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區 (基隆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山區 Zhongshan District of Keelung | |
---|---|
市轄區 | |
坐标:25°12′N 121°42′E / 25.2°N 121.7°E | |
國家 | ![]() |
上級區劃 | 基隆市 |
下級區劃 | 24里520鄰 |
政府 | |
• 區長 | 陳信雄(中山區區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10.5238 平方公里(4.0633 平方英里) |
海拔 | 52 公尺(171 英尺) |
人口(2021年12月)(19,232戶) | |
• 總計 | 45,755人 |
• 排名 | 5 |
• 密度 | 4,300人/平方公里(11,000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8) |
郵遞區號 | 203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7050 |
毗鄰 | 安樂區、仁愛區、中正區 |
網站 | https://www.kljs.gov.tw/ |

由健民街遠眺西北火號山(H133M/球子山/白米甕山)
虎仔山上的「KEELUNG」英文字母地標看板
中山區(臺灣話:Tiong-san-khu)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北部的區,位處基隆港西岸、基隆市中心的左上側,北瀕東海,港區之主要設施多位在此區內。
歷史[编辑]
戰後,統合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町名改正設置的明治町、大正町、昭和町、仙洞町、內木山、外木山、大竿林設置第五區,1946年改稱中山區。
1988年,因應基隆市政府進行的全市行政區劃範圍調整,中山、安樂兩區的轄域進行大規模調整,原屬安樂區的西定河東岸地區、以及大竿林一帶數里併入中山區,使得中山區的轄域從基隆港西岸沿岸擴大至西定河谷地區。
人口[编辑]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40,875 | — |
1986 | 33,796 | −17.3% |
1991 | 49,377 | +46.1% |
1996 | 50,291 | +1.9% |
2001 | 54,097 | +7.6% |
2006 | 52,973 | −2.1% |
2011 | 50,297 | −5.1% |
2016 | 48,115 | −4.3% |
2021 | 45,755 | −4.9%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政治[编辑]
區政組織[编辑]
中山區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中山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1]。中山區為基隆市第四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中山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2]。
行政區劃[编辑]
中山區轄有24里:中山里、中興里、仁正里、民治里、安民里、西定里、西華里、居仁里、和平里、中和里、文化里、太白里、安平里、仙洞里、西康里、西榮里、協和里、和慶里、通化里、通明里、健民里、新建里、德安里、德和里。
教育[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高級中學[编辑]
- 天主教輔大聖心高級中學(完全中學)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完全中學)
國民中學[编辑]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
- 基隆市立中山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大德分校(原 基隆市立大德國民中學)
- 天主教輔大聖心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部
國民小學[编辑]
交通[编辑]
鐵路[编辑]
公路[编辑]
地方幹道[编辑]
- 西定路 - 復興路 - 文化路 - 中華路:中山區內環狀道路(日治時代闢建為戰備道路)
- 中山一路 - 中山二路 - 中山三路 - 光華路:西岸臨港道路
- 新西街、中和路:內木山及大竿林附近社區連外道路
- 文明路、協和街、湖海路(原 安中產業道路):外木山海岸景觀道路
- 西定高架道路:中和路端 - 新西街平交口 - 安樂路端(連接港西聯外道路和中山高速公路)
公車路線[编辑]
- 301線(太白莊)
- 302線(中山高中)
- 303線(大竿林)
- 304線(高遠新村)
- 305線(濱海大道)
- 306線(中平街)
- 307線(中和國小)
- 308線(外木山漁港)
公路客運路線[编辑]
- 1813D路線 - 基隆市快捷公車/中山區線(國光客運營運)
旅遊[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中山區 |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山區 (基隆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