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5日 (五) 04:1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成立時間1978年
創始人行政院新聞局與民間集資
類型行政法人
法律地位行政法人財團法人
地址
坐標25°02′38″N 121°31′21″E / 25.04392°N 121.52239°E / 25.04392; 121.52239
重要人物
董事長:藍祖蔚
執行長:王君琦
網站http://www.tfi.org.tw
目前總部位於國泰建設青島大廈4樓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國家電影中心影視聽中心TFAI)為保存台灣電影廣播電視等視聽文化資產中華民國行政法人機構,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英语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chives du Film會員。1978年由行政院新聞局與民間集資成立財團法人機構,2020年5月19日轉型為行政法人機構,由中華民國文化部監督。

歷史

  • 1978年,行政院新聞局與民間共同集資成立「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圖書館」。
  • 1989年,電影圖書館更名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附設電影資料館」,因電影基金會財力有限,隨後開始由政府編列經費預算,電影資料館成為「由政府編列預算,受政府督導運作」之類似財團法人的機構。
  • 1991年5月16日,《國家電影資料館設置條例草案》移轉立法院審議,因立法緩慢會影響館務,行政院新聞局決定先依《民法》第61條將電影資料館轉型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 1992年,國家電影資料館申請加入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成為觀察會員。
  • 1995年4月,國家電影資料館獲得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通過成為正式會員。
  • 1997年6月,國家電影資料館在臺北縣樹林市(今新北市樹林區)新加坡工業園區購置324房舍;但因空間仍不敷使用,1997至2005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經費補助再租用344坪,合計668坪。
  •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臺灣電影文化公司,國家電影資料館奉命搶運出300萬呎影片。
  • 2000年3月7日,國家電影資料館與國防部藝術工作總隊簽訂影片資料寄託合約,國防部將中國電影製片廠歷年所攝製影片存放國家電影資料館。二家國內電影製片單位的影像資料全保存於國家電影資料館,遂再購置328坪,並且建置環控備用設備與低溫冷藏庫房。
  • 2000年6月22日,行政院新聞局電影事業處處長江傳清與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黃建業在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鍾琴見證下簽約,行政院新聞局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保管台影史料影片,行政院新聞局編列預算新台幣兩億六千萬元給國家電影資料館作為保存及修補台影史料影片的費用,國家電影資料館可依據相關收費規定外借完好的史料影片給民間單位使用[1]
  • 2009年6月,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將所出品的244部劇情片以及中影所保存之紀錄片、短片及寄存之影片,總計947部影片,移存至國家電影資料館樹林片庫典藏。至此,國家電影資料館樹林片庫總面積共計2085坪。
  • 2012年5月20日,行政院新聞局裁撤,電影業務改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管理。文化部起初計劃將國家電影資料館朝向改組為行政法人「臺灣電影文化中心」。
國家電影中心時期Logo
國家電影中心
  • 2014年7月28日,國家電影資料館更名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在新北市新莊區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舉行成立大會,但總部仍然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4樓(國泰建設青島大廈)[2]
  • 2016年9月9日是台語電影60周年紀念日,國家電影中心確定落腳新北市新莊副都心,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簽約共同打造「台灣電影文化園區—國家電影中心」,新北市負責硬體建設、文化部負責後續內裝與營運,斥資新臺幣3.96億元,預計2021年完工啟用[3]
  • 2017年9月4日,國家電影中心統包工程決標由應州工程印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確定得標,設計概念為「時間與空間的蒙太奇[4]
  • 2019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
  • 2020年5月8日,文化部公布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第一屆董事長與董監事名單,第一任董事長將由資深媒體人兼影評人藍祖蔚接任。5月19日,國家電影中心轉型為「行政法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5]

組織

董監事會

董事會(現任)
監事會
行政部門
  • 執行長:王君琦
    • 副執行長:陳德齡

部門單位

  • 行政組
  • 典藏組(國影典藏中心:新北市樹林區忠信街11號)
  • 推廣組
  • 研究組
  • 紀錄片組
  • 國際組
  • 數位修復組
  • 主計室
  • 資訊室

[6]

歷任首長

任別 姓名 擔任時間 卸任時間 學歷、經歷
電影圖書館、電影資料館、國家電影資料館時期(館長)
第1任 徐立功 1978年4月 1989年3月 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科長、中央電影公司副董事長
第2任 井迎瑞 1989年3月 1996年8月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學院院長
第3任 黃建業 1996年8月 2000年8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暨劇本創作研究所所長
第4任 李天礢 2000年8月 2011年6月 行政院新聞局電影事業處科員、台灣電影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共同主持人
第5任 張靚蓓 2011年7月 2013年7月 美國喬治亞大學教育工學研究所碩士
第6任 林文淇 2013年8月 2014年7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國家電影中心時期(執行長)
第1任 林文淇 2014年8月 2016年7月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第2任 陳斌全 2016年9月 2019年7月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博士
第3任 王君琦 2019年7月 2020年5月1日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電視批判理論與研究博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時期(董事長)
第1任 藍祖蔚 2020年5月29日 現任 資深媒體人、影評人

業務

館藏分類

(至2009年11月30日止)

藏品分類架構可分成共分7大類、22分項:

  • 膠片:電影底片、拷貝片、預告片、修下片
  • 攝影類:相紙、正片、負片、幻燈片
  • 紙質類:宣傳海報、創作清冊、文件、圖書
  • 立體物件:電影器材、服裝、道具、獎盃
  • 視訊資料:磁性錄影帶、各式影音與視訊數位光碟
  • 有聲資料:磁性錄音帶(盤式、卡式)、各式聲音數位光碟、唱片
  • 其他電影文物:非電影相關之重要文物

館藏資料

(至2009年11月30日止)

  • 華語影片共蒐藏14,236部(含紀錄片、短片及台影影片)。
  • 外語影片2,905部(含紀錄片、短片)。
  • 電影碟片計14,955片。
  • 電影錄影帶計22,106卷。
  • 圖書13,485冊。
  • 中外文期刊139種。
  • 本國海報5,030種(164,058張)。
  • 外國海報5,537種(38,905張)。
  • 本國劇照2,060種(35,834張)。
  • 器物422件。

票房資訊

2016年12月26日起,官網開放受理業界人士以會員方式每日查詢票房資訊,2017年1月5日起於官網開始針對公眾每月公告上映滿30天以上的電影票房資訊[7]。而蒐集各方回饋意見後,將提出票房公告作業的改進方案,包括以每週公告規畫、研議縮短上映後票房資訊的間隔天數[8][9]。12月7日起,開始於每週四公告前週一至前週日正式上映已滿7日之單週票房資訊以及上映以來之累計票房資訊[10]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台灣電影資料庫》史料庫索引資料頁[永久失效連結]
  2. ^ 李宇政. 為文創付出 國家電影中心誕生. 中央通訊社. 2014-07-28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3. ^ 孟祥傑. 紛擾12年 國家電影中心確定落腳新莊副都心. 中國時報即時新聞. 2016-09-09 [2016-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0). 
  4. ^ 徐政璿. 文化新地標!國家電影中心工程決標 109年完工. ETNEWS新聞雲. 2017-09-07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5. ^ 國家電影中心轉型行政法人 藍祖蔚任首屆董事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ahoo雅虎奇摩新聞 中央廣播電台 江昭倫採訪 2020年5月8日 下午8:36
  6. ^ 組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家電影中心
  7. ^ 文化部落實全國電影票房透明化. 國家電影中心. 2016-12-19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8. ^ 國家電影中心電影票房系統公告說明. 國家電影中心. 2017-01-09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9. ^ 全國電影票房公告上路3個月 未來擬改為每週公告. 風傳媒. 2017-03-09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7). 
  10. ^ 對大眾揭露全國票房資訊頻率將提升為每週一次. 國家電影中心. 2017-12-01 [201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