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的主題是基隆市的市轄區。关于其他同樣以「中山區」為名的地名,請見「
中山區」。
由健民街遠眺西北火號山(H133M/球子山/白米甕山)
虎仔山上的「KEELUNG」英文字母地標看板
中山區(臺灣話:Tiong-san-khu)位於臺灣基隆市北部,基隆港西側,北瀕東海,地勢西北高東北低,主要地形為環繞起伏的低丘,是基隆市港區主要設施的所在地。
戰後,統合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町名改正設置的明治町、大正町、昭和町、仙洞町、內木山、外木山、大竿林設置第五區。1946年,以區內主要幹道中山一、二、三路而改稱為中山區。
1988年,因應基隆市政府進行的全市行政區劃範圍調整,中山、安樂兩區的轄域進行大規模調整,原屬安樂區的西定河東岸地區、以及大竿林一帶數里改劃入中山區,使得中山區的轄域從基隆港西岸沿岸擴大至西定河谷地區。
历史人口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40,875 | — |
---|
1986 | 33,796 | −17.3% |
---|
1991 | 49,377 | +46.1% |
---|
1996 | 50,291 | +1.9% |
---|
2001 | 54,097 | +7.6% |
---|
2006 | 52,973 | −2.1% |
---|
2011 | 50,297 | −5.1% |
---|
2016 | 48,115 | −4.3% |
---|
2021 | 45,755 | −4.9% |
---|
來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處統計,2022年底中山區戶數約1.9萬戶,人口約4.5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和慶里與和平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398人與480人,其中和慶里也是基隆市人口第二大里,其他區內人口較多的里包括中和里、德和里、德安里[1]。
中山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
[2]
區政組織[编辑]
中山區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中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3]。中山區為基隆市第四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中山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4]。
行政區劃[编辑]
中山區的行政區劃轄有新建里、安平里、安民里、中山里、民治里、中興里、仁正里、健民里、通化里、居仁里、通明里、和平里、仙洞里、太白里、協和里、文化里、德安里、德和里、中和里、和慶里、西康里、西定里、西華里、西榮里等24個里,共計520鄰[5]。
大專院校[编辑]
高級中學[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大德分校(原 基隆市立大德國民中學)
- 天主教輔大聖心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
國民小學[编辑]
- 臺灣鐵路管理局
地方幹道[编辑]
公車路線[编辑]
- 301線(太白莊)
- 302線(中山高中)
- 303線(大竿林)
- 304線(高遠新村)
- 305線(濱海大道)
- 306線(中平街)
- 307線(中和國小)
- 308線(外木山漁港)
- 310線(大武崙沙灘)
公路客運路線[编辑]
- 1813D路線 - 基隆市快捷公車/中山區線(國光客運營運)
仙洞里佛手洞
參考資料[编辑]
- 引用來源
- ^ 主題服務.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 ^ 公所簡介-組織架構. 基隆市中山區公所.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中文(臺灣)).
- ^ 基隆市議會. 議員資訊. 基隆市議會全球資訊網.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臺灣)).
- ^ 鄰里資訊-一里一特色. 基隆市中山區公所. [2022-10-24] (中文(臺灣)).
- 書籍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