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卡伦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9日 (二) 21:15 (补救5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卡倫文德王朝
公元550年代—11世紀
首都拉富爾英语Lafur Rural District
常用语言波斯语
裏海語支
宗教祆教
伊斯兰教
政府君主制
伊斯帕巴德 
• 6世紀中葉
卡倫
历史时期中世纪
• 建立
公元550年代
• 终结
11世紀
前身
萨珊王朝

卡倫文德王朝Qarinvand)(也可拼為 KarenvandQarenvand,或簡稱為 Karenids)是伊朗的王朝,統治塔巴里斯坦(或稱馬贊德蘭)的部分地區,統治期間從公元550年代到11世紀,塔巴里斯坦位於現今伊朗的北部。他們認為自己是達布依王朝的繼承者,以吉爾吉蘭(Gilgilan,意為“吉蘭的統治者”)和伊斯帕巴德(源自薩珊王朝時代頭銜「斯帕巴德」,意為大元帥)的頭銜而為人知。他們是帕提亞貴族蘇赫拉英语Sukhra的後裔,蘇赫拉出身自納哈萬德卡倫家族英语House of Karen伊朗七大家族之一),他是從公元484年至493年薩珊王朝的事實上的統治者。

歷史

卡倫家族建立了王朝,他們因幫助薩珊王朝國王霍斯勞一世(統治期間約公元531-579年)對抗西突厥汗國,而獲得在塔巴里斯坦阿莫勒南部的封地作為回報。在公元7世紀,統治該地區的達布依人將塔巴里斯坦部分土地授予一位未知名的卡倫文德統治者。公元760年,達布依王朝統治者庫爾希德英语Khurshid of Tabaristan阿拔斯王朝擊敗,達布依王朝滅亡,阿拔斯王朝吞併塔巴里斯坦,但是卡倫文德王朝和其他較小的地方王朝仍存在。這時,有資料提到有名為文德·荷姆茲英语Wandad Hurmuzd是卡倫文德王朝統治者,而他的弟弟文德斯帕干(Vindaspagan)則是卡倫文德王朝西部地區的從屬統治者,這位從屬統治者統治的地區一直延伸到德萊木的邊境[1],德萊木則由德萊木人所控制,德萊木統治者、卡倫文德王朝統治者以及塔巴里斯坦的其他統治者都信奉瑣羅亞斯德教

文德·荷姆茲與巴文德王朝統治者撒文一世英语Sharwin I一起,領導當地人反抗穆斯林統治,以及反抗由阿巴斯王朝總督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公元768年-772年)開始在當地的伊斯蘭化和移民定居。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調離後,當地的統治者破壞了他在高地建造的城鎮,雖然當地統治者在公元781年宣誓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忠誠,但到公元782年,他們又發動了全面的反穆斯林武裝行動,直到公元785年賽義德·哈拉希(Sa'id al-Harashi)帶領4萬部隊進入該地區,才告平定[2]。此後當地統治者與在低地的阿拔斯王朝的總督關係有所改善,但卡倫文德王朝和巴文德王朝統治者仍然團結一致,反對穆斯林侵入高地,他們甚至禁止往生的穆斯林埋葬在高地。獨立的反抗事件,例如殺害阿拔斯王朝的收稅人也曾發生。但是,當這兩個小王朝的統治者被召,在公元805年覲見哈倫·拉希德時,他們允諾效忠,繳納稅款,並被迫將他們的兒子留作為期四年的人質[3]

文德·荷姆茲在公元815年過世,由他的兒子卡倫·伊本·文德荷姆茲(Qarin ibn Vindadhhurmuzd)繼承。阿巴斯王朝的馬蒙要求他與巴文德王朝統治者撒文一世的繼承人沙里亞爾一世英语Shahriyar I一起協助馬蒙從事的阿拉伯-拜占庭戰爭。撒文一世拒絕,而卡倫·伊本·文德荷姆茲則接受,而在對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4]。馬蒙給予卡倫·伊本·文德荷姆茲甚多寵譽。沙里亞爾一世因嫉妒卡倫·伊本·文德荷姆茲的名聲,開始吞併後者的部分領土。公元817年,在卡倫·伊本·文德荷姆茲的兒子馬茲雅英语Mazyar統治期間,沙里亞爾一世透過馬茲雅的叔叔文德-烏米德(Vinda-Umid)協助,將後者驅離塔巴里斯坦,佔領他所有的領土[4]

馬茲雅逃往馬蒙的宮廷,皈依為穆斯林,並在公元822/23年在阿拔斯王朝總督的支持下返回,進行徹底的報復:沙里亞爾一世兒子,也是繼任人沙普爾英语Shapur (Bavandid ruler)被擊敗,並遭殺害,馬茲雅將高地統一,由他治理。他日漸強大的勢力使他與阿莫勒的穆斯林定居者發生衝突,但他仍能佔領這座城市,並讓阿拔斯王朝承認他對整個塔巴里斯坦地區的統治權。然而,最終他與阿拔斯王朝在呼羅珊的總督,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英语Abdallah ibn Tahir發生爭執,並於公元839年被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俘虜,塔巴里斯坦亦接管[5]。巴文德王朝趁著這個機會奪回祖先土地:沙普爾的兄弟卡倫一世英语Qarin I因為協助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擊敗馬茲雅,從而獲得他兄弟遺留的土地和王室頭銜。

馬茲雅的兄弟奎雅爾英语Quhyar背叛前者,選擇協助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阿卜杜拉·伊本·塔希爾向他許諾事成後有卡倫文德的王位,他登基不久,由於背叛他的兄弟而被自己的德萊木人兵所殺害。儘管許多學者認為奎雅爾之死,即算卡倫文德王朝王朝滅亡,但該王朝仍繼續統治塔巴里斯坦的部分地區,在公元864年有某位名為巴杜斯潘·伊本·吉爾扎德(Baduspan ibn Gurdzad)被提及是卡倫文德王朝 的統治者,他以支持阿拉菲德王朝的創立者阿里德·哈桑·伊本·扎伊德英语Alid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而為人知。但是他的兒子,同時也也是繼承人的沙里亞爾·伊本·巴杜斯潘(Shahriyar ibn Baduspan)對阿里德·哈桑·伊本·扎伊德懷有敵意,但與巴文德王朝統治者魯斯坦姆一世英语Rustam I一樣,不得不屈服於他的權威[6]。沙里亞爾·伊本·巴杜斯潘的兒子穆罕默德·伊本·沙里亞爾(Muhammad ibn Shahriyar )在公元917年被提及,就像他的父親一樣,對阿拉菲德王朝懷有敵意[7]。兩個世紀後,一個名為阿米爾·馬赫迪(Amir Mahdi)的卡倫文德王朝統治者,在公元1,106年被提及是沙里亞爾四世英语Shahriyar IV統治下巴文德王朝的附庸之一。在此之後,沒有其他的卡倫文德統治者的名字為人所知,但這個王朝繼續統治,直到公元11世紀為止[5]

已知的卡倫文德王朝統治者

註釋

  1. ^ Madelung 1975,第201頁.
  2. ^ Madelung 1975,第202頁.
  3. ^ Madelung 1975,第202, 204頁.
  4. ^ 4.0 4.1 Ibn Isfandiyar 1905,第145–156頁.
  5. ^ 5.0 5.1 Madelung 1975,第204–205頁.
  6. ^ Madelung 1975,第209頁.
  7. ^ Madelung 1975,第210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