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家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kh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7日 (日) 16:18 (修飾語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家維 Ka Wai
已撤销的九龍城區議會選區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行政区九龍城區
代號G23(2020年-)
G21(2015年-2019年)
G20(1999年-2015年)
G19(1994年-1999年)
类型九龙城区议会选区[*]
人口数19,876[1]
选民11,397[2]
選區大小紅磡西北部
已撤销九龍城區議會選區
撤销时间2023年12月31日
撤銷時所屬政黨民主黨
最後一任議員周熙雯
后继选区九龍城南
投票站紅磡市政大廈體育館

家維(英語:Ka Wai,代號G23)是香港九龍城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1年設立,現時的區議員為民主黨周熙雯

範圍

現時選區屬紅磡西北部,計有嘉朗豪庭昇御門紅磡邨紅磡花園家維邨悅目長豐園青州街海關人員宿舍,與其相連的選區有紅磡的紅磡紅磡灣鶴園海逸選區,土瓜灣土瓜灣南選區,以及何文田愛民常樂選區。在1994年至2010年,每逢有選舉活動,家維選區的投票站都是設於家維邨保良局李徐松聲紀念幼稚園內舉行[3]2011年區議會選舉,首次把沿用了17年的票站遷移至天神嘉諾撒學校舉行;2016年立法會選舉遷至香港法國國際學校紅磡分校(前紅磡官立小學)舉行;2019年區議會選舉再移至紅磡市政大廈(與紅磡灣紅磡共用同一票站)舉行。

沿革

家維選區是由1982年組成之紅磡北選區繼承的,是紅磡北區人口集中地。後於1991年把馬頭圍道南段以東、大環道以北的地方分治出去後更名為紅磡西,1994年再因區內的家維邨而改為現名。

1994年區議會選舉自民聯陳乃裕爭取連任,對手是自由黨胡詠紀,最終陳以1,258票擊敗對手葉文山的456票[4]

199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黨劉定邦以1,501票多於轉投自由黨陳乃裕的1,383票當選。

2003年區議會選舉,基於七一效應帶動投票人數增加,劉定邦以2,112票多於另外三名候選人而連任。2007年區議會選舉劉定邦因涉及馮競文騙取租金津貼一事,退出民主黨出選改用泛民區選聯盟名義參選,結果只得1,305票被勞超傑以2,086票打敗。勞超傑其後加入由梁美芬牽頭的西九新動力

2011年區議會選舉,傳統泛民棄戰,只有人民力量派出曾昭偉及獨立候選人李咨呈,結果勞超傑以超過七成得票當選。

2015年區議會選舉,由於原定出選的獨立候選人陳舒嫻退選,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下,勞超傑自動當選連任。

2019年區議會選舉民主黨周熙雯以4,115票擊敗已連任2屆的勞超傑,當選該區的區議員,也是民主黨自2007年以來再次當選。

人口

區內人口約15505人[5],人口結構比較單一,達百分之96.2為華人(14910人),是紅磡六大選區中華人比例最多的選區,其他的少數族群包括菲律賓人印尼人印度人等。

歷屆議員

屆別 議員 政治聯繫
1994年-1999年 陳乃裕 自民聯
2000年-2003年
2004年-2007年 劉定邦 民主黨 民主黨
2008年-2011年 勞超傑 西 西九新動力
2012年-2015年
2016年-2019年
2020年-2023年 周熙雯 民主黨 民主黨

歷屆選舉結果

2019年九龍城區議會家維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民主黨 ①. 周熙雯 4,115 51.81 不適用
西九新動力 ②. 勞超傑 3,769 47.46
獨立 ③. 李進龍 58 0.73 不適用
多数票 346 4.35
2015年九龍城區議會家維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西九新動力 勞超傑 自動當選
多数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2011年九龍城區議會家維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人民力量 ①. 曾昭偉 701 19.43 不適用
獨立 ②. 李咨呈 256 7.1 不適用
西九新動力 ③. 勞超傑 2,650 73.47 +11.95‬
多数票 1,949 54.04
2007年九龍城區議會家維選區選舉結果
政党 候选人 票数 % ±
泛民區選聯盟 ①. 劉定邦 1,305 38.48 不適用
無黨派 ②. 勞超傑 2,086 61.52 不適用
多数票 781 23.03

參考資料

  1. ^ 2019年區議會選區範圍(九龍城區) (PDF). [2019-1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4). 
  2. ^ 2019年區議會選區範圍一般投票站的選民人數 (PDF). [2019-1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20). 
  3. ^ 2008年立法會選舉票站調查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8-09.
  4. ^ 《香港選舉資料匯編:1982年-1994年》
  5. ^ 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 [201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