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 | |||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 | |||
老校名 |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 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 | ||
校训 | 敬業樂群 | ||
创建时间 | 1984年1月1日(1994年正式取得大學地位)![]() | ||
学校类型 | 法定公立、研究型大學、綜合性大學 | ||
校监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現任:林鄭月娥) | ||
校董會主席 | 黃嘉純 | ||
校长 | 郭位教授 | ||
副校长 | Christian Wagner教授 學務副校長 楊夢甦教授 副校長(研究及科技) 陳漢夫教授 副校長(學生事務) 李國安教授 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 李惠光先生 副校長(行政) | ||
教师人數 | 972[1] | ||
学生人數 | 20,954(2018/19學年)[2] | ||
本科生人數 | 12,909 | ||
研究生人數 | 7,244 | ||
博士生人數 | 127 | ||
校址 | ![]() | ||
校區 | 市區 | ||
总面积 | 156,000平方米[3] | ||
代表色 | 酒紅色[4] | ||
隶属 | 國際大學協會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 歐洲質量改善系統 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中俄工科大學聯盟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 ||
網站 | http://www.cityu.edu.hk | ||
|
香港城市大學 | |||||||||||||||
繁体字 | 香港城市大學 | ||||||||||||||
---|---|---|---|---|---|---|---|---|---|---|---|---|---|---|---|
简化字 | 香港城市大学 | ||||||||||||||
|
香港城市大學(英語: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CityU),簡稱城大,是香港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校園位於香港九龍塘[5]。在 1984 年創立,並於1994年正名為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是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大學之一,注重多元文化、跨文化學習與全球視野,由商學院、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理學院、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數據科學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法律學院、周亦卿研究生院10個學院、27個學系及41個科研中心組成[6] ,提供逾100項學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
校史沿革[编辑]
1980年代初:籌辦[编辑]
1980年11月,港督麥理浩委任了檢討香港專上及工業教育的委員會。該委員會在1981年6月建議,為了適應時代發展,香港應全面加強專上教育,立即展開「第二間理工學院」的籌劃工作。
1982年5月,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在倫敦召開第一次會議,隨後提交《第二理工學院第一號報告書》,建議新理工學院命名為「香港城市理工學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並認為新理工的校址應參考英國的做法,設於人口稠密、主要交通網絡可達到的地區,於是選擇在九龍仔(今日被視為九龍塘)的朱牯仔木屋區劃出約12公頃的土地,作建設永久校舍之用。委員會同時決定應盡早在1984–85年度於旺角臨時校舍開課,以待九龍塘永久校舍落成。
1982年6月,校董會成員獲委任為第二間理工學院的籌備委員會成員,並正式委任鍾士元爵士為籌備委員會的主席。招聘首任院長的工作于1983年初在全球展開,英國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席副校長莊賢智教授 (Professor David Johns)獲委任為首任院長。
1983年11月23日,立法局通過《香港城市理工條例》。
1984年1月1日,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正式成立,鍾士元爵士出任校董會主席。同年7月,約16,000人申請報讀新開設的七項課程;10月8日正式開課,共有480名全日制學生及680名兼讀制學生。開校時臨時校舍設於旺角工業貿易署大樓。
1986年1月,學生會正式成立,10月推出首兩個學士學位課程,分別為商業與公共及社會行政。同年11月舉行首屆畢業典禮。 同年1月27日,朱牯仔村發生四級火災,整個木屋區被滅村,該區居民陸續獲安排遷至富善邨、祥華邨及山景邨,以及沙角尾及田心臨時房屋區,城大擬定校址土地開始騰空,在當局清理瓦礫後,隨即進行校舍施工工程[7]。
1989年8月位於九龍塘的永久校舍落成,部分課程改於新校舍上課,但由於校園尚在進行機電裝置工程及裝修,大部分課程仍於旺角上課,直至校舍開幕為止。1990年1月,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第一期校園的附屬設施啟用,由港督衛奕信爵士主持揭幕典禮,其他課程亦陸續遷入現址上課。同年10月設立商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科學及技術學院。同年11月1日設立高級專業學院。
大學時期 (1994年 - 現在)[编辑]
1991年,學院向香港政府申請自行評審資格及升格為大學。
1993年7月,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授予學院自行評審資格。
於1994年獲得大學地位,同年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亦分別獲授大學名銜。
發展時期[编辑]
1997年2月,為學生推出一張全新的學生証「智城卡」,是亞洲首張雙晶片身分証及儲值現金聰明卡[8]。
2000年4月,大學在校園內推出無線上網服務。
2001年5月8日,大學參與創立的「千里眼控股有限公司」(現「訊智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8051)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為香港首家把附屬科技初創企業上市的大專學府[9]。
2003年8月,大學招收第一批內地自費學生。
2004年7月,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成立。(城大專上學院已於2019年7月註冊成為一所政府認可的專上學院,現為香港伍倫貢學院,完全獨立於城大以外。)
2008年3月,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香港首家在工程領域方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9年,「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成立[10]。
擴展時期[编辑]
該校前任校董會主席梁振英為第四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三年期間,學校很多政策出現改變,其中最為爭議的是更改員工的聘用制度,但同時亦有人認為這些改變使大學教學質素得以提升。政府最新委任黃嘉純出任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11]。
2011年1月,城大投資逾一億港元在深圳興建的產學研大樓,舉行啟用典禮。同年10月,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舉行開幕典禮。
2012年2月,學術樓(二)(現 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慶賀落成啟用。
2013年5月,學術樓(三)(現 劉鳴煒學術樓)正式啟用。
2014年7月,為慶祝創校30周年,城大採用新徽標,由城大的英文縮寫「CityU」與數字「30」組成,表達追求行動、進步的勵志信息。[12]其後成為大學新校徽。
2015年8月28日香港城市大學以約5.5億元,呎價逾1萬元購入丰滙基座商場。商場位於1及2座基座,地下至2樓共有3層,合共5.32萬方呎。
2018年2月,香港城市大學與廣東惠州市人民政府在惠州簽署「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落戶潼湖生態智慧區」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將在廣東惠州擬建設占地面積約1000畝的校園項目,並籌劃合辦動物醫療檢驗中心及食物安全實驗室。[13]城大在2019年6月表示,得悉相關土地不適合規劃作教育用途,而惠州市政府亦因財政考慮原因未能落實之前所做的承諾,因此不會進一步探討。[14]
2018年8月20日香港首家及唯一的動物醫學院命名為「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學院由城大與其國際䇿略夥伴美國康乃爾大學合作於2014年建立,課程2019/20學年起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
大學辨識[编辑]
校徽及象徵[编辑]
為慶祝創校30周年,城大採用由香港設計師靳埭強創辦的靳與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的校慶標誌,由城大的英文縮寫「CityU」與數字「30」組成,表達追求行動、進步的勵志信息,其後成為新校徽。[16][17]
校訓[编辑]
“ | 敬業樂群 | ” |
出自《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解釋說:「敬業,謂藝業長者,敬而親之;樂群,謂群居朋友善者,願而樂之。」 朱熹則於《朱子文集》道:「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也。」
校歌[编辑]
創作背景[编辑]
校歌源自1999年11月27日至28日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上演,由城大師生自創、自編、自演「城市大學十五周年校慶紀念音樂劇」[18]《城市傳奇》[19]的主題曲,其後每年迎新典禮[20]由師生一同唱出,成為官方校歌。
歌詞[编辑]
《城市傳奇》
作曲:何俊傑 作詞:岑偉宗 舒志義
光陰似箭,終於看到這一天,讓我追上進步前路望遠見。
當天錯過,最後明瞭會兜圈,一切困惑重塑今天。
失敗,犧牲跟妥協,生存在剎那定奪。
光明亮相那一秒,或許我是控制不了。
唯一真理,堅守信念,錯不了。
人要成大器,讓心中的理想高飛;人要成大器,用知識開創傳奇。
無限更新奇,自有新天地、新轉機。
人要成大器,讓知識跟理想高飛;人要成大器,在世間開創傳奇。
天邊角落難關跟責任,新責任同難關縱是難,也未停步做個模範。
城市成大器,讓知識跟理想更遠飛;城市成大器,用知識開創傳奇。
城市成大器,萬千光輝理想高飛;城市雲上飛,標誌知識創傳奇,有你。
校花[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於2016年11月7日選定簕杜鵑其為「城花」,象徵城大不斷進取、屢創佳績。[21]
校園[编辑]
歷史[编辑]
1984年至1989年期間,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的臨時校舍位於今日旺角西洋菜街的前工業貿易署大樓[22]。
1989年9月永久校舍開始交付,學院於1990年1月起陸續遷入新校舍,並把原臨時校舍轉交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現香港公開大學,后迁出)作校舍用途。
主校園位於九龍塘達之路83號,面積達15.6公頃,面積為全港大專院校的第四大。[23]其後獲得政府撥地,把原歌和老街臨時房屋區的地段作為學生宿舍的位址。[24]
由2019年12月反修例運動起,校方禁止公眾進入校園,並在外圍加設鐵板,封鎖校園,出入口均有保安看守,職員和學生需要拍卡和出示證件才能進入校園。[25]而來往由又一城通往城市大學的「時光隧道」出入口安裝轉閘機。城大教職員協會和城大學生會署理會長要求校方立即拆除大閘並重開校園,惟校方表示基於校園保安及安全理由,城大會繼續在所有出入口實際出入管制。[26]而大學亦更改開放時間為早上7時至晚上11時,校園多個位置亦加裝閉路電視,部份課室和大堂亦增設讀卡器,學生批評大學校園倒退至中學式管理。校方指有關安排讓治安得以大大改善,人流大減亦有助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校園內擴散。[27]
地理位置[编辑]
校園位於達之路以西的朱牯仔谷地上,校舍東部毗連又一城及港鐵九龍塘站,南與九龍仔公共屋邨南山邨及又一居一街之隔,西與石硤尾公園為鄰,與白田邨隔山相望,北坐筆架山底、龍翔道以南。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最方便港九新界學子的學府之一,不少學界聯校組織的會議、各項交流實習活動的面試均選擇在城大舉行,以方便散居各區的與會者。
主校園(本部)[编辑]

包括楊建文學術樓、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劉鳴煒學術樓、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蒙民偉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學術交流大樓、桃源樓、胡法光運動中心、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兩座高級教職員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十一座學生宿舍。
楊建文學術樓[编辑]
楊建文學術樓,前稱學術樓(一)(ACademic 1),於2006年或之前亦曾稱為 「教學樓」,1989年至1994年分階段落成,由鍾華楠、唐謀士兩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樓面面積達63,000平方米,當中包括116所實驗室、18個演講廳、課室,學校食堂,以及3個裝置完備的廚房。楊建文學術樓以顏色來分區,依次序分別是紫區(P)、綠區(G)、藍區(B)、黃區(Y)及紅區(R)。除演講廳以外,所有課室、實驗室等都以所處的顏色分區來編號。
2017年4月28日,正式將學術樓(一)命名為楊建文學術樓,以表彰伯恩光學創辦人楊建文博士太平紳士對大學和學生的支持和慷慨捐助。[28]
邵逸夫圖書館[编辑]
邵逸夫圖書館(Run Run Shaw Library)於1984年成立,1989年遷往九龍塘校園內楊建文學術樓,翌年正式命名為邵逸夫圖書館,以紀念邵爵士之慷慨捐獻。圖書館座落於楊建文學術樓二樓及三樓,位處大學中心區域。圖書館佔地13,509平方米,設有座位約2,530個,另有校外儲存書庫。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學相關證件方可進入。
城大圖書館館藏紙本書逾106萬冊,電子圖書逾2百萬冊;合訂本期刊數量約218,000冊,紙本現刊約有1,700種。電子資源亦不斷增加,其中電子數據庫378個,電子期刊逾78,000冊,媒體資料69,400種,網上視聽資料127,000種。
圖書館館藏一系列英國法律史圖書。英國法律特藏書庫為亞洲地區最佳館藏之一,以典藏1900年以前出版之英國法律珍本書為主,其他廣泛範疇的相關學科皆有收納。重要藏書包括 La novvelle natura breuiu, 1553, Henrici de Bracton de legibus & consuetudinibus Angliae libri quinq, 1569, La graunde abridgement, 1573,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 1768-1769 等。
圖書館於2007年率先設立與推行「學習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整合了圖書館服務、科技及其他校園服務,是一個可以同時配合休閒閱讀、自學探索和群體研習等不同需要的理想學習空間。圖書館推出的重要舉措有:2007年設立Oval 電腦區、技術支援櫃台、參考諮詢服務櫃檯、迷你影院、休閒區、悠然角;2009年設立人文學堂、讀者指導室、多用途展示區(於2016年命名為和富基金廊);2013圖書館新翼投入使用,增加了館藏及自修區;2015年開放四庫全書閱覽室。
2008年,圖書館與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領域的研究人員合作,率先在香港利用超高頻RFID技術設計了EasyCheck 系統。EasyCheck已在指定參考書庫使用,用戶可在任何時間自助借閱或歸還多種圖書館館藏。圖書館亦獲得八達通公司的批准及授權,結合圖書館系統與八達通研發了EasyPay系統,自動處理繳交逾期罰款。EasyCheck與EasyPay系統均在內地及香港取得專利。
2014年,圖書館與法律學院、知識轉移處、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合作開設「創意工作坊」。創意工作坊是位於圖書館的一站式資源中心,旨在幫助學生與校內讀者發揮及展示想像力、彼此交流,共享意念並創出新意。
2016年,圖書館發展出新型 多螢幕虛擬實境(CAVE),幫助學生在學習與研究中探索創新,以此支持大學的「重探索求創新課程」。CAVE是Discovery Corner的一部分,後者是一個一站式場所,學生可在此製作並修改3D模型及虛擬實境項目,供作業或研究之用。CAVE是一個投射式虛擬實境顯示器,位於一個房間大小的空間內,可讓多人同時使用而獲得相同的沉浸式體驗。圖書館Discovery Corner亦配有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讓學生個別感受沉浸式體驗。除了CAVE之外,Discovery Corner還提供3D掃描服務及桌上型電腦。
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编辑]
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於2011年至2016年4月稱為學術樓(二)(ACademic 2),由國際性建築師事務所凱達環球設計。原稱為「城大專上學院大樓」[29],總面積20,900平方米,座落於校園內綜合運動場館後的斜坡上,配備資源中心、設計室、電腦室、語言實習室、學生飯堂、課室、演講廳、影音室、多用途活動室和空中花園。大樓原計畫於2010年4月啟用,讓所有城大專上學院(現為伍倫貢學院,為一所政府認可的專上學院,完全獨立於城大以外)的學生使用,不過最終只限舒緩資助學士課程及九龍塘就讀自資副學士課程的學生之用,最終於2011年7月落成,並於8月啟用。主要供約4,400名當時城大專上學院及最多1,600名城大全日制自資學位課程學生使用。
城大於2016年4月28日將學術樓(二)命名為「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以表彰李達三博士及夫人葉耀珍女士對城大的支持和慷慨捐助。[30]
電算服務中心[编辑]
電算服務中心(Computing Services Centre, CSC)臨時辦公室位於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 4樓,同時於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 地下、4樓及5樓設有電腦教室區域,作為跟電子相關的學科的教學課室,並以房號區分。另外,電算服務中心於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 4樓設有手提電腦借用及服務櫃檯,為教職員和學生提供各項服務,包括免費使用電腦、手提電腦借用、免費列印文件服務、釘裝用品提供等。中心也擔任整間大學的電腦管理員,負責各項網上或電子器材資料的整理和維修。電腦教室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學相關證件方可進入教室區域及服務櫃檯。
劉鳴煒學術樓[编辑]
劉鳴煒學術樓,於2013年至2016年8月稱為學術樓(三)(ACademic 3)。學術樓工程分兩期,第一期是樓高20層的高座大樓,第二期是5層的低座大樓,總實用面積達20,500平方米,城大最高之樓宇。設施包括有可容納600人的大禮堂、課室、資訊科技實驗室、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餐廳、學習共享空間及行政部門辦公室等。劉鳴煒學術樓由本港建築所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三樓及六樓均可連接至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而五至七樓均可通往學生宿舍及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6樓、7樓及8樓也設有綠化平台花園。
工程於2009年動工,原預計在2012年9月落成,最終於2013年1月開放使用。
城大於2016年8月12日將學術樓(三)命名為「劉鳴煒學術樓」,以感謝劉鳴煒及其家人對城大的支持和慷慨捐助。[31]
2017年10月30日,3樓佔地逾3300平方呎的「中電低碳能源教育中心」開幕,介紹各種低碳能源,並展示核反應堆「華龍一號」反應堆比例模型。
「五大樓」[编辑]
「五大樓」是指蒙民偉樓(Mong Man-wai Building)、方潤華樓(Fong Yun-wah Building)、鄭翼之樓(Chen Yick-chi Building)、學術交流大樓(Academic Exchange Building)及桃源樓(To Yuen Building),沿達之路及桃源街而建,包圍著楊建文學術樓。其中,鄭翼之樓乃行政中心,大學主要高層之辦公位置也在此,周亦卿研究生院亦位於方潤華樓。學術交流大樓則是專業進修學院(SCOPE)所在。蒙民偉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之底層分別設有不同種類之實驗室。
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编辑]
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Bank of China(Hong Kong)Complex)前稱康樂樓(AMENities Building),與楊建文學術樓緊連,屬於紅區(R)[32]。主體包含黑房室、運動中心、50米標準游泳池、學生發展處、保健室、學生會辦事處、研究生會辦事處、燒烤場、山邊小徑等。2017年12月,城大公佈將康樂樓命名為「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以表彰中銀香港慈善基金對大學的慷慨捐助。學生會幹事會會長不同意有關冠名,批評校方未有諮詢學生意見。[33]
保健中心[编辑]
楊仲儀保健中心(Young Chung Yee Health Centre)位於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4樓,為學生和教職員提供一般門診服務和基本的牙科保健服務。使用者需持有城市大學相關證件方可使用服務。
山邊小徑[编辑]
山邊小徑在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對面的城大山丘上,環境清靜,部份位置更設有健身設施,為學生提供緩跑、爬山之好去處。小徑出口位置分別是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 地下正門、楊仲儀牙科保健中心、南山邨入口及南山苑(早上才開啓)。
賽馬會健康一體化大樓[编辑]
前身為胡法光運動中心,2016年5月,發生運動中心天花倒塌,導致此場館一直封閉。及後,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在原址重建「賽馬會健康一體化大樓」, [34]大樓命名典禮於2017年11月21日在城大舉行,大樓預計在2022年第四季完工。[35]
南山樓[编辑]
南山樓(Nam Shan Building)位於南山邨道與大坑西街交界,鄰近石硤尾警署,一共四層(五至八樓)樓面,位於南山邨停車場之上,是城市大學向香港房屋委員會租用的大樓。人文社會科學系、語言學系、商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土木及建築工程學系等,均有設辦公室於此。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编辑]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是坐落於校園北部的教學大樓,位於九龍塘達康路18號,毗鄰歌和老街學生宿舍。現時已有4個院系,包括創意媒體學院、電腦科學系、英文系及媒體與傳播學系,以及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進駐。
附屬機構[编辑]
專業進修學院(SCOPE)[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於2018年4月18日將位於學術交流大樓低層的學院辦事處改為設於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學院辦事處設於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二樓2410室。
城大動物醫療中心[编辑]
中心位於深水埗茘枝角道339號,是東南亞其中一間最具規模的動物醫學教學醫院、公共衞生及動物醫療機構。[36]
城大動物醫療檢驗中心[编辑]
中心是全亞洲最先進、可進行動物化驗和解剖學實驗室,同時亦提供教學及研究,參與城大動物病理學、蹤新興動物疾病和公共衞生事件的教學工作,服務對象為全港獸醫診所、本地漁農界、香港賽馬會、香港海洋公園、嘉道理農場、各大學和政府部門。
餐館[编辑]
城大校園內有8間餐館供學生及教職員使用,包羅酒樓、西式餐廳、粵式餐廳、咖啡閣、快餐式等,種類頗多。[37]由於部份本校餐館售賣之食品,普遍比又一城內的食肆便宜,故吸引部份在附近學校就讀的學生,會到本校園內的餐廳用膳。對於城大學生,縱然本校有超過十間餐廳,部份學生仍會選擇到又一城或者南山邨一帶用膳。
到2020年3月21日,城市大學財務處向全體師生發電郵,表示由於未能與城名飲食集團達成協議,中菜廳及城峰閣於同年4月20日正式終止結業。而城名飲食集團表示因校方封閉校園不作開放而導致虧損,向校方索償。[38]
- 城大食坊 City Express(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5樓,由大家樂營運)
- 5380 Cafe Kebab Station(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5樓)
- Coffee Cart(楊建文學術樓4樓)
- AC2 Canteen(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3樓)
- AC3 Café(劉鳴煒學術樓3樓, ,由Subway營運)
- AC3 Bistro(劉鳴煒學術樓7樓)
- CMCAFE(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3樓, 由Grove Sandwiches營運)
- 好味廚(學生宿舍多功能廳B好味廚)
- Garden Cafe(學術交流大樓低層,已結業)
- 城大中菜廳(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8樓,已結業)
- 城峰閣(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9樓,已結業)
聯校運動中心[编辑]
位於九龍塘聯福道36號,鄰近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管理及使用。
宿舍[编辑]
學生宿舍[编辑]
學生宿舍(Student Residence)位於達康路畢架山峰旁,約在達之路及歌和老街,部份風景怡人,如賽馬會群智堂居住者能看見維多利亞港大部份景色。宿舍共 11 座,宿舍多以捐贈者或機構命名。其中,1至9座由英國羅麥莊馬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第10及11座由巴馬丹拿設計。每個宿舍都有宿生會,負責組織宿舍内的活動。[39]城大拟在马鞍山白石迎海對出(沙田市地段600號)兴建新的学生宿舍,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型參考現有城大宿舍,以及同一公司設計的中大伍宜孫書院。学生宿舍计划最快可于2015年下半年展开建造工程,若工程进展顺利,预期可于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竣工,届时将可提供2,168个宿位,但至今仍未動工。另外,政府亦與城大、理大磋商,在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側建造兩座供兩校學生共用的学生宿舍。
- 馬會樓(Jockey Club House)
- 賽馬會敬賢堂(Jockey Club Humanity Hall)(Hall 1)
- 滙豐業昕堂(HSBC Prosperity Hall)(Hall 2)
- 校友樂禮堂(Alumni Civility Hall)(Hall 3)
- 賽馬會群智堂(Jockey Club Academy Hall)(Hall 4)
- 陳瑞球堂(Chan Sui Kau Hall)(Hall 5)
- 李兆基堂(Lee Shau Kee Hall)(Hall 6)
- 賽馬會群萃堂(Jockey Club Harmony Hall)(Hall 7)
- 葉袁玉𡖖堂(Yip Yuen Yuk Hing Hall)(Hall 8)
- 胡應湘爵士伉儷堂(Sir Gordon and Lady Ivy Wu Hall)(Hall 9)
- Hall 10
- Hall 11
從學生宿舍俯瞰大學校園及九龍半島
- 飯堂
- 好味廚(Homey Kitchen,學生宿舍多用途禮堂B)
教職員宿舍[编辑]
大學教職員均來自不同國家。部份職員會被安排 入住大學教職員宿舍,包括德智苑(Tak Chee Yuen)(位於達之路八十八號)、南山苑(Nam Shan Yuen)(位於南山邨道二十三號)及學術 交流大樓(位於達之路八十一號)。
行政與架構[编辑]
院系設置[编辑]
商學院、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理學院、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數據科學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以及法律學院開設學士及研究院課程。 建築科技學部提供資助副學士課程。周亦卿研究生院負責所有研究生課程的運作及發展,及提升研究水平。
商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院 | 工學院 | 理學院 | 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 |
---|---|---|---|---|
|
|
|
|
|
創意媒體學院 | 數據科學學院 | 能源及環境學院 | 法律學院 | 周亦卿研究生院 |
管治架構[编辑]
校董會是大學的最高管理機構,依照法令規定行使權力和義務。[40]
顧問委員會是大學的最高諮詢機構依照“大學管理條例”8A章,顧問委員會具有以下功能:[41]
- 聽取校長的年度報告。
- 審議校董會的報告。
- 討論關於大學政策的動議。
- 根據大學的要求募集資金,進一步推動大學的宗旨。
- 促進大學在香港和全球其它地方的利益。
教務會是校董會管理下大學的最高學術機構,指導和規範大學教學和研究活動。教務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教務會可委任委員會,履行校董會授予的權力和義務。[42]
歷任校長[编辑]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校長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學術泛論[编辑]
教學模式[编辑]
學生在主修專業以外可選擇副修專業。
課程中包括「重探索求創新課程(Discovery-Enriched Curriculum)」,以前瞻的教學方式培育學生適應未來新世界。務求全體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探索和創新,學會交流、展示新知識。
學生亦需修讀精進教育科目(Gateway Education),科目強調探索和創新,旨在促使學生在涵蓋廣闊的多個學科領域主動學習最新知識。
部份學科設立了「跨學科專業發展獎勵計劃」(Inter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ward),鼓勵教研人員參與設計高質素跨學科精進教育科目。
部份課程提供「大規模開放線上課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教學模式[43]。
排名聲譽[编辑]
該大學在各榜單排名 | |
---|---|
香港城市大學 | |
QS世界大學排名[44] | 48名(2021)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THE)[45] | 126名(2021)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46] | 201-300名(2020) |
US NEWS世界排名[47] | 162名 (平頭)(2021) |
城大在QS(Quacquarelli Symonds)的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8位,亦在2021年QS「建校未滿50年全球最佳學府」排名中位列第四。[48]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榜指標,城大獲選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 [49]根據QS的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城大位居全球第90位。[50]
工學院[编辑]
根据《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18年度「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城大在工程及電腦科學領域台港地區位列首位。在2017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工學領域台港地區排名第1位。另據上海交通大學公佈的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城大在工科領域台港地區位列第1。
人文及社會科學院[编辑]
根據QS公佈的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榜,城大在語言學領域連續八年(2011至2018年)位列全球前50強,2018年排名第26位。於2018年公佈的各學科排名榜,城大在媒體與傳播學領域位居全港第二,全球第27位。根據QS在2020年公佈的全球學科排名,城大的社會政策及行政領域排名第35。
商學院[编辑]
城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入選2020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MBA排名百大。能夠入選《金融時報》MBA百大排名榜的課程,均獲公認為全球最佳的管理課程。[51]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UTD)公布2019年全球一百所最佳商學院研究排行榜,城大商學院入選第二十七位,是亞太區最高排名的學院。[52]
城大商學院於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經濟及商學領域中,亞洲排第5位。此外,學院也通過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認證(AACSB)、EQUIS及AMBA,是為世界頂尖5%的商學院之一。
研究院及實驗室[编辑]
研究院[编辑]
- 香港高等研究院
- 香港數據科學研究院
國家重點實驗室[编辑]
- 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城市大學)
-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城市大學)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编辑]
- 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大學研究中心[编辑]
- 超金剛石及先進薄膜研究中心
- 劉璧如數學科學研究中心
- 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
學院研究中心[编辑]
|
|
應用策略發展中心[编辑]
- 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中心
- 電力電子研究中心
- 香港商務及海事法研究中心
- 國際互聯網金融中心
- Center for Advanced Nuclear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健康一體化研究及政策中心
- 香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Decentralized Trust Computing
内地研究院[编辑]
- 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
- 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
- 中國科技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聯合高等研究中心(蘇州)
校園生活[编辑]
2014年的統計顯示,城大的學生人數在一萬九千至兩萬名之間。當中,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男女比例都非常均匀:本科生大約有47%為男性,53%為女性;研究生大約有49%為男性,51%為女性。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英語: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s' Union,簡稱CityUSU)為獨立註冊社團,成立於1985年,辦公室設在城市大學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六樓。學生會由五大中央組織及其轄下組織組成,架構上為五權分立,由幹事會、評議會及仲裁委員會分別擔任行政、立法、司法的角色,而編輯委員會及城市廣播則分別以刊物及廣播,擔任雙重監察的角色。[53]
學生會在校內楊建文學術樓四樓經營名為Cut Price的福利店,售賣基本零食、飲品和文具,並在同一層開設影印中心,提供自助影印、釘裝和本地傳真服務。此外,學生會管理的學生會活動中心會開放予學生會會員作休憩用途。
學院及學部聯會[编辑]
學院及學部聯會以及學科聯會是學生會轄下組織。目前學生會轄下有三個學院及學部聯會,分別是商學院及學部聯會、人文社會科學院及學部聯會,以及科學及工程學院及學部聯會。另外,學生會轄下有二十一個學科聯會:
- 商學院:會計學學科聯會、經濟及金融學學科聯會、資訊系統學科聯會、管理學學科聯會、管理科學學科聯會、市場營銷學學科聯會[54]
- 人文社會科學院:應用社會科學學科聯會、中文、翻譯及語言學學科聯會、英文學科聯會、媒體及傳播學科聯會、公共行政學科聯會[55]
- 科學院及工程學院:生物及化學學科聯會、建築學學科聯會、電腦科學學科聯會、電子工程學科聯會、生物醫學工程學及機械工程學及系統工程及工程管理學學科聯會、數學學科聯會、物理及材料科學學科聯會[56]
- 能源及環境學科聯會[57]
- 創意媒體學科聯會[58]
- 法律學科聯會[59]
屬會[编辑]
目前學生會有超過三十個屬會,從體育和水上運動,音樂,戲劇,電影,漫畫和動畫等更受歡迎的興趣,到更為嚴肅的象棋與橋樑,辯論,投資以及宗教團體,均有不同的屬會迎合不同學生的興趣。[60]
較知名的學會包括天文學會[61]、投資及財務學會[62]、旅學會[63]、舞蹈學會[64]、戲劇社[65]、動漫畫同人誌[66]、電影學會[67]、健體學會等,上述屬會每年均於「木人巷」招收會員。[68]
除了興趣組織以外,學生會轄下還有宿生會,服務居住大學宿舍的學生會會員。
研究生會[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會(英語:CityU Postgraduate Association,簡稱CUPA)成立於1996年,致力為城大的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學術與學習環境,增進大學各部門與研究生群體的溝通[69]。
運動隊[编辑]
城大運動隊由學生發展處(SDS)體育部統籌,在2017年度於十三所香港大專院校參與的香港大專體育協會賽事中第九次榮膺男子、女子團體總冠軍,並囊括「大專全年最佳男、女子運動員」獎項,打破香港大專運動史上的紀錄。 [70]
|
|
文化團體[编辑]
除了附屬於學生會的組織外,校內還有其他由學生發展處或文康委員會統籌的的社團及文化團體,包括管弦樂團、合唱團和辯論隊。[71][72]這些組織定時舉辦各類活動,由文康委員會統籌及公佈。[73]
著名教授[编辑]
- 郭位:現任校長[74],美國工程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核電博士
- 菲立普·希阿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章得主
- 斯蒂芬·斯梅爾:美國科學院院士
- 劉錦川: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人
- 鍾寶璇:英國工程院院士
- 梁美芬:香港立法會議員,法律學院副教授[75]
- 呂堅: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院士銜[76]
- 陳仲良:當選美國氣象學會院士,是香港首位及大中華區第二位獲得美國氣象學會院士榮銜的學者[77]
- 莫家豪:現任嶺南大學副校長,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1989)、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社會學)碩士(1991)、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學哲學博士(1994),前城大及港大教授,現任嶺南大學講座教授、副校長,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講座教授、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78]
- 黃伯農:城大社會工作學士、倫敦政經學院碩士、牛津大學人類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前城大及中大教授[79],現任教於英國巴斯大學[80]
- 包曉輝:城大管理科學系統計學博士,現任英國劍橋大學講師[81]
- 曾淵滄:曾任城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課程主任、管理科學系的副教授,現為城大管理科學系特約教授;財經專欄作家
- 譚家明: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前城大創意媒體系副教授
- 陳哲民:香港電影導演及演員,前城大創意媒體系助理教授
- 周南:城大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武汉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聘任的企业管理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 馮偉華:城大高級講師,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
- 陸貴文: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院士、電氣工程師協會(IEE)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院士、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鄭利明: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前九龍城區議會議員,何文田動力召集人,何文田社區發展動力主席,西九新動力執委
- 張澤松: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應用程式實驗室總監,「團結香港基金會」顧問,一小時編程香港(Hour Of Code Hong Kong) 發起人,滙豐業昕堂舍監
- 許樹源:前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其專利發明無線充電發明是全世界第一個認可的無線充電標準Qi,被譽為「無線充電之父」
- 鄧智傑:經濟及金融系兼任教授,高盛亞太區投資管理團隊主管,2017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陳關榮:电机工程学讲座教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提出双多卷波混沌吸引子,即陈氏吸引子。
- 馬家輝: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香港作家。
校友[编辑]
組織[编辑]
- 校友聯絡處(Alumni Relations Office),校方為校友提供城大發展及校友服務的最新資訊。
- 香港城市大學評議會(The Convocatio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根據大學條例而成立的畢業生法定組織。大學評議會常務委員會努力加強校友的網絡及促進校友參與大學發展,透過不同的途徑包括活動及服務,增加校友對母校的支持。
- 香港城市大學校友會(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umni Association,簡稱Cityuaa),是城大畢業生組織。
- 城賢匯(CityU Eminence Society),是一個校友組織,組織旨在凝聚熱心支持母校的校友,積極運用各方人士的資源、專業知識及人脈網絡,以促進城大發展,並服務社會。[82]
- 香港城市大學深圳校友聯誼會,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校友聯誼會,香港城市大學北京校友聯誼會,均是校友聯誼組織。
出版[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编辑]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6年成立,是大學的出版部門,主要出版三類書籍:學術書籍,專業書籍及一般書籍,範圍涵蓋文、理、工、社科、商、教育及法政等方面,尤其專於出版有關中國研究、香港研究、亞洲研究、政治和公共政策的書籍。
刊物[编辑]
標題 | 類型 | 受眾 | 發布者 | 頻率 | 鏈接 |
---|---|---|---|---|---|
每月電子通訊 | 電子雜誌 | 公眾 | 傳訊及公關處 | 每月 | [1] |
今日城大 | 雜誌 | 公眾 | 傳訊及公關處 | 每季 | [2] |
城大校友網 | 雜誌 | 校友 | 校友聯絡處 | 每年 |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ityUpbeats | 雜誌 | 學生 | 學生發展處 | 每季 | [4] |
DiverCity | 博客 | 國際學生 | 環球事務處 | 每月 |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相關院校[编辑]
策略性夥伴[编辑]
- 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與康奈爾大學
- 電機工程系「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83]
- 香港城市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合辦的聯合博士課程[84]
- 香港城市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合辦的聯合課程[85]
- 商學院與清華大學合辦的雙碩士課程[86]
- 創意媒體學院與倫法那呂訥堡大學合辦的聯合課程[87]
姐妹校[编辑]
2020年的統計顯示,城大在44國家或地區400多個夥伴院校結盟,每年超過1200名學生到其他國家交流。[88]
爭議事件[编辑]
城大理大合併案[编辑]
城大理大合併案是指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間,時任城大校董會主席胡應湘提出香港城市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深入協作,以達至兩校合併的計劃。
開設獸醫課程[编辑]
城大於2017/18學年起開辦全港首個六年制自資獸醫學學士課程,起初不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支持開辦資助學士課程。自2019/20學年起,開辦由政府資助的六年制獸醫學學士學位課程。[90]
食水含鉛超標[编辑]
2015年7月,香港部分設施被揭發食水含重金屬量超標。城市大學學生會把校內4個樣本送往化驗,發現兩個取自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分別超出世衛標準八成及一成。校方成立專責小組調查校園飲用水含鉛成因。大學其後進行了更換喉管的工程,亦會定期檢測食水樣本及有關的監測工作,確保校園飲用水符合安全標準。[91]
禁學生會賣民族黨產品[编辑]
城市大學學生會幹事會於2017年4月在會室寄賣香港民族黨產品,校方以「校園內不得進行商業活動」為由,禁止學生會寄賣。學生會認為此舉為政治打壓,會寄賣產品直至6月30日[92]。其後,城大學生會評議會於社交媒體發出通告,指活動含有商業及宣傳成份,有違學生會宗旨;而香港民族黨在香港並非一個有註册證明的非牟利團體,為民族黨籌款,並不恰當,故要求停止寄賣活動。學生會幹事會最終取消活動。[93]
胡法光運動中心陳大河綜合會堂天花倒塌事件[编辑]
2016年5月,胡法光運動中心陳大河綜合會堂整個天花倒塌,面積為35乘以40平方米。事件中3人受傷。倒塌事件使校友亦關注事件,在Facebook上開設群組「城市大學天花倒塌事件校友關注組」,向校長郭位發聯署信及收集簽名,促請校長徹查事件。校長郭位教授宣布成立一個三人小組調查事件。2017年5月屋宇署發表最終調查報告,指由於屋頂結構的地台較原設計厚、其後在屋頂所鋪設的綠化覆蓋面及綠化覆蓋面局部積水會引致超重,最終造成倒塌。署方將調查結果交予律政司,決定不提出檢控。[94]
動物醫學院診所[编辑]
為配合教研發展,城大於2016年購置丰滙商場擬作城大動物醫學院診所,部分業主對該商場用途關注,城大就此與丰滙業主委員會代表會面溝通。 [95]
民主牆出現冒犯標語事件[编辑]
2017年9月8日深夜也有三名人士試圖在香港城市大學的民主牆貼出奚落蔡若蓮喪子字句,當保安員要求出示證件時逃去[96],後來確認其中一名暱稱「肥蔡」的人士曾經就讀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現為伍倫貢學院,隸屬伍倫貢大學),此人士聲稱不知自己犯了那條法例,揚言請找警察把他拘捕[97]。
涉瞞報數據及國際排名[编辑]
2017年11月,《蘋果日報》報導香港城市大學向國際高等教育資訊商业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提交的學生人數資料,對比本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數字,發現兩者差距高達三成。城大發出聲明,認為報導並不正確。指每年均按照QS世界大學排名榜的要求和指引,呈交該學年的學生人數。QS的審查亦確認城大所呈交的數據無誤。2018年1月城大發聲明指,其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已完成城大申報學生數據的獨立審查,確認沒有發現任何申報有不符合QS數據範疇之處。 [98] [99]
分組功課涉嫌干預學生學術自主[编辑]
2019年10月,市場營銷學系助理教授陳勇錦博士於電子市場學一科的向全班學生發電郵,指學生如在課堂簡報中宣揚政治議題或理念,將給予全組學生零分;該電郵引起學生不滿,認為部分人只是把近日的社會議題融入課堂簡報,與課程內容息息相關,並非在課堂叫口號或影響課堂秩序。城大表明不知悉相關老師的言論,會進一步了解。[100]城大學生會其後翻查大學發出之課程評核政策及原則,表示陳的評分政策明顯不符大學評核方針,而且有違大學維護言論自由的承諾。[101]民主派組織前線科技人員指,該爭議當中是有同學在分組功課當中以喜茶及美國街頭鞋履品牌Vans作為簡報,符合相關科目的內容,只係當中涉及香港最近政治爭議但並非離題,直指該名教授『撩事鬥非在先』,刻意挑起矛盾。又指市場學非常多學術文章曾討論政治議題和市場學的關係[102][103][104],在有關功課適量討論政治非常合理。[105]
民主女神被毀[编辑]
2019年7月23日旁晚一名操普通話男子撕掉城市大學民主牆上的海報後,將旁邊的民主女神像推倒在地。他及後被控一項刑事損壞並願賠償損失。[106][107]
公共交通[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
---|
九龍專線小巴 |
參考文獻 [编辑]
- ^ 城大資料與事實-教員數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5-26.
- ^ http://www.cityu.edu.hk/cpro/eportal/publication/annual_report/pdf/CityU-AR19-Fullset.pdf
- ^ 2011-12香港城市大學外地學生赴港前新生指南 (PD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6-13).
- ^ 城大啟用新推廣標誌以配合《2015–2020年策略性發展計劃》. 香港城市大學. 2015-08-04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 ^ 香港城市大學 - 網站指南. 香港城市大學.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1) (中文(香港)).
- ^ CityU Facts & Figures. www.cityu.edu.hk.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 ^ 房署昨函告朱牯仔災民 限期決定是否接受安置 並考慮是否要社區中心內災民搬走 災民委會表示可能到布政署外露宿.《大公報》,1986年4月11日.
- ^ 學生證與聰明卡合體. [2020-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 ^ 城大附屬公司 千里眼上市.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 ^ 本港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 [2020-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The Council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cityu.edu.hk.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 ^ Celebrating 30th Anniversary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cityu.edu.hk.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 ^ 城大與惠州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 落實城大惠州項目.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城大惠州設分校觸礁-大灣區另選合適校址,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 城大分校落戶東莞 55公頃土地通過審批.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 ^ Celebrating 30th Anniversary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cityu.edu.hk.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7).
- ^ 香港城市大學三十週年校慶標誌. www.klandk.com. [2020-11-04].
- ^ 十五周年校慶,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 ^ 《城市傳奇》, [2020-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 城大舉辦迎新典禮鼓勵新生勇敢面對轉變,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 簕杜鵑獲選為「城花」. 今日城大. No. 53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4) (中文(繁體)).
- ^ 創校前後 (PDF). [2019-09-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5-19).
- ^ 吳迪; 鞠欣 (编). 晚安香港:城大的面積到底大不大. 大公報 (大公網).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4).
- ^ 從空中鳥瞰石硤尾和九龍塘. 香港記憶.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4).
- ^ 城市大學局部開放校園設施 學校禁止公眾進入保安看守. 城大編委. 2020-01-12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2).
- ^ 【抗暴之戰】城大玩謝殘疾師生!圍封商場入口擬裝閘機. 蘋果日報. 2020-01-17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2).
- ^ 【保安森嚴】膠板水馬圍城大 步向電子監控. 蘋果日報. 2020-11-11 [2020-11-11].
- ^ CityU NewsCentre - 學術樓(一)命名為「楊建文學術樓」. wikisites.cityu.edu.hk. [2017-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3).
- ^ 專上學院大樓標誌城大及副學位教育新里程.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 ^ 城大命名「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 ^ 學術樓(三)命名為「劉鳴煒學術樓」.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1).
- ^ Floor Plan (PDF). [2017-05-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29).
- ^ 城大康樂樓冠名「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 學生會斥未諮詢. 立場新聞. 2017-12-28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8).
- ^ 馬會助城大擴建校園 推廣「健康一體化」- 馬會新聞 - 馬會知多少 - 香港賽馬會. corporate.hkjc.com.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 ^ 城大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五億捐款 促進健康一體化.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1).
- ^ 城大動物醫療中心投入運作 配合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發展
- ^ 餐廳. 香港城市大學. [2020-11-06] (中文(香港)).
- ^ 校方力陳城名罪狀 中菜廳城峰閣正式結業. 城市廣播 City Broadcasting Channel (CBC). 2020-03-21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 ^ 城大學生宿舍簡介[永久失效連結]
- ^ (英文)University Council.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 ^ (英文)University Cour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 (英文)University Senat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 CityU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9.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19 [2018-08-15].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8 [2018-08-15].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2018. ShanghaiRanking Consultancy. 2018 [2018-08-15].
-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2018-08-15].
- ^ “關於城大“,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 ^ “關於城大“,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 ^ “關於城大“,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 ^ 城大MBA課程打入《金融時報》全球排名百大.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 ^ 城大商學院2019年亞太區排首位.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 宗旨與歷史.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 CityUSU. [2020-08-31] (中文(台灣)).
- ^ CB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CLASS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CENG/CSI/VET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SEE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SCM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SLW CityU SU Orientation 2020. SU Orientation 2020.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英语).
- ^ The affiliated club and societies.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0).
- ^ 天文學會 cityuastro_30astrofate. www.instagram.com. [2020-10-09] (英语).
- ^ 華爾資. www.instagram.com. [2020-10-09] (英语).
- ^ 旅學會 cityu_ultravelist. www.instagram.com. [2020-10-09] (英语).
- ^ 舞蹈學會 Cityu danso. www.youtube.com.
- ^ 城大劇社 Drama Society. www.instagram.com. [2020-10-09] (英语).
- ^ 動漫畫同人誌. www.facebook.com. [2020-10-09] (英语).
- ^ 電影學會 cityu33filmily. www.instagram.com. [2020-10-09] (英语).
- ^ 香港學生社群手機程式, Gööp-. CityU 生存手冊. Medium. 2019-09-20 [2020-10-09] (英语).
- ^ CUPA Constitution. [2020-12-29].
- ^ 城大運動隊破紀錄贏得第九次大滿貫.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Student groups and societies. [30 August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 ^ CityU PO. www.cityu.edu.hk. [2020-10-24].
- ^ Cultural & Sports Committee. www.cityu.edu.hk. [2020-10-24].
- ^ 中國評論新聞網. 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香港立法會梁美芬簡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01-26.
- ^ 城大呂堅膺法國技科院院士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 ^ 城大陳仲良獲美國氣象學會頒院士銜[永久失效連結]
- ^ CAlEnDAR -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5-28.
- ^ Dr. WONG Pak Nung Bryan 黃伯農博士. [201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5).
- ^ web-support@bath.ac.uk. Bryan Wong - University of Bath. www.bath.ac.uk.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 ^ 存档副本. [2012-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3).
- ^ 城大校友為母校及社會作貢獻. CityU NewsCentre.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 ^ 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 ^ 城大與臺大推出雙聯博士課程. 香港城市大學. [2020-09-28] (中文(香港)).
- ^ 城大與哥倫比亞大學聯合推出雙學士學位課程.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 ^ 城大-清華大學MPA+EMBA課程舉行首屆開學禮. 香港城市大學. [2020-09-28] (中文(香港)).
- ^ STUDY DIGITAL MEDIA IN HONG KONG. [202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9).
- ^ 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 城大奪榜首港大居亞軍. 香港01. 2020-01-29 [2020-09-28] (中文(香港)).
- ^ 城大與新竹交通大學首辦體育互訪活動.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 ^ 《今日城大》.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 ^ 城大媒體中心鉛水超標. 明報. 2015-08-14 [2019-03-12].
- ^ 城大禁學生會賣民族黨產品 校方:不得進行商業活動 學生會:政治打壓. 明報. 2017-04-08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 ^ 城大學生會評議會社交媒體.
- ^ 城大體育館塌天花 屋宇署完成最終報告決定不提檢控. 明報. 2017-05-31 [2017-05-31].
- ^ 城大動物診所進駐 丰滙住客失商場 校方稱非教學符地契 小業主斥違售樓宣傳 - 20170115 - 港聞.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中文(繁體)).
- ^ 「冷血」三男女 夜闖城大貼「恭喜」標語. 星島日報. 2017-09-09 [2017-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 「獨」蔡城大貼冷血標語 曾涉恐嚇被捕. 大公報. 2017-09-10 [2017-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 ^ 城大涉篤數谷國際排名誇大師生比例,最少兩大學舉報. 蘋果日報. 2017-11-13 [201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 ^ 城大:無發現申報有不符合QS數據範疇. 2018-01-15.
- ^ 修例風波:禁學生簡報宣揚政治 城大教授被質疑製白色恐怖. on.cc東網.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0) (中文(香港)).
- ^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s' Union. www.facebook.com.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中文(简体)).
- ^ Botha, Elsamari. A means to an end: Using political satire to go viral.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South Africa. 2014-06-01, 40 (2): 363–374. ISSN 0363-8111. doi:10.1016/j.pubrev.2013.11.023.
- ^ Holbert, R. Lance; Hmielowski, Jay; Jain, Parul; Lather, Julie; Morey, Alyssa. Adding Nuance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Humor Effect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Juvenalian Satire Versus Horatian Satir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11-03-01, 55 (3): 187–211. ISSN 0002-7642. doi:10.1177/0002764210392156 (英语).
- ^ Moufahim, Mona; Humphreys, Michael; Mitussis, Darryn; Fitchett, James. Interpreting discourse: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marketing of an extreme right party.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7-06-01, 23 (5-6): 537–558. ISSN 0267-257X. doi:10.1362/026725707X212829.
- ^ 前線科技人員. www.facebook.com.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中文(简体)).
- ^ 【逃犯條例】城大民主女神像遭毀壞 學生會:涉事男子操普通話. 香港01.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繁體)).
- ^ 男子推倒城大民主女神像認刑毁 控方索償2.5萬元被官質疑計算基準 (19:12). 明報language=zh-hant.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參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香港城市大學 |
- 香港城市大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專訪: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校友分享
- 校內舍堂
- 賽馬會敬賢堂(Jockey Club Humanity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滙豐業昕堂(HSBC Prosperity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校友樂禮堂(Alumni Civility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賽馬會群智堂(Jockey Club Academy Hall)
- 陳瑞球堂(Chan Sui Kau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兆基堂(Lee Shau Kee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賽馬會群萃堂(Jockey Club Harmony Hall)
- Hall 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胡應湘爵士伉儷堂(Sir Gordon and Lady Ivy Wu Hal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ll 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
|
|
|
|
坐标:22°20′11″N 114°10′23″E / 22.336269°N 114.173166°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