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地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02:48 (补救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伊朗地圖,顯示主要城市名稱
伊朗,紅色部分

地理位置与范围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方之中東地區,属西亚,西北與亞塞拜然(界長432公里)和亞美尼亞(界長35公里)為鄰,東北部與土庫曼(界長992公里)接壤,東鄰阿富汗(界長936公里)和巴基斯坦(界長909公里),西接伊拉克(界長1458公里)和土耳其(界長499公里),中北部緊靠裡海(海岸線長650公里)、南靠波斯灣阿拉伯海阿曼灣海岸線長1,770公里)。面積1,648,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積1,636,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0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六位。

呼罗珊地区分为呼罗珊省、南呼罗珊省、北呼罗珊省,面积242,670平方公里。

希尔卡尼亚地区包括马赞德兰省、戈勒斯坦省、吉兰省,面积57,938平方公里。

亚塞拜疆地区包括阿尔达比勒省、东亚塞拜疆省、西亚塞拜疆省,面积100,887平方公里。

库尔德斯坦地区包括库尔德斯坦省、伊拉姆省、克尔曼沙汗省、洛雷斯坦省、哈马丹省,面积121,930平方公里。

伊朗在地理上位於西亞,北臨裏海,南臨波斯灣阿曼灣。好些世紀以來,它的山脈塑造了這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上的歷史。山區圍繞著幾個寬闊的盆地,主要的農業區和城市人民居住區都位於這些盆地上。直到公元20世紀,才有主要公路和鐵路修建(參考伊朗的交通英语Transport in Iran),跨過山區以連接各人口中心,這些盆地之前是往往彼此是相對孤立的。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所作的伊朗氣候分類區域圖
定位圖所顯示的伊朗

通常,每個盆地都有一個主要城鎮做主導,並且這些城鎮與它周圍的數百個村莊之間存在復雜的經濟關係。在盆地邊緣的高山,海拔較高的地方,有部落組織的團體實行移牧,在傳統的,運用多年的夏季牧場和冬季牧場之間,帶著綿羊群和山羊群一起移動。這個國家沒有主要的河流系統,歷史上的運輸是透過商隊來進行,這些商隊沿著山脈間的空隙地穿越。這些山脈還阻礙了交通,讓人們無法便捷的前往波斯灣裏海

伊朗擁有1,648,000平方公里(636,000平方英里)的面積,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7。伊朗與一些後蘇聯國家(post-Soviet)共享北部邊界:亞美尼亞阿塞拜疆[a],和土庫曼斯坦。這些邊界延伸超過2,000公里(1,200英里),包括近650公里(400英里)是沿著裏海的南岸。伊朗的西部邊界,北邊是土耳其,和南邊是伊拉克,和伊拉克接壤的部分終止在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卡倫河匯流而成的阿拉伯河,流入波斯灣處。

波斯灣和阿曼灣沿海構成了整個1,770公里(1,100英里)的南部邊界。東面是阿富汗在北邊,而巴基斯坦在稍南邊。伊朗從西北的阿塞拜疆,到東南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畫條對角線,長度約為2,333公里(1,450英里)。

地质地貌

另請參閱:伊朗的山脈清單英语List of mountains in Iran伊朗的島嶼清單英语List of islands of Iran伊朗的交通英语Transport in Iran,和伊朗的通訊英语Communications in Iran

衛星照相,夜間的伊朗
伊朗的地形圖

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山脈所構成,只有在海邊的一小部分是平原。境内最大的高原为伊朗高原。人口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由高加索山脈札格羅斯山脈亞柏芝山脈等構成。亞柏芝山脈在北方沿著裡海盤據,狹長而高峻,最高點德馬峰,海拔5,671公尺,是伊朗第一高峰。札格羅斯山脈由西北向東南綿延約一千五百公里,寬三百多公里,是境內最大的高原山脈,有許多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峰,在中南區有五座超過四千公尺。東半部大多是人口稀少的沙漠盆地鹽漠地形,間有零星鹽湖分佈。較大的平原位於裡海邊及波斯灣北端兩區;前者是狹長的海岸平原;後者呈三角形,隔阿拉伯河伊拉克相鄰,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延伸。

境內無主要河川流域水系。最長的河流為卡倫河,發源於札格羅斯山脈,流經胡澤斯坦平原,匯入阿拉伯河後注入波斯灣北端,部份河段偶可行舟。在中央高原區的河流,大多數時候是乾河床,只有在春季雪融時才有水流,注入鹹水湖;這些鹹水湖到夏季後,往往也只剩下乾的鹽湖床。位於西北角的爾米亞湖是境內最大鹹水湖,終年不乾。

伊朗的地形由崎嶇的高山,環繞著高原盆地所組成。主要山脈是扎格羅斯山脈,一系列平行的山脊中間點綴著平原,從西北到東南將國家一分為二。扎格羅斯山脈的許多山峰海拔都超過3,000公尺(9,843英尺),在伊朗南部中央地區,至少有5個山峰的高度超過4,000公尺(13,123英尺)。

隨著扎格羅斯山脈繼續延伸進入伊朗東南部,這些山峰的平均高度急速下降至1,500公尺(4921英尺)以下。裏海沿岸是另一座山脈,狹窄但高聳的厄爾布爾士山脈休火山德馬峰在厄爾布爾士山脈的中央部分,高度5,610公尺(18,406英尺),不僅是伊朗的最高峰,也是興都庫什山脈(Hindus Kush)以西歐亞大陸上的最高峰。

伊朗的中心由幾個封閉的盆地組成,這些盆地統稱為中央高原。高原的平均海拔約為900公尺(2,953英尺),但聳立在高原上的幾座山脈的高度都超過3,000公尺(9,843英尺)。高原的東部被兩個鹽漠覆蓋,卡維爾鹽漠(也稱 Great Salt Desert,大鹽漠)和盧特沙漠。除了裡面有些零散散的綠洲以外,這兩個鹽漠都無人居住。

伊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與鄰國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喬治亞相同地形的地區毗鄰。[1]

伊朗只有兩塊低地:西南部的胡齊斯坦平原英语Khuzestan Plain和北部的裏海海岸平原。前者是大致形狀為三角形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延伸,平均寬度約160公里(99英里)。它向內陸延伸約120公里(75英里),僅高出海平面幾米,然後突然與扎格羅斯山脈的第一個山麓相遇。胡齊斯坦平原的大部分地區被沼澤區所覆蓋。

裏海海岸平原既長又窄。它沿裏海海岸延伸了約640公里(400英里),但最寬處不到50公里(31英里),而在某些地方,海岸與厄爾布爾士山脈山麓相隔不到2公里(1.2英里)。 胡齊斯坦以南的波斯灣沿岸和阿曼灣沿岸沒有真正的平原,因為在這個地區的扎格羅斯山脈直達海岸。

在伊朗,沒有主要河流。在小河和小溪中,唯一可以通行的是長830公里(520英里)的卡倫河,吃水淺的船舶可以從霍拉姆沙赫爾航行到阿瓦士,距離約180公里(110英里)。其他主要河流包括跨越700公里(430英里)並與底格里斯河相連的卡克赫河英语Karkheh River;以及長達300公里(190英里)的扎因代河。其他一些永久性河流和溪流也排入波斯灣,而源自西北方的扎格羅斯山脈或厄爾布爾士山脈的許多小河則排入裏海。

在中央高原,無數的河流(其中大部分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乾床都是乾的)是由春季期間山上的積雪融化並流經存在已久的河道,最終排入鹽湖,而這些鹽湖在夏天的幾個月裡呈現乾涸狀態。在西北部有一個永久性的鹽湖,即爾米亞湖(爾米亞湖是傳統名稱,也稱為 ”Lake Urmiyeh”,在穆罕默德-禮薩沙·巴列維(Mohammad Reza Shah)統治時,曾被改稱為禮薩耶湖 (Lake Rezaiyeh)湖,現在已恢復為原名),其鹽分太高,無法養活魚類,或幾乎其他大多數形式的水生生物。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沿著伊朗和阿富汗邊界的地區還有幾個相連的鹽湖。

气候

另請參閱:伊朗的「氣候」部分

伊朗气候受地形影响较大,北部裡海邊平原地區,年降水量由東到西在680至1,700毫米以上,夏季很少超過攝氏29度,冬季約攝氏零度,屬亞熱帶氣候;中央及東部盆地區,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夏季均溫超過攝氏38度,屬大陸型乾燥或半乾燥氣候;札格羅斯山脈地區,冬季嚴寒,常下大雪,春秋季相對溫和,夏季乾熱;南部波斯灣北端及阿拉伯海沿海平原,年降雨量由東到西在135至355毫米,夏季濕熱,冬季溫和。

整體而言,伊朗大多數地區屬乾燥或半乾燥氣候,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間,平均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

一般而言,伊朗是大陸性氣候,相對稀少的降雨/雪量的大部分,從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發生。在該國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降雨/雪量為850毫米(33.5英寸)。主要的例外是在紮格羅斯山脈和裏海海岸平原的較高山谷地區,那裡的平均降雨/雪量至少為1,000毫米(39.4英寸),通常以降雪的形式發生。在裏海西部,每年的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59.1英寸),並且全年分佈相對均勻。這與中央高原的一些盆地中,只有10厘米或更小的降雨/雪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於伊朗海拔較高,因此被認為比土耳其和亞美尼亞等鄰國更冷。

Iran climate map showing locations of province capitals
Iran climate map showing locations of province capitals
  裏海型溫和及潮濕
  裏海型溫和
  地中海式氣候有春雨
  地中海式氣候
  寒冷高山型
  很寒冷的高山型
  寒冷的半乾旱氣候
  炙熱半乾旱氣候
  乾燥沙漠氣候
  炙熱乾燥沙漠氣候
  炙熱乾燥海岸型
  乾燥海岸型Coastal dry

動植物群

另請參閱:伊朗的野生動物英语Wildlife of Iran伊朗的鳥類清單英语List of birds of Iran伊朗的哺乳動物清單英语List of mammals of Iran,和伊朗的樹種清單英语List of trees of Iran

伊朗的群落生境分佈
  樹林草原英语Forest steppe
  森林和林地
  半沙漠
  沙漠低地
  鹽化冲積沼澤地


伊朗的面積中有7%的被森林覆蓋。從裏海沿岸往南上升的山坡上的森林生長最為茂密,其中長有橡樹梣樹榆樹柏樹,和其他有經濟價值的樹木。在高原上,灌木橡木(scrub oak)叢區域出現在雨量最高的山坡上,村民們開發果園並種植了梧桐楊樹柳樹核桃Beech楓樹,和桑樹。春天,從貧瘠的土地上長出野生植物和灌木,可以放牧,但是夏天炙熱的陽光把它們都照射枯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2] 伊朗及其各自地區存在的主要森林類型為:

  1. 北部地區的裏海森林– 19,000平方公里(7,300平方英里)
  2. 東北地區的石灰岩山區森林(杜松森林)– 13,000平方公里(5,000平方英里)
  3. 東部,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的開心果森林– 26,000平方公里(10,000平方英里)
  4. 中部和西部地區的橡樹林– 35,000平方公里(14,000平方英里)
  5. 中部和東北部的卡維爾鹽漠地區的灌木叢-10,000平方公里(3,900平方英里)
  6. 南部海岸的亞熱帶森林,如紅樹林森林-5,000平方千公里(1,900平方英里)

伊朗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動物物種中包括熊,瞪羚,野豬,狼,胡狼,豹,歐亞山貓,和狐狸。家畜包括綿羊,山羊,牛,馬,水牛,驢,和駱駝。伊朗本身也有原生的雉雞,鷓鴣,鸛,鷹,和隼等禽鳥。

截至公元2001年,伊朗有20種哺乳動物,和14種鳥類被列入瀕危物種。其中包括俾路支斯坦黑熊英语Baluchistan bear(Ursus thibetanus gedrosianus),亞洲黑熊的亞種,波斯黇鹿西伯利亞白鶴玳瑁綠蠵龜裏海眼鏡蛇英语Oxus cobra拉提菲毒蛇英语Latifi's viper儒艮,和海豚亞洲獵豹是一種極危物種,它在一些其他地方已經絕種,現在只能在伊朗中部至東北邊的一些地區看得到。

到20世紀初,伊朗的亞洲獅裏海虎已完全消失。敘利亞野驢已經滅絕。敘利亞棕熊英语Syrian brown bear在山上,野生綿羊和野生山羊瞪羚波斯野驢野豬波斯豹,和狐狸,則數量豐富。家畜包括綿羊,山羊,黃牛水牛,和駱駝。伊朗本身也有原生的雉雞鷓鴣,和

據說波斯豹是世界上所有豹子中最大的亞種。在伊朗,該物種的主要範圍與備佐野生山羊英语bezoar ibex(bezoar ibex)分佈的範圍緊密重疊。因此,在整個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以及伊朗高原上較小的山脈中都可以找到它。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自然獵物的喪失,以及種群的分散,豹子的數量變得非常稀少。[3] 除了備佐野生山羊,野生綿羊,野豬,公豬,鹿(裏海紅鹿英语Caspian red deer西方狍)和家畜,它們都是豹子獵食的對象。

生態系統與生物圈

主要文章:伊朗國家公園和保護區清單英语List of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Iran,和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清單英语World Network of Biosphere Reserv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伊朗的生物多樣性在世界上排名第13。[4]伊朗環境部英语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Iran)的監督下,伊朗各地共有272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700萬公頃,分別是國家公園,保護區和自然野生動物保護區,所有這些保護區均旨在保護該國的基因資源。但是,目前只有2,617名護林員和430個環境監測單位參與了這些廣闊地區的保護工作,平均每個護林員都需要照顧6500公頃土地。[5]

環境問題

主要文章:伊朗的環境議題英语Environmental issues in Iran

自然災害:週期性乾旱,洪水;沙塵暴(包括 dust storm,及 sand storm);西部邊界和東北部的地震。

環境–當前問題:車輛排放,煉油廠運營,和工業廢氣引起的空氣污染,特別是在城市地區;森林砍伐;沙漠化;波斯灣的漏油事件;乾旱造成的濕地消失;土壤退化(土壤鹽化);在某些地區飲用水供應不足;未處理的民生污水和工業廢物造成的水污染;城市化。

資源與土地利用

另請參閱:伊朗的礦業英语Mining in Iran伊朗的農業英语Agriculture in Iran伊朗經濟,和伊朗的水利灌溉英语Irrigation in Iran

伊朗各省份對伊朗GDP的貢獻分佈,其中德黑蘭伊朗的工業生產英语Industry of Iran佔全國的45%。[6]

天然資源:石油天然氣

可耕地面積:10%

永久作物面積:1%

放牧地面積:27%

林地面積:13%

其他:49%〈1998年估算〉

灌溉面積:94,000 平方公里〈1993年估算〉

區域和邊界

更多信息:伊朗省份

面積[7] 總計:1,648,195平方公里(636,372平方英里) 土地:1,531,595平方公里(591,352平方英里) 水域:116,600平方公里(45,000平方英里) 陸地邊界: 總計:5,894公里(3,662英里)

接壤國家:阿富汗,921公里(572英里),亞美尼亞,44公里(27英里),阿塞拜疆本國地區,432公里(268英里),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阿塞拜疆內自治國),179公里(111英里),伊拉克,1,599公里(994英里),巴基斯坦,959公里(596英里),土耳其,534公里(332英里),土庫曼斯坦,1,148公里(713英里)。

海域邊界: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科威特阿曼 海岸線:2,815公里(1,749英里) 注意:伊朗也與裏海接壤,長達740公里(460英里)

海事疆域: 領海:12海里(22.2公里; 13.8英里) 鄰接區:24 海里(44.4 km; 27.6 mi) 專屬經濟區:168,718平方公里(65,142平方英里),達成雙邊協議,或波斯灣中線的部分 大陸架:自然延長原則英语natural prolongation principle 高度極限: 最低點:裏海 −28米(−92英尺) 最高點:德馬峰 5,610米(18,410英尺)

人口

7004.9万(2006年11月伊朗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霍拉桑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51%,阿塞拜疆人占24%,吉兰及马赞达兰人占8%,库尔德人占7%,阿拉伯人占3%,鲁尔人占2%,俾路支人占2%,土库曼人占2%,其他少数民族占1%。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國際領土爭端

主要文章:伊朗外的交關係英语Foreign relations of Iran 伊朗目前與幾個鄰國有領土爭端。 他們抗議在乾旱期間,阿富汗限制讓建有水壩的支流的河水流入赫爾曼德河。波斯灣與伊拉克之間沒有海域邊界英语maritime boundary,這也引發了在阿拉伯河河口的管轄範圍的爭執。伊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由伊朗管理的大小通布島阿布穆薩島,有領土爭端。在俄羅斯支持的幾個後蘇聯國家拒絕遵守伊朗與之前的蘇聯之間所簽署的50-50協議(包含有國際義務)之後,伊朗目前堅持將裏海資源由五個沿海國家平均分配。俄羅斯,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繼續主張將裏海視為開放的國際水域,根據各國國土來劃分領海,駁斥了伊朗主張在地理上被當作湖泊,他們應該佔五分之一的要求。[8]

另外參考

參考文獻

  1. ^ Including the de facto independent, but unrecognized Republic of Artsakh.
  1. ^ Armenian Highland. [28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2. ^ Unasylva - Vol. 8, No. 2 - The work of FAO. www.fao.org.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0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3. ^ Archived copy. [201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8).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4. ^ Archived copy.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2).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5. ^ 74 Iranian wildlife species red-listed by Environment Depart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ebruary 28, 2014) Radio Zamaneh via Payvand Iran News. Retrieved April 04, 2014
  6. ^ CSIS: The US, Israel, the Arab States and a Nuclear Ir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January 27, 2010.
  7. ^ Land area (sq. km)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8.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Iran.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