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源流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onlee90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8日 (五) 08:29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满族学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钦定满洲源流考

钦定满洲源流考》(满语ᠮᠠᠨᠵᡠᠰᠠᡳ
ᡩᠠ
ᠰᡝᡴᡳᡟᡝᠨ
‍ᡳ
ᡴᡳᠮᠴᡳᠨ
ᠪᡳᡨ᠌ᡥᡝ
穆麟德轉寫Manjusai da sekiyen-i kimcin bithe)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誥等人奉詔编撰的满洲民族历史的书籍。九月初八日乾隆帝欽定書名為《滿洲源流考》。至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總校官陸費墀完成校對,正式上呈。

內容架構

全书共二十卷,分部族(卷一至七)、疆域(卷八至十三)、山川(卷十四、十五)、国俗(卷十六至二十)四门。

史实错误

书中记述朝鲜三国时期的三国位置疆域失实。书中《御制三韩订谬》称“当时三国必有三汗,各统其一,史家不知汗为君长之称,遂以音同误译”,将三韩意思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