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清泉路5号/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耀春
1992年的陈耀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局长
任期
1983年—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司长
任期
1988年—1993年
个人资料
出生 (1933-01-10) 1933年1月10日91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获奖農業功勳軍官勳章

陈耀春(1933年1月10日),男,汉族祖籍广东省台山市汶村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业专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畜牧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司长[1]。在他任期内,解决了新中国建国以来对畜产品长期严重紧缺的问题,为满足中国十多亿人口对肉蛋奶等的需要和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非粮食食物的增加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据199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消息,中国人均占有肉类达到27.2公斤和蛋类8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3][4]

生平[编辑]

1933年1月1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就读上海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和沪光中学。1951年因父母双亡,家境窘迫而辍学,在上海郊区以种地养鸡谋生。

1955年 陈耀春在北京农业大学牧场
1958年 陈耀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八五〇农场

1952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5年改为中国农业大学)。195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虎林“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八五〇农场”垦荒,后任畜牧技术员,畜牧科副科长。

1960年-196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援助建设乌兰巴托现代化养鸡场,任畜牧专家组组长,成功设计建造了我国援外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机械化养鸡场及其配套工程。该项目荣获国家一等奖。是我国现代化养鸡技术的奠基人。[5]援蒙归国后,在农垦部援外办公室工作,负责对多个国家的援外工作。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永修县农垦部五七干校劳动。

1975年起,在北京市机械化养鸡场养猪场工程指挥部任技术员,主持开发并参与建成了北京市现代化蛋鸡生产体系,同时也带队繁育了我国的“北京白鸡”纯系和其配套系,荣获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980年赴法国技术工业和经济合作署的现代化养鸡学习班培训。至1983年,他冲破阻力,按照现代化畜牧业理念,采用科学先进的综合配套措施,培训大量的技术人员,对北京市的家禽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使鸡蛋产量增加13倍,市人均年占有量达16.5公斤,使得北京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开创了我国大城市解决鸡蛋需求的首例。这期间曾先后任北京东沙种鸡场场长,北京种禽公司经理,北京市畜牧局副局长。

1983年12月29日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任副局长。1984年9月12日被任命为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局长(后改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司长)。在中国放开畜产品购销等有关政策的支持下,选择京、津、沪三大城市的郊区为中国现代化畜牧业的突破口,于1987年提出并参与部署建设此三大城市的肉禽蛋基地,凭借大城市在技术、财力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根本改变了三市长期无法解决的肉蛋奶紧缺状况。重新调整了全国的畜禽生产结构,并倡导发展饲料转化率更高的节粮型动物,以适应饲料短缺和草场贫瘠的问题。1988年,由农业部授命,组织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参加的菜篮子工程,他领导下的畜牧兽医司负责肉蛋禽奶的生产部分,并以此带动全国畜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1985年和1990年起,中国的禽蛋和肉类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1993年,基本满足了中国城市居民对畜产品的需要。[6][7][8][9]

积极开展中国与世界各国有关畜牧兽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组团考察美国法国苏联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丹麦瑞典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伊朗印度日本朝鲜非洲多国等35个国家,引进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优良蛋鸡、肉鸡、种猪、奶牛、奶水牛、肉牛、奶山羊、肉羊、种鹅、肉鸭、火鸡、鹌鹑等优良品种,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兽医协定,引进法国药厂,引进匈牙利配合饲料厂和美国肯德基快餐系统,批准出口优良猪种等,组织了33届世界养蜂大会等国际会议,为中国畜牧业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1989年,陈耀春(左三)在法国制药厂

陈耀春是教授级高级畜牧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兼职教授,世界畜牧协会中国代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畜牧兽医中国代表,中法畜牧协会中方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养蜂学会会长。2001年创建中国畜牧业协会,任第一届会长及名誉会长。[10]

所获荣誉[编辑]

  • 1980年,因科研成果《北京白鸡(Ⅲ系)的繁育与推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牧业技术改进奖一等奖。
  • 1982年,因其《对现代化蛋鸡生产体系与良种蛋鸡的推广》项目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贡献奖。
  • 1985年,因其《现代化蛋鸡生产体系的研究开发与建设》项目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的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1986年,以科研项目《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育成》荣获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
  • 1989年,荣获法兰西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功勋勋章
  • 1993年退休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表彰其在发展中国农业技术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发予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 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20世纪前500人》(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The Frist Five Hundred》)。这既是对中国畜牧业巨变和其国际地位的肯定,也是对他个人作为科学家及中国畜牧业领导干部在1980到1990年代初期为中国畜牧业发展和在畜牧技术国际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确认。[11]

参考文献[编辑]

  1. ^ 陈耀春. 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陈耀春司长在吉林省畜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1989. 
  2. ^ 吴有才. 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与肉食 (PDF). 肉类研究 1992年, Vol.6(4): 92–93. 1992. 
  3. ^ 外交部 政府白皮书. 中国的粮食问题. 2002-07-05. 
  4. ^ https://www.js.gov.cn.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PDF). 国务院. 1993-05-27. 
  5. ^ 我援助蒙古建成一座现代化养鸡场 乌兰巴托举行交接签字仪式,劳动人民集会庆祝. cn.govopendata.com. 人民日报. 1964-11-24. 
  6. ^ 陈永福. “菜篮子”工程理论机制与应急保障策略探讨. 《国家治理》周刊. 2022-06-02. 
  7. ^ 孟宪江; 林红梅. 经济战线传来新消息 肉类年产:第一次居世界之首. 人民日报. govopendata.com. 1991-05-18. 
  8. ^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PDF). 国务院. 1993-05-27. 
  9. ^ 顾国达. 中国养殖业发展与饲料粮供求问题 (PDF).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22-06-2. 
  10. ^ 陈耀春作者. 陈耀春会长寄语 (时任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一届会长). 2021-09-18. 
  11. ^ 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 The First Five Hundred - Numbered and Signed - (3rd Edition). Cambridge, England: Melrose Press Ltd. 1994: 92–93. ISBN 0-94887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