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外天劇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23:5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天外天劇場
てんがいてんげきじょう
天外天劇場
天外天、國際大戲院
正門,外牆留有「國際大戲院」標誌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臺中市
東區復興路四段140號。
臺中市東區復興路四小段地籍:
復興段四小段6地號、
立德段四小段1地號。[1]
坐标24°08′08″N 120°41′12″E / 24.135441°N 120.686629°E / 24.135441; 120.686629
建成时间 日治臺灣大正8年(1919年)
持有者來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官方名称天外天劇場
てんがいてんげきじょう
類型登錄等級:暫定古蹟(2014、2016、2020)
登錄種類:日本時期戲院

天外天劇場(日语:天外天劇場てんがいてんげきじょう Tengaiten Gekijyo ?)是一座曾位於臺灣臺中市東區電影院劇場臺灣日治時期1936年3月啟用,至2021年2月被拆除。該劇院建築之建造是由臺中仕紳吳子瑜出資,原臺灣總督府技師齋藤辰次郎負責設計建造;該建築物曾於2014年被臺中市政府列為暫定古蹟,現仍屬於私人財產,2020年再次被文化部指定為暫定古蹟,同年底行政院訴願會撤銷文化部處分[3],2021年2月底前所有人已將建築完全拆除。

建築背景

在天外天戲院建築之前,台中市區已有臺中座、樂舞臺,及娛樂館等劇場。1919年,台中仕紳吳鸞旂台中市櫻町自家公館庭院「怡園」建立私人戲院,供親友及賓客使用[4]。1933年,吳鸞旂之子吳子瑜有鑑於台中座結構老舊危險,因此著手將私人戲院擴大,並開放對外營運[5]

有文獻紀載天外天劇場的誕生源自於一段軼事:有一次吳子瑜前往劇場觀看京劇時,在戲演到一半時去上廁所,回來時發現另一名男子已占住他的座位。吳子瑜要求對方讓位,對方不肯,並表示「椅子又沒有寫你的名字」,因此吳子瑜便憤而建造天外天劇場,並將所有的鐵板凳銘上他的名字。但此說法並無法考證[5][6]

名稱緣由

關於天外天的名稱緣由,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因劇場建築高聳,從頂端眺望,視野極佳,命名「天外天」有「更上層樓」之意。二是民間耆老相傳吳子瑜曾請獨生女吳燕生取名,吳燕生認為父親很「天」(台語「粗心」之意),建議命名為天外天[5]

歷史

興建

1933年9月13日,吳子瑜出資15萬改建自家劇場,並由臺灣總督府技師齋藤辰次郎設計。1936年3月15日竣工啟用,並命名為「天外天劇場」。劇場有三層樓的空間,可容納630席觀眾,當時輪流上演電影歌仔戲京劇,還設置了食堂咖啡廳、跳舞場、茶店等空間[5][7],為臺灣當時規模最大的民營歐式戲院,時人稱之與東京寶塚不相上下[8],也是臺中繼樂舞台之後第二座由臺灣人投資興建的現代化劇場[5]

1938年,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政府要求天外天劇場等高層建築配合戰爭動員,需塗裝防空色外觀,進行防空偽裝,避免成為敵機攻擊之目標。吳子瑜為表示對政策的不滿,將屋頂漆成顯眼的紅色[9]。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與吳家協商,將吳公館部分廂房與戲院的部分空間作為臺灣總督府臺中農林專門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的臨時學生宿舍[10]。劇場於1944年7月因戰爭被迫停業[5]

戰後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劇場於1948年2月後恢復營業,但因票房不佳,虧損甚鉅,於同年10月1日公告暫停營業。吳子瑜於此年因過勞病倒,遂出售天外天劇院予王博,所得款項則用於修建臺北市的「梅屋敷」(今國父史蹟紀念館)。改組後更名「國際大戲院」,但仍因經營困難在12月6日再次停映。1950年代,國際戲院維持電影放映,為提振經營績效,曾與樂舞台採取聯合促銷[5]。1963年,由於經營不順,不敵當時競爭激烈的電影與劇院市場,撤銷營業登記[11],並於1964年全面結束營業[11]

1975年,劇場建物轉作太源冷凍廠(泰源冷凍廠)經營之用[12]。1990年,冷凍廠關閉轉作鴿舍與釣蝦場經營[13]。2012年,週遭再轉作停車場經營,建物上層荒廢[14]

文資保存保衛史

  • 2014年,天外天劇場首度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進入文資審議,獲得為期半年的暫定古蹟保護;當時為台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同年底當選市長)亦呼籲保存該文化資產[15]
  • 2016年8月,房屋所有權人開始動工拆除建物內部設施,台中市政府相關局處官員到場關切後停工再次進入文資審議[16]
  • 2017年4月,文史團體送審文資身分再度遭駁回,台中市文化局准許所有權人可自由處分[17][18]
  • 2020年3月6日,台中市府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不予指定為古蹟,也不登錄為歷史建築[19]
  • 2020年4月2日,所有權人逕行拆除,引起文化部緊急介入,立刻公告劇場為「暫定古蹟」而勒令停止拆除。此暫訂古蹟期限為半年,得延長半年[3][20]
  • 2021年1月,地主向行政院訴願會提起訴願並成功撤銷文化部暫定古蹟公告,所有權人(萊碼創意科技)對外宣稱進行內部整修,但至27日已開始違法拆除建築結構。[21][22]
  • 2021年2月3日,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要求所有權人停工補辦拆除執照時,建築立面已全毀,[23]但所有權人依舊持續拆除,至2月9日僅剩一二樓小部分遺構,2月20日前已完全拆除。

建築

劇場建地為283 坪,為鐵筋混凝土二階樣式[5]。其圓頂跨距長達18.65公尺,被古蹟結構專家認定為同時期最大[14]

圖像

參見

引用來源

  1. ^ Estranger, Clay, 中文(繁體)‎: 文化部 公告 中華民國109年4月2日 文授資局蹟字第10930037051號 臺中市東區「天外天劇場」為暫定古蹟, 2020-04-02 [2020-04-03] 
  2. ^ 洪子恩. 台中天外天劇場今拆受阻 文化部火速列「暫定古蹟」. 蘋果即時 (蘋果新聞網). 04-02-2020 [04-02-2020] (中文(臺灣)). 
  3. ^ 3.0 3.1 張瑞楨. 天外天劇場驚傳突拆爆對峙!暫定古蹟公文高鐵急送搶救. 自由電子報 (自由時報). 2020-04-02 [2020-04-02] (中文(臺灣)). 文化部派員搭乘高鐵,送達指定為「暫訂古蹟公文,立委黃國書也到現場協調,再加上此公文中強調,損毀者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追究刑事責任,工頭等人同意暫時不動工,此一「暫訂古蹟」期限為半年,得延長半年。 
  4. ^ 許組長. 日本時代的臺中戲院「天外天劇場」面臨拆除危機. 藍寶石.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 (HTML)存档于2016年8月29日) (中文(臺灣)). 原由臺中仕紳吳鸞旂出資,興建於大正8年(1919年)的私人戲院,其子吳子瑜(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成員)再出資15萬,於昭和8年(1933年)9月13日擴建、昭和11年(1936年)3月竣工啟用這座劇場,是臺灣總督府技師齋藤辰次郎在臺中唯一的現存作品。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臺中市東區「天外天劇場」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PDF).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6. ^ 林良哲. 台中電影傳奇:台中市百年來的電影風華. 台中市政府. 2004 (中文(臺灣)). 
  7. ^ 許組長. 日本時代的臺中戲院「天外天劇場」面臨拆除危機 (HTML). 藍寶石. 2016年8月29日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29日) (中文(臺灣)). 原由臺中仕紳吳鸞旂出資,興建於大正8年(1919年)的私人戲院,其子吳子瑜(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成員)再出資15萬,於昭和8年(1933年)9月13日擴建、昭和11年(1936年)3月竣工啟用這座劇場,是臺灣總督府技師齋藤辰次郎在臺中唯一的現存作品,開幕之時,630席的劇院輪流上演著戲劇與電影,裡頭還設置了食堂、咖啡廳、跳舞場、茶店⋯⋯等空間,劇場在二戰時停業,戰後吳子瑜將天外天賣給仕紳王博,所得款項拿來修建臺北料亭「梅屋敷」(現逸仙公園),天外天劇場在戰後更名為「國際戲院」,繼續播放電影,直到1975年轉為經營太源冷凍廠,又經歷國際賽鴿中心、收費停車場,至今呈現荒廢狀態,成為外拍 Model 的廢墟熱門景點。 
  8. ^ 臺中文史復興組合. 台中櫻町 天外天劇場 即將被拆. Blogspot. 2014年3月1日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0月12日) (中文(臺灣)). 與吳子瑜同為櫟社成員的豐原仕紳張麗俊,在在該劇場落成前參觀盛讚「其規棋之宏壯華麗與東京寶塚無二」。 
  9. ^ 洪敬浤、陳秋雲. 台中天外天劇場瀕危 掀文資保衛戰 (HTML). 聯合報. 2016年3月16日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22日) (中文(臺灣)). 文史工作者表示,這座劇院除了娛樂,也是當時仕紳交流的空間;日本統治推動皇民化、說日語,但「天外天」放無聲電影解說時,都講閩南語,戰爭末期日本政府要求屋頂漆成迷彩的防空色,劇院圓頂硬漆成大紅色,還被當時報紙批評「非常識(不像話)」。 
  10. ^ 百年中興 在臺中的第一代宿舍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2019-04-12
  11. ^ 11.0 11.1 蘇全正、郭双富.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 遠景. 2017. ISBN 9789860537581. 然而隨著臺中市人口與產業結構的變動,以及同業的競爭之下,高峰時期的臺中市竟同時有 11 家電影院、多家電影製片公司並存,臺中火車站前站快速的商貿發展也加速了後火車站的沒落,導致國際戲院的經營轉趨困難,終於不敵大環境的考驗,在 1963 年撤銷營業登記,翌年全面結束營業,至此正式走入歷史。 
  12. ^ 洪敬浤、陳秋雲. 傳地主想拆 台中天外天劇場掀保衛戰 (HTML). 聯合報. 2016年3月16日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21日) (中文(臺灣)). 中日戰爭後,吳子瑜把劇院與土地賣給當時仕紳王博,更名國際大戲院,但逐漸沒落,一度改為冷凍製冰廠、鴿舍等,最後閒置荒廢;如今所有權人多達50多人,產權複雜很難處理。 
  13. ^ 陳芛薇, 太報TaiSounds;. 曾是「台灣的寶塚劇場」 台中天外天戲院變停車場. 太報TaiSounds. [2020-04-06]. [永久失效連結]
  14. ^ 14.0 14.1 陳芛薇, 太報TaiSounds;. 曾是「台灣的寶塚劇場」 台中天外天戲院變停車場. 太報TaiSounds. [2020-04-06]. [永久失效連結]
  15. ^ 中市府准拆天外天劇場 綠議員:林佳龍的競選承諾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2017-5-17
  16. ^ 王伯仁. 「天外天」未經許可擅拆立面 都發局制止 文化局盼所有權人整建 (HTML). 民報. 2016年3月24日 [2016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8日) (中文(臺灣)). 東區老戲院「天外天劇場」今(24)日驚傳施工人員拆除立面,台中市政府都發局、警察局與文化局等皆前往「關心」。施工人員宣稱是收到危樓改善通知,因此施工改善危險部分。都發局表示,改善通知是要求所有權人施設安全防護措施,並非拆除,因此當場要求停止作業;文化局則表示,天外天劇場雖未通過文資審議,但確有歷史意義,期待所有權人以整建代替拆除。 
  17. ^ 中市府准拆「天外天」 文史團體連署搶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合報,2017-5-23
  18. ^ 搶救天外天劇場 網路連署籲中市府撤回恐龍決議. 自由時報. 2017-05-24. (原始内容 (HTML)存档于2019-06-21) (中文(臺灣)). 
  19. ^ 天外天劇場文資審議 中市府不指定為古蹟. 中央社. 2020-03-09. (原始内容 (HTML)存档于2020-03-10) (中文(臺灣)). 
  20. ^ 張瑞楨. 天外天劇場驚傳突拆爆對峙!暫定古蹟公文高鐵急送搶救. 自由電子報 (自由時報). 2020-04-02 [2020-04-02] (中文(臺灣)). 天外天劇場啟用於1936年,是台中市第一座電影院與劇場,今天上午7時許,竟有包商、工人10多人以及大型怪手等機具進駐,工頭並宣稱,如果不動工,會立刻損失20萬元,一定要進行拆除作業,文史團體聞訊趕來,雙方爆發多次言語衝突,文化部緊急介入下,立刻將天外天指定為暫訂古蹟,派員於中午從台北搭乘高鐵公文送達現場,公文中強調,毀損者可處6月至5年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至2000萬元罰金,立委黃國書也居間協調,希望工頭能委屈一下,先暫緩拆除,工頭同意暫時罷手。 
  21. ^ 天外天劇場不敵無情怪手 議員嘆中市文資保存一大挫敗,自由時報,2020-1-8
  22. ^ 天外天劇場屋頂拆了 地主:怎麼處理我家的事,台灣蘋果日報,2020-1-8
  23. ^ 台中「天外天劇場」違法拆除 市府要求停工,自由時報,2020-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