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區(臺灣話:Tiong-tsìng-khu)位於臺灣基隆市東北側,為基隆市政府所在地,轄區涵蓋基隆港東岸、和平島及八斗子地區,北方三島亦由該區管轄。全區三面環海,僅南側環山,海岸線多灣澳,且擁有數個漁港,是基隆市漁業發展的重鎮。
戰後,統合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町名改正設置的義重町、日新町、入船町、真砂町、濱町、社寮町、八斗子、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設置第一區,1946年,以區內主要幹道中正路而改稱為中正區。
历史人口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63,839 | — |
---|
1986 | 61,761 | −3.3% |
---|
1991 | 62,310 | +0.9% |
---|
1996 | 60,507 | −2.9% |
---|
2001 | 59,585 | −1.5% |
---|
2006 | 58,029 | −2.6% |
---|
2011 | 54,447 | −6.2% |
---|
2016 | 52,572 | −3.4% |
---|
2021 | 50,654 | −3.6% |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處統計,2022年底中正區戶數約2.3萬戶,人口約5.1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新豐里與長潭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215人與468人,其中新豐里也是基隆市人口第三大里,其他區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砂子里、新富里[1]。
中正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
[2]
區政組織[编辑]
中正區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中正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3]。中正區為基隆市第一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中正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4]。
行政區劃[编辑]
中正區的行政區劃轄有長潭里、社寮里、真砂里、正義里、八斗里、平寮里、中砂里、德義里、砂子里、正濱里、入船里、港通里、碧砂里、中正里、正船里、新富里、中濱里、中船里、新豐里、建國里、義重里、海濱里、正砂里、信義里、和憲里、砂灣里等26個里,共計517鄰[5]。
大專院校[编辑]
高級職業學校[编辑]
高級中學[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 臺灣鐵路管理局
和平島公園海兔岩
參考資料[编辑]
- 引用來源
- ^ 主題服務.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8-0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組織架構.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中文(臺灣)).
- ^ 基隆市議會. 議員資訊. 基隆市議會全球資訊網.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轄區簡介. 基隆市中正區公所.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中文(臺灣)).
- 書籍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