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法茜 (2019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011:5c0d:18eb:6d31:d532:4d0d:c94f留言2020年11月11日 (三) 12:5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颱風法茜
Typhoon Faxai(英文)
路徑圖
颱風法茜的路徑圖
颱風法茜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19年8月30日
轉化日期2019年9月10日
消散日期2019年9月12日
最低氣壓955 hPa
瞬間最大陣風220 km/h
影響
財產損失100億美元
死傷人數3死150傷
影響地區日本
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颱風法茜(英語:Typhoon Faxai,國際編號:191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42019)是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法茜」一名是由寮國提供,是當地女性名稱之一。[1][2]

由於法茜為日本房總半島地區帶來嚴重破壞,故日本氣象廳在2020年2月19日為它命名為令和元年房總半島颱風(日语:令和元年房総半島台風/れいわがんねんぼうそうはんとうたいふう Reiwa gannen bōsō handō taifū),是為氣象廳10個命名颱風其中之一,並已經向颱風委員會提出除名申請,這是日本氣象廳(JMA)首次提出颱風除名申請。[3]結果在2020年2月舉行的第52次颱風委員會會議上獲該會接納。

發展過程

8月29日,一個低壓區中北太平洋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W。翌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為熱帶低氣壓。9月1日下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9月2日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4W[注 1]。晚間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9月4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9月5日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915,並命名「法茜」[注 2]

9月6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隔日上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與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颱風。該系統被升格為颱風後隨即開始快速發展。

9月9日上午4時,日本氣象廳宣布法茜登陸千葉市

9月10日上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最後警告。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表示法茜已轉化為溫帶氣旋。

影響

由於法茜的暴風中心沿較罕見的路徑直穿東京灣而過,因此關東地方觀測到了破紀錄的暴風。位於伊豆諸島的神津島觀測到最大持續風速43.4m/s、最大陣風58.1m/s,千葉市也觀測到35.9m/s的持續風速和57.5m/s的陣風。[5]

根據日本消防廳災害對策室的消息,截至12月23日15時(當地時間),颱風法茜造成東京3人死亡,包括關東和靜岡縣在內的廣大地區共150人受傷,其中重傷13人,76874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或倒塌[6]總武本線東千葉站站房的一部份屋頂遭強風吹起而受損,並掉落在路線,壓住架空電車線[7]

法茜在千葉縣的東北部與房總半島地區造成大規模停電,並且導致部分停電地區(主要為房總半島南部)必須要兩個星期後才能恢復正常供電[8][9]

參見

註釋

  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美国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9);後者則由二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142019」及「14W」皆指法茜是2019年第14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14W」指稱法茜僅限於2019年。[4]
  2. ^ 作為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日本氣象廳負責西北太平洋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19),後兩位代表法茜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15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資料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 令和元年に顕著な災害をもたらした台風の名称について. 気象庁. 2020-02-19 [2020-02-19]. 
  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英文)
  5. ^ 令和元年台風第15号による被害状況等について(第4報) (PDF). 日本国土交通省. 2019-09-10. 
  6. ^ 令和元年台風第15号による被害及び消防機関等の対応状況(第40報)(これは速報であり、数値等は今後も変わることがある。) (PDF) (新闻稿). 消防庁災害対策室. 2019-12-23. 
  7. ^ 「電車まだ乗れない」 タクシー、バス乗り場 長い列 台風15号. 東京新聞. 2019-09-09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日语). 
  8. ^ 千葉の大規模停電 各市区町村の復旧見通しの期間. 每日新聞. 2019-09-13 [2019-09-27] (日语). 
  9. ^ 千葉停電、ほぼ全面復旧 山間部など190戸は未解消. 日本經濟新聞. 2019-09-24 [2019-09-27] (日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