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城墙

坐标28°57′27″N 118°51′52″E / 28.95750°N 118.86444°E / 28.95750; 118.864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GZWDer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4日 (四) 16:58 (Disambiguating links to 初平 (link changed to 初平 (年号)) using DisamAssis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衢州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编号6-550
分类号Ⅲ-253
认定时间2006年5月25日

衢州城墙位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衢州城墙始建于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原为土墙,大约在以后才开始以砖石筑墙。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郡守高至临重修旧城,奠定了后世的规模,当时的城墙“周回四千五十步”,建有六门:东曰迎和、南曰礼贤、西曰航远、北曰永清、小南曰清将、小西曰和丰,城外建有濠沟。此后于南宋绍兴嘉定至正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多次重修。清顺治至民国五年也曾维修20余次。[1]

现状

现有城墙基本为民国的遗迹,除了六个城门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之外,还保存有东段城墙约700米,北段城墙约300米,西段城墙约120米,南段城墙约65米,城墙遗址约1000米,在城内还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四门塔式钟楼基座。近几年,衢州市政府投巨资在几个城门周围修建古城墙遗址公园,并适当恢复了原貌,如重建大西门和钟楼的城楼。[2]

现存城门:

  • 大西门,即宋之航远门,后又称水亭门、朝京门;
  • 大南门,即宋之礼贤门,后又称通远门、光远门;
  • 小西门,即宋之和丰门,后又称埭堰门、通广门;
  • 小南门,即宋之清将门,后又称前湖门、魁星门、通仙门;
  • 东门,即宋之迎和门
  • 西安门,民国21年(1932年)新辟

参考文献

  1. ^ 衢州古城墙. 衢州第二中学·南孔翰林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7日). 
  2. ^ 《衢州城墙保护规划(2011-2030)》(草案)公示. 衢州市规划局.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