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咏华
任咏华 | |
---|---|
出生 | 1963年2月(61岁) 英属香港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
籍贯 | 中国广东鹤山 |
母校 | 香港大学化学系(学士、博士) |
职业 | 化学家 |
任咏华,SBS,JP(英语:Vivian Wing-Wah Yam,1963年2月10日—),香港人,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暂任副校长(国际创新中心),她于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1] 。她于2011年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此外,她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生平
[编辑]1963年2月10日,任咏华生于香港。她的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根据任咏华讲述,双亲并没有诱导她,是她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善于分析的性格引导她从事科研。她上小学的时候打破一支温度计,温度计中的水银在她手上流动和聚并的现象,让她惊奇。在中学,她的一位中学教师为她带来极大的启发。这位教师怀孕时仍坚持授课。[2]
任咏华于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于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3] 。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并在支志明的课题组结识了她的同学、后来的丈夫麦成达。两人于 1990 年结婚,育有两名女儿。[4][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任咏华研究金属钌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
1988年博士毕业后,任咏华在香港城市大学(当时叫做城市理工学院)新成立的应用科学系获得一个初级教职。当时的城市理工学院科研设施非常差,任咏华为这所大学的图书馆订购了第一批化学图书,为实验室订购了第一批烧杯和化学药品。[2][5] 在城市理工学院期间,承担本科生教学,在教学时间之外,任咏华利用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教授的实验室设备从事科学研究。在这期间,她投身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金属配合物发光。[2]
1990年,任咏华回母校香港大学任教。1991年夏至1992年夏,任咏华两次到伦敦帝国学院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杰弗里·威尔金森的课题组访问,在这里她开始转向研究有机金属合成。从伦敦返回香港之后,任咏华开始研究有机金属发光体,制备出耐用的冷发光有机金属,激发态寿命在微秒量级,比绿色荧光蛋白和其他荧光材料的激发态寿命还长,促进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展。[2]
1995年,任咏华升任高级讲师,1997年成为教授,1999年成为讲座教授,2000至2005年任系主任。[5]2001年,任咏华开始任黄乾亨黄干利基金教授(化学与能源),2007获得福布莱特杰出学人奖。[6]
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7] 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 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9] [10]
2005年,任咏华以“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1] 2011年获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12][13][14][15]
2024年5月28日,香港大学校委会主席王沛诗被指绕过校长张翔,在会议中加入审议多名副校长人选程序,最终通过七名副校长的暂任安排。其中任咏华接替转任副校长(大学拓展),出任暂任首席副校长。[16][17]
学术研究
[编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任咏华研究高价金属钌和锇的氧化化学,这一研究有助于研究生物体内细胞色素利用铁离子氧化碳-氢键,因为钌和锇与铁属于同一族[18][19] 。
独立工作之后,任咏华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和无机发光化学和材料。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她的课题组制备出可用作短序列DNA指示剂和检测溶菌酶的有机金属配合物[20][21]。任咏华自伦敦访问回到香港之后,开始发光材料的研究。她的课题组制备很多新种类的有机金属发光体[22][23]。她的课题组制备出溶液稳定的磷光材料和磷光剂,可以很方便地沉积在玻璃、塑料等各种表面上,可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上[24]。近年来,任咏华还研究了非常规结构的发光材料,比如金属凝胶[25]、球状胶束和柱状纳米结构等[26],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材料。
至2013年,任咏华发表了347篇期刊论文,申请了29项专利,撰写6篇专著章节,出版了2部专著。[27]
奖励和荣誉
[编辑]任咏华因其学术成就,获得众多奖励和荣誉:[28]
- 2013年 世界杰出华人奖(世界华商基金会颁授)
- 2012年 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名誉博士
- 2012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12年旭茉JESSICA 最成功女性2012
- 201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2011年 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
- 2010年 黄乾亨黄干利基金教授席(化学与能源)
- 2007年 香港富布尔特杰出学人奖(Hong Kong Fulbright Distinguished Scholar)
- 2008年 杰出专业女性及女企业家奖(香港女工商及专业人员联会颁授)
- 2008年 香港大学“卓越研究成就奖”
- 2006年 日本光化学学会亚洲及汎洋光化学科学家讲学奖(Eikohsha Award)
-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5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颁授百周年讲座奖及奖章(全球首位华人获此荣誉)
-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02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国际青年商会香港总会颁授)
-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0年 裘槎基金会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
资料来源
[编辑]- ^ 孙自法. 香港科学家任詠华成为中科院最年轻院士.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 ^ 2.0 2.1 2.2 2.3 2.4 Ahmed, Farooq. Profile of Vivian W.-W. Ya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05-06, 110 (20): 7964–7966 [2014-03-08]. doi:10.1073/pnas.1307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任詠华院士简介. 中国科学院.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 ^ 存档副本.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5.0 5.1 5.2 丁田发. 任咏华 进行化学研究缓解能源紧张. 江门日报.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6).
- ^ Professor Vivian YAM Wing Wah. Croucher Foundation. [8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 ^ 化学家的快乐生活.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Vivian Wing-Wah Yam. TWAS.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刘思诺. 港大教授任詠華 膺美國科院外籍院士. 香港文汇报.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 NAS membership.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 中国科学技术部. 2006年4月21日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1年度“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将于下周举行.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任咏华孤独科研20年 纾解能源危机 夺女版诺奖 苹果日报,2010年11月11日
- ^ 港大教授任咏华领取杰出女科学家奖 商业电台,2011年3月4日
- ^ 港女科学家涌现 扬威国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公报》 2012年12月12日
- ^ 劳显亮. 港大校委會暫任七名副校長名單曝光 非校長張翔提出 王于漸降職. 香港01. 2024-05-29 [202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4) (中文(香港)).
- ^ 潘耀昇. 港大風波|高層爆內鬥 校監李家超:從新聞得悉 責成教育局了解. 香港01. 2024-06-04 [202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4) (中文(香港)).
- ^ Chi Ming Che , Vivian Wing Wah Yam , Thomas C. W. Mak. A novel monooxoruthenium(V) complex containing a polydentate pyridyl amine ligand. Syntheses, reactivitie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RuIII(N4O)(H2O)](ClO4)2. J. Am. Chem. Soc. 1990, 112 (6): 2284–2291 [2014-03-16]. doi:10.1021/ja00162a0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Vivian Wing-Wah Yam, Chi-Ming Che and Wai-Tong Tang. Metal–oxo photo-oxidants: photochemical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trans-dioxo complexes of ruthenium(VI) and osmium(VI).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8: 100–102 [2014-03-16]. doi:10.1039/C398800001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Cong Yu, Kenneth Hoi-Yiu Chan, Keith Man-Chung Wong, and Vivian Wing-Wah Yam.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induced helical self-assembly of alkynylplatinum(II) terpyridyl complex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 (52): 19652–19657 [2014-03-18]. doi:10.1073/pnas.0604998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Yeung MCL, Wong KMC, Tsang YKT, Yam VWW. Aptamer-induced self-assembly of a NIR-emissive platinum(II) terpyridyl complex for label- and immobilization-free detection of lysozyme and thrombin. Chem Commun. 2010, 46 (41): 7709–7711 [2014-03-18]. doi:10.1039/C0CC02631J.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Yam VWW, Li CK, Chan CL. Proof of potassium ions by luminescence signalling based on weak gold–gold interactions in dinuclear gold(I) complexes.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20): 2857–2859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 Yam VWW. Molecular design of transition metal alkynyl complex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luminescent metal-based materials: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aspects. Acc Chem Res. 2002, 35 (7): 555–563 [2014-03-18]. doi:10.1021/ar00007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Tang MC, Tsang DPK, Chan MM, Wong KMC, Yam VWW. Dendritic Luminescent Gold(III)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3, 52 (1): 446–449 [2014-03-18]. doi:10.1002/anie.201206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 ^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Unusual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of metallogels of alkynylplatinum(II) 2,6-bis(N-alkylbenzimidazol-2′-yl)pyridine complexes upon a gel-to-sol phase transi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7): 6253–6260 [2014-03-18]. doi:10.1021/ja90089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Po C,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amphiphilic anionic platinum(II) complex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troscop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J Am Chem Soc. 2011, 133 (31): 12136–12143. [2014-03-18]. doi:10.1021/ja203920w.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Yam, VWW Publications. HKU.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Yam, VWW Honours, Awards & Prizes. HKU.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