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國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斗子清代官煤風坑
八斗子清代官煤風坑主井、風坑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基隆市中正區調和街301-21號(主井)、236號(風坑)附近。
建成时间 清朝光緒2年(1876年)
公众参观開放時間:不開放參觀
官方名称清國井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產業
詳細登錄資料

八斗子清代官煤風坑,別名清國井,是台灣第一口官煤,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為供應自強運動福州船政局造船廠軍艦、兵輪用煤,為清朝後期台灣最重要的能源建設。[1][2]現以列冊為基隆市歷史建築。

歷史

[编辑]
美國人所繪福爾摩沙-臺灣基隆以東煤礦分布,其中可見清國井

光緒二年(1876年)8月,滿清受到列強壓迫後,深感國力不足以扺禦外侮,因而啟動開礦政策下,欽差大臣沈葆禎和南洋大臣曾國荃因考慮基隆戰略地位,在聘請英國技師翟薩(David Tyzack)於北台灣產煤地點探勘後,最後則選定於雞籠老寮坑(現八斗子一帶)開設台灣第一座官礦清國井,並組設礦務局(後改為煤務局),引進新式的英式採礦設備,開鑿深90公尺,直徑約4公尺的直井,並在坑底裝蒸氣動排風機以供坑內空氣流動,提高了台灣單一礦坑開採的產量。


清國井的煤屬於石底層的本層煤,厚度達1公尺,供煤穩定,所產煤礦配合洋務運動,運往福建船政局使用,在1879年時該地礦工則高達1000人,日產200噸。並設舖輕便軌道,將產煤送至八斗子的煤港碼頭。然而歸因八斗子向斜面的地層結構,使得維護成本增加,及當地氣候與衛生條件影響人力資源、煤務局態度過於腐敗、資金不足等重大因素,最終不但開採技術、礦場管理、和運輸等技術沒有持續進步,更使產量始終未如預期。


光緒十年(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法軍進犯基隆,督軍劉銘傳為避免煤礦落入敵軍,下令將採掘礦井機械搗毀,並燒掉所有開採出來儲存的燃煤,朝向礦井灌水,使法軍無法掠取煤炭資源,作為必要的防範措施所用。 戰後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台灣巡撫,並布政使司下設煤務局,重建礦山,積極推動煤礦開採,以裕國家財政,然而此刻清國井遭受重大打擊,積水始終難以全數抽除,最終導致官礦衰落,清廷則宣布礦產枯竭予以廢礦,服役時間僅為6年,此外日治時期,日本對此清廷留下的直井煤礦的叫法則取自「清國井」,因此得名至今。

近年由於海科館的興建,使得礦井土地所有人台電公司欲將其出售,因而引起地方居民及文史工作者的重視[3][4],在設立清國井遺址紀念碑以供後人瞻仰後,2015年11月2日,清國井主井、風坑列冊為基隆市歷史建築。[5]

現況

[编辑]

當前,清國井周圍區域已被住宅區及蔓草圍繞,並設立清國井遺址紀念碑以供後人瞻仰,而遺跡共留存四大口,即主井、風坑、四方井和炭井。

主井

[编辑]

主井位於現調和街東側與臺鐵深澳支線間,於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開坑,隔年三月即著煤,主井深82公尺,直徑3.81公尺,井口為圓形,如今已被大水泥塊封閉。不過石砌壁體仍保存完整。[6]

風坑

[编辑]

主井位於主井附近,當前清國井遺址紀念碑也設立在其旁,通風井口因安全為由則同樣由大水泥塊封閉,但井口仍保持完整。

四方井和炭井

[编辑]

四方井與炭井雖在正式文件未有記載,但最終則確定應為清代時期官方開鑿的痕跡,四方井現存狀態未封,在調和街37~59號山路底,井口長約3公尺、寬2.5公尺,據稱當時為人員出入口所用,而炭井當前通風井口也被大水泥塊封閉,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榮興坑上方。

海國容才

[编辑]

當前位在調和街萬安堂後方廁所旁砂岩石壁有座「海國容才 撫州許庭瑞敬書」石刻,據稱與開採煤礦有關,推測刻於光緒元年(1875年)至光緒10年(西元1884年)之間,由福州船政局守備許廷瑞署名。[7]


參考文獻

[编辑]
書目
  • 《臺灣文化志》伊能嘉矩著;1928年
  • 《基隆煤礦史》鮑曉鷗著;1999年
  • 《北台封鎖記》陳政三著;原民出版, 2002年, ISBN 9789578491892
  • 《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台灣紀行》陳政三著; 2015年
引用
  1. ^ 清國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2. ^ 清國井- 八斗子商圈聯盟.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3. ^ 清國井通風坑口 台電擬賣地.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4. ^ 搶救台灣第一口官煤 清國井全台第一也是唯一.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5. ^ 彭佳嶼百年燈塔 登錄市定古蹟.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6. ^ 台灣第一口官煤清國井 填水泥停車.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7. ^ 「海國容才」石刻-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