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夸夸嘉夸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誇誇嘉夸族
部落酋長女兒
總人口
3,665 (2016 人口普查資料)
分佈地區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
語言
English, Kwakʼwala
宗教信仰
基督教, 傳統當地信仰
相关族群
Haisla, Heiltsuk, Wuikinuxv

誇誇嘉夸族(Kwakwaka'wakwKwakiutl),又譯瓜求圖族、誇扣特爾族或誇奇烏托族,是北美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原住民族。目前人口約有3665人,大部分居住在溫哥華島的北部、鄰近的北美大陸沿岸以及約翰斯通海峽至夏洛特皇后海峽間的島嶼,也有部分的人居住在原居地之外的地區,像是維多利亞溫哥華。在北美原住民政治體系劃分中,至2013年,加拿大共計有634個原住民政府組織又稱部落族群,誇誇嘉夸族則被列為第十三個原住民部落組織。語言方面,目前只有低於5%的誇誇嘉夸人使用誇誇嘉夸語(約是250人),此外,誇誇嘉夸語包含四種方言,分別是Kwak̓wala, Nak̓wala, G̱uc̓ala還有T̓łat̓łasik̓wal。

民族分佈、人口及語言[编辑]

民族分佈[编辑]

誇誇嘉夸族人主要聚居於北溫哥華島,他們跟薩利希人(Salish)和努特卡人(Nootka)是最早在溫哥華島定居的原住民,已經在島上居住了上千年,至今仍是溫哥華島上主要的人口組成。 每個誇誇嘉夸族亦皆有自己的氏族酋長歷史文化人民。 自1849年白人來到此地以後,將原先定居在此處的原住民被統稱為 Kwakiut。這是一個適用於所有使用 Kwakʼwala 語的人。如今, Kwakiut 這個名字僅指那些來自 Fort Rupert 村莊的人,其他使用 Kwakʼwala 的族群有自己的名字和村莊,例如,Gwawa'enuxw居住在Hopetown。

人口[编辑]

根據加拿大政府在西元2016年的人口普查,誇誇嘉夸族目前的全體人口數約為3665人。

語言[编辑]

誇誇嘉夸語Kwakʼwala瓦卡希語言家族的一員,它與英屬哥倫比亞省的其他土著語言有關,例如努查努阿特語(舊稱努特卡人),海爾圖克語,Oowekyala 和 Haisla(Kitamaat)。誇誇嘉夸語被認為是瀕臨滅絕的語言。今日,能夠流利的說誇誇嘉夸語者不到200人,僅佔誇誇嘉夸人口的3%,且由於講者的人數少,其中大多數是長者,幾乎沒有任何兒童學習誇誇嘉夸語作為第一語言的事實,其長期生存能力受到質疑。西元2016年,加拿大統計局報告指出,有585名誇誇嘉夸語的發言者(儘管該數字並未說明他們的流利程度),其中大多數居住在英屬哥倫比亞省(98.3%)。為了保護其語言,該地區的一些學校贊助了誇誇嘉夸語言復振計劃,希望延長該語言的生存能力。 [1]

地理環境[编辑]

誇誇嘉夸族人主要聚居於北溫哥華島。溫哥華島被中部的山脈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兩岸皆以低地地形為主。其中面朝北美大陸的東海岸相對於接近太平洋的西海岸,其地勢較為崎嶇。 島上的最高海拔為戈爾登辛德峰(Golden Hinde,海拔2,195米),位於溫哥華島中央,此區也是全島唯一有冰川地形的地方。西海岸線附近亦有許多海灣峽灣等,適合作為天良海港。溫哥華島內的內陸地區則有許多河流湖泊,湖泊中最大的是托菲诺(Tofino)和東北部的肯尼迪湖(Kennedy Lake)。[2]

溫哥華西海岸

歷史沿革[编辑]

誇誇嘉夸族銅製品,收藏於 布魯克林博物館.

起源[编辑]

誇誇嘉夸族的口述歷史裡面認為他們的祖先在通過陸地、海洋或地下時,是以動物的樣貌出現。當這些祖先抵達某一個地點時,便會拋棄掉動物的外觀,轉變成人類。在這些起源神話中的人物動物包括雷鳥海鷗猩猩灰熊,或是幽靈。有些祖先具有來自遙遠地方的人類的起源。 [3]

誇誇嘉夸族神話起源雷鳥木雕.

原始經濟[编辑]

從歷史上看,誇誇嘉夸族的經濟基本仰賴於漁業,以及由族裡的男性進行狩獵,而女性則是負責採集水果和莓果。華麗的編織技術和木製品是他們重要的手工藝,在奴隸制度的儀式上,明顯地表示交易由奴隸財產來定義財富。這些習俗是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廣泛研究的主題。與大多數非當地文化相反,不是以自己擁有的財富和地位來衡量,而是以付出的多寡來決定,揮霍財富的行為是造成混亂的一個重要因素。

殖民歷史[编辑]

根據記錄顯示在二十世紀末期,誇誇嘉夸族人口急劇減少,起因於1792年與喬治·溫哥華船長的接觸,疾病的產生來自與加拿大西海岸的歐洲定居者直接接觸而造導致,因此誇誇嘉夸族人口在1830年至1880年間下降了75%。[4]

1792年,西班牙探險家迪奧尼西奧·阿爾卡拉·加里亞諾和卡耶塔諾·瓦爾德斯,以及英國隊長喬治·溫哥華遇到了南部誇誇嘉夸瓦科瓦山脈的大部分地區。在更北的地方,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在1849年建立了魯珀特堡(Fort Rupert),營業至1877年,被賣給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為止。同時,羅伯特的兒子喬治·亨特(George Hunt)與人類學家法蘭茲·鮑亞士合作,他們一起錄製了大量有關誇誇嘉夸語言和文化相關資料。

1884年,一條聯邦法條影響到誇誇嘉夸的傳統藝文文化。 1921年,在鄉村島(Village Island)發生的大坑洼地事件,逮捕了45人,其中22人被監禁,他們的禮儀用品被沒收。知道這些面具和其他儀式物品被錯誤地取用後,1967年的誇誇嘉夸人開始致力確保其恢復正常使用。加拿大國家博物館同意歸還由加拿大文明博物館持有的那部分藏品,條件是要建立兩個博物館,即誇基特博物館,現在是開普馬奇的努伊姆巴利文化中心和烏米斯塔文化中心。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藝術家,例如Mungo Martin Ellen Neel Willie Seaweed ,都在努力復興誇誇嘉誇的藝術和文化 [5] ,例如1893年,來自溫哥華群島的誇誇嘉夸舞者參加芝加哥舉行的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 [6]

2006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早期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兩位創始人的經歷記載。艾瑪·克羅斯比(Emma Crosby)的《Good Intentions Gone Awry 》,以及揚·黑爾(Jean Hare)、讓·巴爾曼(Jean Barman)的《西北海岸衛理公會》,其收錄托克斯·克羅斯比 ( Thomas Crosby)妻子於1870年到20世紀初的生平和紀錄,他也是第一位在Lax Kw'alaams (辛普森港)的傳教士 [7]。2005年,卡爾加里大學出版第二本書《瑪格麗特·屠夫的信–北太平洋沿岸的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由瑪麗·艾倫·凱爾姆(Mary-Ellen Kelm)編輯,記錄1916年至1919年在 Kitamaat 村的故事,以及 Butcher 在海斯拉人民中的經歷的詳細資訊 [8]。有關這兩本書的一篇評論文章《當地部落的母親》 [9] ,已於2007年發表在英屬哥倫比亞線上新聞雜誌The Tyee。 2016年,誇誇嘉夸族人為了恢復自己與土地文化權利之間的聯繫,在恢復風俗信仰語言方面付出了許多的努力,部落社區逐漸進行語言復振計劃,藉由課程和社交活動來恢復語言的常用性。

社會、家庭與婚姻[编辑]

[10] 誇誇嘉夸女性,Margaret Frank (née Wilson)[11] 配戴鮑魚殼耳環,其為貴族的象徵,只有此階級的人才能配戴[12]

社會[编辑]

誇誇嘉夸具有大家庭以及互相聯繫的社區生活,該社會是由眾多的社區所組成。在這些社區中,他們由大家庭或na'mima為一個組成單位,意指同一種類。每一個社區大致上會有四個na'mima,且每一個na'mima會帶有特殊的責任以及特權。 誇誇嘉夸族藉由家譜來追溯他們的祖先,其中,酋長可以藉長子繼承制來追溯自己的起源。每個氏族中會有幾個子首領,而這些子首領會藉由自己家庭的長子繼承制來獲得頭銜與職位,且這些首領會組織人民來收取他們家庭的公有土地。 誇誇嘉夸族的社會有等級區分:貴族,通過與生俱來的繼承權和與祖先的血統聯繫獲得,也可以藉由與社經地位、資源,或靈力的連結,或對誇富宴、平民、奴隸的付出來獲得地位。在貴族階層上,貴族被認為是社會和精神領域之間的直接管道,光靠出生權是不足以確保階級的:只有在其一生中表現出正確的道德行為才能保持。[13]

家庭與婚姻[编辑]

誇誇嘉夸族的親屬關係是根據雙線性結構,有父系文化的鬆散特徵。 在他們的婚姻關係中,新郎會先到其理想新娘的社區,並給新娘結婚聘禮。當新娘同意結婚後,欲隨新郎回去其社區時,新娘的父親亦會給新郎新婚禮物。當新婚夫妻生出小孩時,岳父會贈與額外的禮物,甚至比新郎贈送的禮物還要有價值,此舉被認為是岳父對這筆婚姻的回饋。

教育[编辑]

誇誇嘉夸族學校裡的圖騰柱.

誇誇嘉夸教育局致力於協助所有在部落組織內合格的成員實行教育目標。教育局長負責國中小學,以及大專學校學生支持計劃,並規劃部落學校和啟蒙計劃的整體管理,教育局亦協助居住在保護區的學生和就讀在北島以外教育機構的學生。 此外,教育局每年皆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使部落成員有受教育的機會,並藉由通過證書和獎學金來表彰其教育成就。[14]

  • 教育計畫和服務

輔助服務

在每學年的9月30日前,AANDC組織會根據生活在保護區中的學生人數多寡來提供輔助服務基金。這筆輔助基金是為了提供保護區的居民,有能力負擔書籍、生活用品和實地考察,以及日後的畢業服裝、學費等。[14]

書籍和用品

父母可以為孩子申請、註冊公立或私立部落學校的用品。註冊並就讀小學的學生,每位將獲得75美元的補助金。 對於註冊並就讀高中的學生,每學期也將獲得75美元。

實地考察

倘若預算充裕時,參加與學校有關的實地考察的學生可以申請經濟援助金,用以補助餐費和其餘相關的雜費。[14]

畢業

提供300美元的畢業津貼,以幫助應屆畢業生購買畢業帽,和正式的畢業典禮服裝。此外,在年末典禮上亦向7年級和12年級的畢業生頒發畢業禮物和100美元的畢業獎金,以及補助150美元讓畢業生拍攝畢業紀念照。[14]

經濟支援

在每學年的9月30日前,AANDC組織會根據生活在保護區中的學生人數多寡來提供經濟支援基金。然學生必須上課時間須達規定的75%,才有資格獲取每月學校津貼。[14]

各年級學生每月經濟支援
年級(加拿大)  每月費用($/月)
8-10年級 $ 10 /月 
11年級 $ 20 /月 
12年級 $ 30 /月 

學生支援計劃

誇誇嘉夸的印地安部落組織通過一個計畫,向符合資格的學生提供資金用以支援中學後的升學計劃。有註冊、就讀大學且符合資格的學生能獲得以下支援:書籍和生活用品、生活津貼、旅行和學費,學生可以藉由填寫意向書和中學後支持計劃申請書來申請資助。[14]

產業經濟與生活[编辑]

產業經濟[编辑]

早期的自然經濟[编辑]

早期的經濟型態為無貨幣的以物易物,此種方式盛行於誇誇嘉夸各氏族間,甚至拓展至相鄰的土著民族,如尖沙咀特林吉特努查努阿特薩利甚[15]

誇誇嘉夸族人拿著象徵權位富貴的羊毛毯

誇富宴的出現[编辑]

隨著時間的流逝,誇富宴的出現讓誇誇嘉夸族的經濟型態邁入新階段,其財富的展示不再是早期單純的以物易物,而有社會意義的賦予。在誇富宴中,宴會主人把大量物品和財產拿出來分給賓客,分發的物品表面是實物的交換,然實質則為非物質的聲望以及社會地位的鞏固。[16] 此種再分配的交換制度同時也確保物品的生產以及分配的持續,使夸夸嘉夸族的經濟產業有了不同以往的全新面貌。[17]誇富宴的「禮物」在19世紀通常是毯子、毛皮、武器和奴隸,20世紀時則為珠寶、銅器。[18]

加拿大法律於1884年禁止誇富宴的舉辦,英屬哥倫比亞省的部落瞬間失去了長久以來的儀式,20世紀初美國政府也宣布誇富宴為非法行為後,太平洋西北部的部落相當絕望。然而在1934年美國頒布《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1]和1951年《印第安人法案》[2],合法恢復此儀式的舉辦。至今誇富宴仍是當今西北太平洋印第安人生活的主要特徵。[18]

誇富宴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宗族首領會與各氏族中年長者進行協商,同意舉行後確定日期,隨後開始準備。 除了準備足夠的食物以款待賓客,還需要在禮物上雕刻象徵酋長的圖像。酋長的雕刻師通常住在酋長的家裡或附近,以了解酋長喜好及酋長的氏族圖騰,以便及時快速的雕刻禮物[18]前置作業準備充足後,酋長和氏族家人們穿最好的長袍和頭飾,站在沙灘上唱歌跳舞,迎接遠方駛來滿載賓客的獨木舟。在款待賓客期間,各方以家族為單位的「舞團」要準備多項表演(跳舞歌唱或戲劇表演),如果觀眾反應熱烈,家族裡每個人都能享受榮耀[18]

奧克拉荷馬市聲援停止空轉的兩名女子

貨幣的出現[编辑]

  • 羊毛
    • 到了歐洲殖民主義時代,羊毛毯成為誇誇嘉夸社會的通用貨幣,並建構初步的貸款利息系統。[17]

① 學者們提出,在與歐洲人進行貿易之前,族人從沿河獲取銅礦[19] ,但這尚未證實,不過可以確信的是,誇誇嘉夸透過哈德遜灣公司與歐洲人接觸後,銅才開始大量湧入族人的經濟社會。與其他西北太平洋諸多部落一樣,誇誇嘉誇高度重視銅,其原因極大可能是出於儀式目的,誇誇嘉夸人將銅打成薄片或板狀,繪上神話人物後,用於裝飾木雕,或為了彰顯社會地位、顯赫自身聲望而保留。另外,除了銅礦,誇誇嘉夸族也運用與歐洲交易而來的製硬幣,製成精美的手鐲飾品。[17]

② 在市場交易的系統中,銅的價值是由交易的羊毛毯的數量來定義[17],購買者在市場上,若能夠以較先前售出價更高的價格,購買同一塊銅,被認為是有聲望的。[17] 而在誇富宴中,銅片做為標物,各方首領將對這些銅片競標,出價最高者可購入銅片,如果誇富宴主人失去其他昂貴的東西後仍持有銅片,那麼在社會中,他將被賦予極高的聲望——有錢且德高望重[17] 。此外,在社會中階層較高的人,通常名字含有“ Kwak'wala”一詞(表示“銅”),來顯示自身的社會地位[17]

③ 銅除了彰顯社會地位,另外在切割儀式中,也被大量運用。[17]銅的切割儀式顧名思義,即是公開破壞銅板,該行為的宣戰意味濃厚,如果對方無法破壞等值或更高價值的銅板,對方將感到相當羞恥。此切割儀式自1950年代後停滯未舉,直到2013年後,首席布迪克(Beau Dick),配合加拿大原住民運動團體「停止空轉」(Idle No More) 的一部分,切割儀式才再度興起。2013年2月10日,布迪克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立法機關的草坪上,進行久違的切割儀式,藉此羞辱敵對的加拿大改革黨議員斯蒂芬哈珀 (Stephen Harper) 。[20]

誇誇嘉夸族的房屋與門前的圖騰柱

生活[编辑]

  • 屋舍建築

誇誇嘉夸人用高防水性的雪松木建造住屋,長度在50至100英尺(15至30 公尺)之間,一間屋舍可容納大約50人,通常同一氏族會住在一起,另外在入口處,放置刻有動物、神話人物、家徽的圖騰柱,與薩滿信仰相互結合。

  • 服飾
誇誇嘉夸人的雪松製獨木舟

誇誇嘉夸人的服裝與配備除了隨季節更迭而有不同面貌,也隨場合而有所不同。 夏季,男人除珠寶外不穿任何衣服,在冬天,男性通常保持身材豐碩,用自己的脂肪保暖,女性在則穿軟化的雪松裙,並戴雪松帽或披羊毛毯。 在戰鬥中,戰士穿著紅色的盔甲、頭盔,以及由雪松製成的後膛[3]。在儀式中,腳踝戴雪松樹皮製成的腳環。

  • 交通工具

誇誇嘉夸人與其他沿海住民類似,倚海而生,水上交通工具是相當重要的的。最主要為雪松製成的獨木舟,其大小不一,最大的從遠洋貿易用的長途航行,到較小的獨木舟,供短距離的交通往來,遠程獨木舟通常配有水牛毛皮,以防寒冬。

信仰與習俗[编辑]

誇誇嘉夸 Sisiutl 面具

創世神話[编辑]

誇誇嘉夸的創世神話指出,世界是由一隻飛翔在水面上的烏鴉所創造的,牠沒有地方能降落,於是決定將卵石投入水中來創建島嶼。之後牠也創造了樹木和草叢,經過幾次的失敗後,牠用木頭和泥土製成了第一個男人和女人。

  • Tseiqami ,冬天舞季的領主雷鳥是一種巨大神鳥,其翅膀拍動會引起打雷、眨眼會引起閃電。雷鳥的對手是夏季的精神代表 Qaniqilak ,他被認為是海神 Kumugwe , Kumugwe 是「海底酋長」的名稱。這個潮汐之神與銅的製造者賜予的財富和超自然寶物,使許多誇誇嘉夸家庭得到了保佑。
  • Sisiutl 是一隻巨大的三頭海蛇,一眼就能將敵人變成石頭。有時會以他的外表雕刻出家屋的橫梁。當 Sisiutl 將自己變成一艘不敗的戰爭獨木舟、或是能夠抵抗所有危險的魔法腰帶時,受到保佑的祖先通常能得到牠的幫助。
  • Dzunukwa 是一種食人巨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形態。在多數的傳說中,女性形態是最常見的,她會吃孩子並發出「呼!呼!」的哭聲或模仿祖母的聲音來吸引孩子,不過孩子常常會戰勝她,有時殺了她、拿走她的寶物而沒有被吃掉。
  • Bakwas 是幽靈之王,他是一個綠色小精靈,臉龐瘦得像只有骨架,但有著彎曲的長鼻子。他在森林中出沒,試圖將生者帶到死者的世界。在某些神話中,他是 Dzunukwa 的丈夫。
  • U'melth 是為誇誇嘉夸族人帶來月亮、火、鮭魚、陽光和潮汐的烏鴉。
  • Pugwis 是一種有著像魚的臉和大門牙的水生生物。

Hamatsa 儀式[编辑]

Hamatsa 是法蘭茲·鮑亞士認為的誇誇嘉夸四個秘密結社之一, Hamatsa 青年男子的成年禮儀舞蹈被稱為「食人族」儀式。 在冬天有個為期四天的複雜舞蹈,用來接納 Hamatsa 的新成員, Hamatsa 的舞者代表著 Baxbaxwalanuksiwe (世界北端的食人族)的靈魂,可以變成各種食人鳥,而且身上遍布著嘴巴。Hamatsa 的新加入者被 Baxbaxwalanuksiwe 所佔有,在 Hamatsa 儀式的第一天,新加入者被引誘出森林,並被帶到大房子中以進行馴服。

藝術[编辑]

來自鮑亞士誇誇嘉夸印地安人社會組織與秘密會社 (1897)一書,對於誇誇嘉夸面具的素描。頭骨形狀的木雕懸掛在面具下方,這些木雕代表著Bakbakwalinooksiwey的一個食人鳥類助手。

工藝品[编辑]

誇誇嘉夸的工藝品是用大量的木製品製成的,包括面具、雕像、搖鈴、儲物盒、食物容器到大型圖騰和房屋立柱等各式各樣的物品,且幾乎所有工藝品都多少會塗上一些顏料。

面具[编辑]

面具是誇誇嘉夸藝術與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尤其是在舞蹈中,用來描繪舞者所要表達的特質。因此,有各式各樣的面具用來描繪神話人物、動物、大自然的力量等等。有些面具上會有羽毛和「頭髮」的裝飾,通常是使用動物的皮毛或是雪松樹皮來呈現。以下為一些重要的面具類型:

戴著 hamatsa 面具的舞者,由 Edward S. Curtis 攝影, 1914
誇誇嘉夸變形面具
  • Hamatsa(「烏鴉食人族」)面具是以烏鴉的形式雕刻[21],並帶有細長或彎曲的喙,也有在同一面具上使用兩個或多個烏鴉頭的「多重面具」。而雪松樹皮通常用在 Hamatsa 面具周邊作為「鬃毛」。
  • TsonokwaDzunuk'wa (「森林中的狂野女人」或「巨人」)是由凌亂的頭髮和凸出的嘴唇製成的,她有著大眼睛、鬍子和凹陷的臉頰。[22]
  • Komokwa(「富人」、「海洋的首領」)是用來代表海洋的面具,特徵包括魚眼、鰓裂、鱗片,偶爾還會有海鳥的冠用來裝飾。在鼻子和臉頰周圍可以發現一些圓孔或有顏色的圓圈,它們被解釋為氣泡、章魚觸手的吸盤、或是海葵[23]
  • Bookwus(「森林中的野人」)面具刻有深邃的眼睛、鉤狀的鼻子,且有類似人類頭骨的特徵。Bookwus (也稱為 bukwús 或 bookwuu )生活在溪流附近或森林的邊緣,收集溺水者的靈魂。他的面具通常是綠色、棕色或黑色。[24]
  • NoohlmahlNulamal (「傻瓜」)面具描繪了 Hamatsa 所派遣的暴力丑角,很容易從流著鼻涕的浮誇鼻子跟滑稽扭曲的表情辨認出他們。[25]
  • 太陽 面具通常是圓形的,中間有著鷹狀的圖案,邊緣的木頭象徵著太陽發出的光芒。太陽面具通常塗成白色、橘色和紅色,面具的臉部有時候會用扁平的[26]
  • 月亮 面具往往描繪出具有羽毛或喙等烏鴉特徵的年輕男性。滿月新月的面具都有,因此面具有時候是完整的圓形,有時是塗有新月型的圓形。[26]
  • 回聲 面具象徵著言語和腹語,這些面具的特徵是有一組通用的發話筒,每個都是可拆卸的雕刻物件,這些物件被插入面具體的嘴唇區域,且每一個都代表不同的聲音。[26]
  • 變形 面具是種複雜的面具,用來描繪神話人物雙重的性質。這種面具用在舞蹈中,舞者藉由一系列的細線來「打開」面具,露出第二個形象,通常是隱藏在動物外表裡的人類面具。變形面具由好幾個部分所構成,外部聚集在一起形成動物或神話的形態,然後向兩側分開以顯露出內部的面具。

珠寶和金屬飾品[编辑]

誇誇嘉夸的珠寶包含手環、手鐲、項鍊、鼻環和唇環等,珠寶的製作則使用鮑魚殼、石頭、象牙和木頭。和歐洲移民的來往帶來了黃金和白銀,這些黃金和白銀也被錘打成各種形狀,而銀飾和金飾上常刻有圖案和神話人物。此外,也有發現木製髮簪。而高階人士的衣服上會佩戴著各種尺寸的,這些銅象徵巨大的財富,也能分成小塊在誇富宴上贈送。

舞蹈[编辑]

舞蹈是誇誇嘉夸族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在許多儀式中都能看到,由於相當重要,因此各種舞蹈都必須被仔細地準備和演出。部落裡的特定成員會被指派去勘查特殊的舞蹈,以查看是否被演出得令人滿意,錯誤或表現不佳的舞蹈可能會帶來地位的喪失或嚴厲的懲罰,可能需要舉辦誇富宴來重新取得聲望。

Tsetseka 舞者

Tsetseka[编辑]

Tsetseka (「超自然季節」或「冬季儀式」)也許是誇誇嘉夸文化中最重要的舞蹈儀式[27],這個詞來自於 Heiltsuk 語言中的「薩滿」一詞,用來代指冬天。整個季節都被認為是超自然的,反映在這段時間內的各種儀式中。 Tsetseka 舞是由專責的官員來精心策劃的[28],即將參與舞蹈的新手會為儀式做好精心的準備,包括接受舞蹈、戲劇表演和適當哭泣的指導。複雜的道具和舞台幻象會被準備好,像是用於魔術的隱藏繩線和地道、以及在屋頂上模擬神話鳥的撞擊聲等等。[28]整個行動會延伸出舞蹈室之外,因為這些行動是有計劃地將新手引導進入儀式中。在一個例子中,一位新手乘著獨木舟抵達,卻在意外中淹死了,而這個淹死的人像實際上是用來代表新手的木雕。[28]在 Tsetseka 期間,整個誇誇嘉夸的生活空間變成了一個現場劇院,恐怖、戲劇、幻覺和喜劇等都被充分地發揮,來營造出特殊季節的氛圍。而其中,Hamatsa 儀式是 Tsetseka 季節中最重要的舞蹈。在 1951 年由 William Heick 執導的紀錄短片 Dances of the Kwakiutl 中,可以看到 1950 年在英屬哥倫比亞省魯珀特堡(Fort Rupert)的誇誇嘉夸族人進行 Hamatsa 儀式的畫面。

音樂[编辑]

音樂是誇誇嘉夸族人的古代藝術形式,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當時主要用於典禮和儀式中,其基礎是打擊樂器、以及搖鈴和口哨聲等。為期四天的 Klasila 節是歌舞和面具的重要文化展出,通常在 tsetseka 來臨前或是冬季舉行。

現況[编辑]

著名人士[编辑]

  • 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政治人物
  • Joye Walkus,誇誇嘉夸語老師
  • Sonny Assu ,藝術家
  • Calvin Hunt ,木雕師
  • Henry Hunt ,木雕師
  • Richard Hunt ,藝術家
  • Tony Hunt Sr. ,藝術家
  • Beau Dick ,藝術家
  • David Neel ,作家、藝術家
  • Ellen Neel ,木雕家
  • Mungo Martin ,藝術家
  • Quesalid ,作家
  • Willie Seaweed ,木雕師
  • James Sewid ,作家
  • Spencer O'Brien ,單板滑雪運動員
  • Marianne Nicolson ,藝術家

註解[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Canadian Encyclopedia. Kwakiutl Language". [2020-06]. 
  2. ^ Canadian Encyclopedia. Kwakiutl Geography". [2020-06]. 
  3. ^ Boas, (1925) vol. 3, pp 229-30.
  4. ^ Duff Wilson, The Indian History of British Columbia, 38–40; Sessional Papers, 1873–1880.
  5. ^ Canadian Encyclopedia. Kwakiutl Colonial History". [2020-06]. 
  6. ^ Raibmon, Paige. "Theatres of Contact: The Kwakwak'wakw Meet Colonialism in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Chicago World's Fair". Canadian Historical Review 81: 2(June 2000):157-191.
  7. ^ Hare, Jan; Barman, Jean. Good intentions gone awry Emma Crosby and the Methodist mission on the Northwest Coast. Vancouver, BC: UBC Press. 2006. ISBN 978-0-7748-1270-2. 
  8. ^ Kelm, Mary-Ellen (编). The letters of Margaret Butcher: missionary-imperialism on the north Pacific Coast.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2005. ISBN 978-1-55238-166-3. 
  9. ^ Mothers of a Native Hell. [27 May 2012]. 
  10. ^ Figure 2: Photo 2. Margaret Wilson Frank, daughter of Emily Hunt and David Wilson, granddaughter of Lucy Homikanis and George Hunt. Identified by Edward S. Curtis as "Tsawatenok girl, Kwakiutl Indian." 1914. (Also on the cover of this issue.) Photo by Edward S. Curtis, 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 Edward S. Curtis Collection, no. 3567. - Scientific Figure on ResearchGate
  11. ^ The Kwakwakaʼwakw, Curtis, and the Making of In the Land of the Head Hunters
  12. ^ Bruchac, Margaret M. - My Sisters Will Not Speak: Boas, Hunt, and the Ethnographic Silencing of First Nations Women.
  13. ^ Joseph Masco, "It is a Strict Law that Bids Us Dance": Cosmologies, Colonialism, Death, and Ritual Authority in the Kwakwakaʼwakw Potlatch, 1849 to 1922, 48.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Kwakiutl Education Department. Kwakiutl Education. [2020-06]. 
  15. ^ Hawthorn, A. (1988) pp. 33
  16. ^ Hawthorn, A. (1988) pp. 33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Hawthorn, A. (1988) pp. 35
  18. ^ 18.0 18.1 18.2 18.3 Kwakiutl Band. Kwakiutl Culture. [2020-06]. 
  19. ^ Hawthorn, A. (1988) pp. 173
  20. ^ Judith Lavoie. First Nations chief to perform rare shaming rite on legislature lawn today. Victoria Times Colonist. 9 February 2013 [10 February 2013]. 
  21. ^ Shearer, p. 54
  22. ^ Shearer, pp. 40-43
  23. ^ Hawthorn, A. (1988) p. 185
  24. ^ Shearer, pp. 17-81
  25. ^ Shearer, p. 77
  26. ^ 26.0 26.1 26.2 Hawthorn, A. (1988) p. 27
  27. ^ Penney, p. 159
  28. ^ 28.0 28.1 28.2 Hawthorn, A. (1988) p.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