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化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20.130.33.40留言2024年2月3日 (六) 12:53 日本各地的化狸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化け狸
假名ばけだぬき
平文式罗马字Bakedanuki
鳥山石燕畫圖百鬼夜行』中的「

化狸,或狸妖是流傳於日本古籍或各地民俗傳說的一種的妖怪。

概要

目前常見的中文譯名有:狸貓、化狸、狸妖、狸精。

狸本來是一種現實存在的哺乳類動物,但是在文獻中自古就將之視為一種神祕動物來記述。

原來「狸」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漢語裡同「貍」,是指家貓被馴化之前的野生物種,也就是現代所講的豹貓(石虎),貍與貓的關係類似於狼與狗的關係。後來「狸」這個漢字在傳入日本後,古日本人用「狸」字來泛稱(狢)、豹貓(石虎)、山豬鼯鼠等動物[1][2]。現代日文漢字的「狸」,一般都是指漢語裡的「(狢)」。現代中文的「狸」字用法,因為受到日本流行文化影響,化狸的傳說及形象創作在中文地區傳播甚廣,導致現代中文口語上對於「」這種動物的稱呼,大多已轉變同日文漢字一樣用「狸」去稱呼,或者稱作「狸貓」,很少稱呼為「」。而傳統漢語裡「狸貓」的原詞義已幾乎無人使用,現代大多用英語leopard cat直譯的「豹貓」稱呼。

最早關於化狸的記述出現在奈良時代的《日本書紀推古天皇的章節中,記有「春二月陸奧有[注 1]。化人以歌(『春2月、陸奧國出現了狢。變化成人並高歌』的意思[注 2])」的記述[3][4]。之後在《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1][2]》《宇治拾遺物語[3]》等古籍也都有記載。在日本各地,也有和狐妖一樣具有變化成其他形體[2][3]、變化成人類[2][3]或是附身在人身上等能力的傳說[3][5]。」

在日本的傳說當中,以貉較為日本人所鍾愛,牠們本是普通的貉,機緣下得到仙氣而變成妖精-化狸;牠們靠一塊樹葉便能百變無方,据说只有菜鸟才要顶叶子,修行深的化狸不用樹葉也能千变万化与催眠术,可謂極盡天馬行空之能事。從前的傳說多是指化狸愛作弄人類,及後得到當今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屬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導演高畑勳將之發揚光大,拍攝了一輯名為《平成狸合战》的動畫,片中的化狸們以團結合力來排除萬難,意識很是正面。

此外,漫畫角色多啦A夢,本來設定是一隻机器貓,卻常常被人誤以為是狸。多啦A梦经常强调自己是不是狸。但还是经常被搞错。还有野比大雄有一次也被比作成狸。另一位漫画角色就是怪物君裡的狼人,虽然是狼人却也经常被人誤以為是狸。狼人也经常强调自己是狼人不是狸。火影忍者裡的一尾守鹤就是狸。

关于日本妖怪的狸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旅人在深山中看到一间房子,旅人跟房子敲门,裡面走出一位姑娘,姑娘便答应让旅人住一晚,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原来那位姑娘是狸变的,昨天吃的点心是叶子,房子只是幻觉。这个在鬼太郎系列登场的恶搞角色可是非常厉害的,其率领着自己数量众多的手下们称霸于整个四国地方(隱神刑部),还驱赶其他狸族和狐类。而高畑勳的《平成狸合战》(又名《百变狸猫》)中关于妖怪大作战的部分基本上都参考了关于四国一带的狸的传说。

新潟縣佐渡島四國流傳有相當多的狸妖傳說(隱神刑部)、其中也會像佐渡的團三郎狸阿波國德島縣)的金長或六五衛門香川縣屋島的禿狸那樣、為擁有特殊能力的狸妖命名、或是將之作為祭祀的對象。在這些地區之外,也有不少將化狸作為名產的案例[6]

此外,日本的狸雖然自古就作為司長森羅萬象之物而被神格化,但是在佛教傳入後,除了神明使者(例如狐或是蛇)之外的動物都失去了神格,只留下具有特異能力的獸類形象,因此被視為為惡的怪物或妖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狸妖,也因為其神秘而和恐怖的中國狸(豹貓)形象重疊在一起[2]。但由於日本的狸並沒有像豹貓那樣令人恐懼的印象,便逐漸形成和中國相異、帶有幽默的妖怪形象[2]。在民間也有許多像《咔嚓咔嚓山》或《文福茶鍋》故事中那般,將狸妖描述成傻氣愚笨的動物[7]

俗話說「狐七變狸八化」,與化成精的代表性動物「狐妖」相比,狸妖比狐妖更精通變化之術。但是相對於狐妖是為了誘惑人才變化,狸妖卻是為了整人才變化,因此也有人認為狸妖本身就喜歡讓自己變化[2]

日本各地的化狸

日本各地都流傳有化狸的傳說。其中以四國地區流傳有最多的狸妖故事、發生怪異現象的理由多半都是狸妖作祟所致。其中又以在全日本擁有八百零八隻眷屬的隱神刑部最為聞名。

日本三大狸妖故事[8]
松山騷動八百八狸物語〉、〈文福茶鍋〉與〈証城寺的狸囃子
日本三名狸
團三郎狸新潟縣佐渡島)・芝右衛門狸兵庫縣淡路島)・屋島的禿狸香川縣屋島
文福茶鍋
群馬縣館林市茂林寺流傳下來的一則民間故事。故事述說一隻狸妖變化成名為守鶴的和尚長久守護著七代寺,並燒煮出取用不盡的茶水。鳥山石燕的著作《今昔百鬼拾遺》的「茂林寺的茶鍋」一章中說到,之所以被稱作文福、是因為讓人聯想到「文武火」一詞、文火是指小火慢煮,武火則是指強火。
宗固狸
茨城縣飯沼弘教寺裡遺留有其墳塚。相傳狸妖變化成該寺的和尚,卻在某一天午睡時現出原形。但由於他侍居此寺已久,便還是讓他在這裡工作[2]
狸囃子
江戶番町七大不可思議之一,相傳在深夜會依稀聽見不知自何處傳來的鼓聲,人們將之稱為「狸囃子」。童謠〈証城寺的狸囃子〉是以證誠寺流傳下來的傳說改編而成。
垂袋
流傳於長野縣北安曇郡大町(現在的大町市)。描述狸妖會爬上高聳的大樹、當有人經過時就會垂下白色的袋子[9]
竹伐狸
流傳於京都府南桑田郡保津村大年(現在的龜岡市)。棲居於山中的竹林,會發出劈砍竹子的聲響並變化成人類的古狸。
背負坂
流傳於大阪府南河內郡。在走上斜坡時會聽到「背我吧!背我吧!(おわれよか、おわれよか)」的聲音。某次一名膽大的男子聽到聲音鎮定回喊「讓我背吧!讓我背吧!(負うたろか負うたろか)」、於是便有塊松樹的大樹椿落到他背上。當他回家用柴刀剖開一看、老狸妖這才現身向男子道歉。[10]
重箱婆
流傳於熊本縣玉名郡宮崎縣日向市。據說老狸妖會變身成手拿重箱(多層菜盒)的老婆婆出現。在熊本的傳說甚至提到會一邊對人說「我是重箱婆婆,要不要吃大餐啊?」,一邊讓人扛上像石頭一樣的重物。[11][12]
風狸
在《畫圖百鬼夜行》、《和漢三才圖繪》、《本草綱目》等書中都可以看到名為「風狸」的生物,記有「……因風騰躍甚捷,越岩過樹,如鳥飛空中。」。
赤殿中
流傳於德島縣板野郡崛江村(現在的鳴門市)。據說在半夜,狸妖會變化成穿著紅色殿中羽織(無袖的半纏)的小孩纏著要人背他。要是受不了而背起他的話便會表現出高興的模樣,替那人捶背。[13]
撐傘狸
流傳於德島縣三好郡池田町(現在的三好市)。據說若是在下雨的傍晚的話、變化成撐傘的人向路過者招手。沒帶傘者要是沒注意進到他傘翼下的話、就會被帶到意想不到的地方[13]
吊首狸
流傳於德島縣三好郡箸藏村湯谷(現在的三好市)。據說會將人引誘出來上吊[13]
小僧狸
流傳於德島縣麻植郡學島村(現在的吉野川市)。據說會變化成小沙彌攔阻走夜路的人、要是因此生氣上前拔刀砍殺他的話、數量反而會不斷增加,愚弄騷擾你一整晚。[13]
坊主狸
流傳於德島縣美馬町半田町(現在的劍町)。當有人要通過一座名叫坊主橋的橋時、不知不覺就會變成光頭了[13]
白瓶
流傳於德島縣鳴門市撫養町小桑島字日向谷。據說狸貓會變化成白色的酒瓶、當有人想撿起時便會滾動移開讓人無法撿到[13]
兔狸
流傳於德島縣。據說會在吉野川河畔一座名為高岡的小山丘上變化成故意慢步跑跳的兔子、若有人以為是輕易到手的獵物而去追捕牠的話、就會落得繞高岡跑好幾圈的結果[13]
打棉狸
流傳於香川縣。據說平時會變化成一團棉花的模樣在路邊滾動、當有人想撿起而伸手過去時,便會瞬間飛上天去[14]

化狸登场的作品

化狸是小说电影,游戏戏剧经常使用的题材

備註

  1. ^ 1.0 1.1 中村 1990,第209-212頁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多田 1990,第235-240頁
  3. ^ 3.0 3.1 3.2 3.3 3.4 日野 1926,第105-139頁
  4. ^ 村上他 2008,第15頁.
  5. ^ 佐野他 1980,第184頁
  6. ^ 宮沢光顕. 狸の話. 有峰書店. 1978: 226–230. NCID BN06167332. 
  7. ^ 中村 1990,第35頁.
  8. ^ 狸伝説残る松山でユーモラスな狸の像を見~つけた!. えひめでぃあ. 瀬戸内海汽船. [2010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2月12日).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9. ^ 大藤時彦他. 民俗学研究所編 , 编. 綜合日本民俗語彙 第3巻. 柳田國男監修. 平凡社. 1955: 1354. NCID BN05729787. 
  10. ^ 大藤時彦他. 民俗学研究所編 , 编. 綜合日本民俗語彙 第1巻. 柳田國男監修. 平凡社. 1955: 308. NCID BN05729787. 
  11. ^ 能田太郎. 玉名郡昔話 (3). 昔話研究 (三元社). 1935年8月, 1巻 (4号): 25. NCID AN00407060. 
  12. ^ 加藤恵. 県別日本妖怪事典. 歴史読本 (新人物往来社). 1989年12月, 第34巻 (第24号(通巻515号)): 331. NCID AN00133555.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笠井 1927,第261-263頁
  14. ^ 三宅周一. 妖怪語彙. 民間伝承 (民間伝承の会). 1939年8月, 4巻 (11号): 2. NCID AN00236605. 
注釋
  1. ^ 引用自日野 1926,第106頁。
  2. ^ 譯文引用自村上他 2008,第13頁。文中的「狢」在這裡指的並非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