正
  • 副總統:陳誠
  • 行政院院長:俞鴻鈞

大事記

1月

2月

  • 美國國務院宣稱:國際任何討論台灣問題之會議,倘無中華民國代表出席,美國決不參加[1]:80
  • 2月8日——蔣中正播告中外,撤退大陳轉移兵力,增強金、馬防務,係配合新戰略,作積極反攻之準備;並斥「臺灣海峽停火」及「兩個中國」之論[2]:593

3月

  • 3月23日——蔣中正對美國《紐約時報塞資伯格嚴正表示其一定為而戰,決心戰至最後一人[1]:80。蔣對塞資伯格表示,那些在雅爾達會議欺騙他之盟國,現在復建議「從他較前縮小的轄區中再繼續放棄若干地點」表示憤慨。試圖強迫我們不經一戰而放棄沿海島嶼是不公正的。那將違背所有的國際正義和我們盟國的義務。美國不應同意英國對這事的意見,不論美國是否加入防守這些島嶼,他們都不該企圖強迫盟邦自由中國放棄他們。我們的軍隊在任何情勢下都將不從外島撤退,我們將不對任何的壓力屈服。若因我們退出大陳便以為我們將撤退馬祖金門,那是一個錯誤[3]:347

4月

6月

  • 蔣中正對美國記者談話,重申其保衛金馬決心,指出台灣區域緊張,乃由蘇聯繼續侵略中國所造成,決不作任何方式之談判,以駁斥周恩來前往在萬隆會議中所宣稱「願與美國直接談判緩和台灣地區緊張問題」[1]:81

7月

8月

9月

  • 行政院長俞鴻鈞發表嚴正聲明,中共藉「自治」之名出賣新疆,係共、俄勾結侵略中國陰謀,一切均屬無效[1]:82

10月

  • 蔣介石總統接見韓國自由黨親善使節訪問團,告以台、韓能堅強合作,東亞必有光明[1]:82-83
  • 孫立人案調查委員會提出調查報告,蔣介石以孫立人抗戰有功,特准予自新,毋庸議處[1]:83
  • 政府宣佈:終止對德戰爭狀態[1]:83
  • 10月26日——中華民國承認越南共和國[1]:77

11月

  • 11月20日——史敦普五度訪臺[2]:600
  • 洪進山事件發生,留日台籍警官洪進山拒絕回台灣,要求投奔中國大陸,被日本當局拘留。

12月

出生

逝世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3. ^ 〈國軍決心保衛金門馬祖(一)〉. 《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