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許梓桑古厝

坐标25°07′39″N 121°44′39″E / 25.12741564°N 121.74412056°E / 25.12741564; 121.7441205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許梓桑故居
慶餘堂
二樓正面 地图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巷15號
坐标25°07′39″N 121°44′39″E / 25.12741564°N 121.74412056°E / 25.12741564; 121.74412056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昭和六年(1931年)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官方名称許梓桑故居
類型登錄等級:基隆市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建築物類
詳細登錄資料

許梓桑古厝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正式名稱為「慶餘堂」,是日治時期曾擔任基隆街長與臺北州協議會員等職的許梓桑之故居[1][2]。2004年3月1日以「許梓桑古厝」之名公告為基隆市歷史建築,目前因年久失修與風化侵蝕等因素,僅餘牆面[1]

沿革

[编辑]

許梓桑古厝的原屋主許梓桑是基隆當地知名士紳、實業家,除擔任公職參與地方事務外,也在基隆詩壇占有一席之地[2]。他與顏雲年往來甚密,亦曾參加顏雲年在大正三年(1914年)於「環鏡樓」召開的第一次全臺詩人聯吟大會[2]。此外基隆的大同吟社,也推選他擔任社長[2]

許梓桑原本是住在基隆市區,但在明治末期因為住家變成築地,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搬到「新店街八番地」,直到昭和六年(1931年)才在「少將山」上興建這棟慶餘堂,後方築有「逎園」[1][2]

二次大戰期間,許梓桑家族為避美軍空襲,搬離此居。許梓桑本人於戰後不久即過世。戰後,則陸續有族人與難民在此暫居。然而,1960年代左右,許家後代的產權問題逐漸惡化,以致許宅被遺棄為「三不管地帶」,荒廢數十年。

其間,鄰近的社區工作者李正仁(旭石田社區工場)曾與陳慶鐘建築師事務所合作,進行探勘,作出《許梓桑古厝報告書》一冊。但由於該宅產權過於複雜,公部門仍無介入處理。古宅逐漸雜草叢生、堆積垃圾。

直至2014年八月起,由在地年輕人如基隆青年陣線於此蹲點[3][4],發起週邊區域清潔活動,並利用該地點,於此舉辦多場社區、文化活動[5],推廣許宅為基隆隱藏文化景點,吸引媒體報導。「許梓桑古厝」因此漸恢復其原貌,也開始受到遊客注意,鄰近婚紗業者也多次在此取景,成為婚攝景點之一[6][7]

遊客前來遊覽時請留意週遭環境,因有地板破損,有從二樓跌落至一樓的危險性,務必小心自身安全。

建築設計

[编辑]

許梓桑古厝樓高兩層,二樓採傳統三合院的佈局,建築細部則融入西洋建築的裝飾,至於建材則使用TR磚[1]

圖片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許梓桑古厝.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2. ^ 2.0 2.1 2.2 2.3 2.4 韓國棟 總編輯 (编). 《走讀台灣:基隆市》. 國家文化總會. 2010年12月: 頁30-32. ISBN 978-986-6573-19-4. 
  3. ^ 綜合報導. 洗刷鬼屋汙名 基隆青年擦亮老屋容顏. 聯合報. 2015年4月 [201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4. ^ 基隆青年陣線. [201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2). 
  5. ^ 梓桑文化祭. [201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6. ^ 盧賢秀. 婚紗新景點 許梓桑古宅入鏡. 自由時報. 2015年1月 [201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7. ^ 游明煌. 許梓桑古厝 變身拍婚紗秘境. 聯合報. 2016年2月 [2016-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