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 |||
![]() | |||
校训 | 博文約禮[1][2] | ||
创办时间 | 2014年![]() | ||
学校标识码 | 4144016407 | ||
学校类型 | 研究型大學 中外合作大学 | ||
理事长 | 段崇智教授 | ||
校长 | 徐揚生教授 | ||
副校长 | 羅智泉教授 副校長(學術及科研) 朱世平教授 副校長(外事及学生事务) 阮健骢先生 副校長(行政) | ||
教师人數 | 约400(2021年) | ||
学生人數 | 約7,000(2021年) | ||
校址 | ![]() 22°41′24″N 114°12′29″E / 22.69000°N 114.20806°E坐标:22°41′24″N 114°12′29″E / 22.69000°N 114.20806°E | ||
校區 | 龙岗 | ||
总面积 | 约100万平方米 | ||
代表色 | |||
吉祥物 | 鳳凰[1] | ||
隶属 | 广东省教育厅 深圳市人民政府 中外合作大學聯盟 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 | ||
網站 | www |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
繁体字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
---|---|---|---|---|---|---|---|---|---|---|---|---|---|
简化字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英語: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常用縮寫:CUHK-Shenzhen或CUHK-SZ),简称港中大(深圳),在香港常称中大(深圳)或“深圳中大”[3],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4]港中大(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學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学位课程,并指导及管理授课和教学有关事宜。港中大(深圳)录取的学生亦会注册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5]
截止2020年11月,港中大(深圳)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为上园、下园、中园;辖7个学院及研究生院。港中大(深圳)有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7000余人,[6]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7]
大學辨識[编辑]
校徽[编辑]
港中大(深圳)校徽采以盾形与「雙色回頭鳳」設計。盖自汉代以来之中国神话中,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紫与金为港中大校色,取意在紫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象征坚毅与果敢。
校训[编辑]
港中大(深圳)校训为「博文约礼」,意为知识深广、遵守礼仪,以见德智并重之教育方针。[2]其语出于《论语》雍也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
歷史沿革[编辑]
创办港中大(深圳)的目的有二:第一,希望移植香港中文大学几十年来成功的办学模式,包括优秀的办学理念,成熟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学术体系到中国内地;另一方面,希望能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创新型专业人才。
1970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学与内地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举办合办课程。而港中大的发展策略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在珠三角一带的教学协作,在深圳增设开办学位课程的高等院校就是其中的契机。
2009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專責小組探討在深圳設立校園的可行性,並在2010年2月6日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表達雙方意向,在教育領域先行先試,在龙岗区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後改為現名)[8][9]。
2011年3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框架協議;同年7月4日,香港中文大学與深圳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合作籌建港中大(深圳)。
2012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內部設立多個籌劃工作小組,就學術、校園發展、人力資源及財務的事宜積極探討並給予意見。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曾多次舉辦諮詢簡報會,讓教職員、學生、校友及關心中大發展的各界人士了解港港中大(深圳)的發展,並給予意見和建議;10月11日,國家教育部於深圳龍崗區港中大(深圳)選址舉行的儀式上宣佈正式批准籌建港中大(深圳),是港中大(深圳)發展的里程碑。
201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详细办学协议,并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8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徐扬生正式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任期四年,并于同日辞任港中大副校长及工程學院教授一职[10],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的沈祖尧教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理事会主席。
2014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9月2日,港中大(深圳)举行开学典礼,迎来第一批学生313名[11]。
2015年,港中大(深圳)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广东省、浙江省计划实行综合评价录取模式[12]。
2016年11月19日,港中大(深圳)舉辦首届硕士生毕业典禮。[13]
2017年1月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依托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设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14];4月10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领衔的港中大(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和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领衔的港中大(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同时成立[15]。
2018年3月12日,港中大(深圳)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成立[16];3月29日,港中大(深圳)第四间书院祥波书院举行成立典礼[17];5月20日,港中大(深圳)举行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18];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19]。
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港中大、港中大(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建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20];3月,港中大(深圳)宣布筹建深圳音乐学院[21]。
2020年7月1日,港中大(深圳)成立数据科学学院[22];8月,港中大(深圳)成立音乐学院,以此筹建深圳音乐学院[23];9月,港中大(深圳)与深圳市卫健委、港中大合作举办港中大(深圳)医院[24];12月,港中大(深圳)与龙岗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25]。
2021年1月,港中大(深圳)与龙岗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建设港中大(深圳)附属学校与附属教育集团[26];8月,医学院成立;9月,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启动共建深圳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12月,与龙岗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龙岗区人民医院作为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建设。
2022年2月,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并入医学院;9月,港中大(深圳)成立第五间书院道扬书院[27];10月,与港中大合办“2+2”双主修本科课程[28]。
学术科研[编辑]
学术水准[编辑]
港中大(深圳)将采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质量监控以及学位颁授标准,由港中大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港中大(深圳)的学位课程,并指导及管理授课和教学有关事宜,监管港中大(深圳)学位资格认证的水准。[29]港中大(深圳)录取的学生亦会注册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畢業證書方面,兩校的證書在形式上大致相近。港中大(深圳)的畢業證書上,會有文字註明係於港中大(深圳)修讀學業[5]。
科学研究[编辑]
港中大(深圳)秉承和发扬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适应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强调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目前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新能源与能效管理、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经济金融与物流、新型材料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截止至2022年10月,港中大(深圳)已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基地等近70个,获批建设资金合计近30亿元,科研平台建设初具规模[30]。
学术资源[编辑]
截止2018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有两座图书馆,分别是大学图书馆和黄宜弘梁凤仪伉俪图书馆。黄宜弘梁凤仪伉俪图书馆于2014年9月启用,大学图书馆于2017年末启用。图书馆馆藏有接近近六十万册纸本藏书,部分藏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共享。电子资源当今已成为主导,图书馆提供可使用的电子书大概有三百一十万册、电子期刊一万二千八百多种、各类数据库约六百七十种及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部分电子资源。[31]
办学条件[编辑]
生源情况[编辑]
2017年,一共951名内地本科生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其中,理科录取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24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81分,大多数省(市)文科最低位次在前1%以内,理科最低位次在前2%以内,英语平均分达到135分。各省文理科高分学生对于港中大(深圳)的报考热度持续增加,广东省理科第一名、福建省理科第二名等一大批高分考生,都报考了港中大(深圳)。[32]2017年,港中大(深圳)亦成为全国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唯一录取到“省状元”的高校。2014年共录取300名学生,所录取文科学生平均高出一本线50分,理科学生平均高出一本线77分;2015年共录取626名学生,所录取文科学生平均高出一本线64分,理科学生平均高出一本线93分;2016年共录取806名学生,文科分数平均超过各地一本线72分,理科分数平均超过各地一本线113分。[32]
2017年,港中大(深圳)共录取硕士研究生328名,博士研究生18名,大多数来自于国内外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33]
毕业生去向[编辑]
2018年5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隆重举行了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271名首届本科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271名首届经管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本科后前往国外(境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65%,选择马上就业的比例约35%。
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人均收到3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自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知名大学都向同学们抛出了橄榄枝,超过41%的錄取名額来自于美国的知名大学。其中,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博科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成为了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最多的世界知名大学。其中,部分学生直接被世界著名高校的博士项目录取。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收到了来自国内外各大知名公司的offer,由于港中大(深圳)首届毕业生全部来自经管学院,所以,从行业分布看,本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以投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互联网、快速消费品等行业为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汇丰银行、中國銀行(香港)、宝洁、可口可乐、思略特、腾讯、华为、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今日头条等单位成为了为学生们被錄用最集中的单位。港中大(深圳)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平均年薪近14万元人民币。[34]
院系专业[编辑]
截止至2022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研究生院,覆盖理学、工学、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共计25个本科专业和28个研究生专业。
学院 | 专业 | |
---|---|---|
经管学院 | 国际商务 |
|
经济学 |
| |
金融工程 (与理工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培养) |
| |
市场营销 | ||
金融学 | ||
会计学 | ||
理工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
| |
化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人文社科学院 | 翻译 | |
应用心理学 | ||
英语 |
| |
数据科学学院 | 统计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
生物信息学 | ||
生物医学工程 | ||
生物科学 | ||
药学 |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 | |
音乐学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
研究生院 | 研究型研究生专业 |
|
授课型研究生专业 |
|
师资建设[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有520余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各国院士近3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近40名[35]。
教学建设[编辑]
教育部规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应当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并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和合作办学协议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对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学校可依照以上条例、规定和协议,按照香港中文大学同类项目在香港地区招生标准自主招生录取,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
港中大(深圳)继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传统,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实行中英双语教学,书院制和通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跨领域,跨文化的创新型国际专业人才。
中、英双语教学及国际化
港中大(深圳)采用中、英双语教学,着重语言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领袖人才。港中大(深圳)师生均来自世界各地。港中大(深圳)将广邀认同港中大理念的世界知名学者于大学任教,带领大学发展。
通识教育
![]() | 此章節需要提供更多來源,否則內容可能無法查證。 |
通识教育是港中大(深圳)本科课程重要的一环,亦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香港中文大学素来以其全面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著称于国际,并于2015年获得美国通识及博雅教育课程协会(Assciation for General andLiberal Studies,简称AGLS)颁发的通识教育优化模范课程奖(2015 Exemplary Program Award for Improving General Education),成为首间来自美国以外的获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港中大通识课程博雅教育理念,将其视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为全体本科生提供专业教育之外的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胸怀全球、关心家國社会的公民。
通识教育基础课为本科生建立共同的文化基础,透过阅读经典选篇,提升他们对人类处境的感知,并促进师生在这些问题上的智性对话。课程分为两个科目,即“与人文对话”及“与自然对话”,两科均使用香港中文大学自编教材,涵括来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庄子、达尔文、牛顿等人的经典人文,並延伸至中國思想文化、故宮學的相關研究与各類人文社會科学著作原文。基础课采用讲座和小组研讨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阅读经典原著及智性写作能力。
在通识基础课之外,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进一步扩阔同学视野,引介他们探究人类智性关怀的四个基本范畴:人与自身文化承传的关系、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及与自身的关系。科目强调同学对不同学科处理问题的学术方法有一定的理解,特别是掌握这些方法对分析当代议题的重要性。学生须在以下四个范畴中至少各选修一门课程: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
合作交流
截止至2017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南加州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科尼大学等知名大学签订暑期课程协议;港中大(深圳)还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波士顿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韩国科学技术院、香港中文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签订交换或交流协议;同时港中大(深圳)还与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多伦多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大学签订了3+2、4+1等本硕连读协议。[7]
在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开展“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专业”联合培养项目的基础上,港中大(深圳)又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南卡罗莱纳大学签署了“环球商务与创新” 专业的合作培养协议,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学习成长,适应未来全球化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 学校还与明尼苏达大学签订了师资交换协议,每年从明尼苏达大学引进近十名教授来港中大(深圳)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截至2020年9月,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107所,遍布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达到183个。在校学生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超过60%。
校园环境[编辑]
港中大(深圳)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背靠神仙岭,毗邻大运公园,第一期校园占地约100万平方米,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大学校园分为上园、中园、下园三个部分,校园空间与建筑既彰显了中国元素又体现了西方韵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设计贯彻了“山、林、院”的空间组织理念。山:保留山体,尊重生态;林:交叉状的教学大楼沿龙翔大道而建,形成一个半通透的屏障,隔滤了马路与城市的繁忙,为校舍与山体间的林荫中轴营造宁静的氛围;院:建筑营造了很多人性化尺度的庭院空间,将林荫中轴的绿化延伸到大楼内,亦为师生提供舒适的休憩活动空间。或者在草坡上举行学术论坛,或者在树下的茶座探讨问题,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由的学术文化。
上园目前主要包括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教职员宿舍及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学勤书院由三栋大楼组成,外观以淡黄色为主色调,配上深圳碧蓝天空,入住后,一推开窗户便能欣赏到美景。思廷书院由三栋大楼组成,建筑外观以浅灰搭配翠绿色,书院楼下便是绿树环绕的公共绿地,也有锻炼身体以及骑行的场地。祥波书院由四栋大楼组成,外观以浅灰搭配深红色,书院楼下便是小广场,可供学生休憩及举办活动。
下园规划主要包括道远楼、知新楼、乐天楼、诚道楼、志仁楼、行政楼、大学图书馆、黄宜弘梁凤仪伉俪图书馆、教学楼(A、B、C、D)、科研实验楼(A、B,當中B座名為涂輝龍樓)、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及逸夫书院等。[36]
书院制度[编辑]
港中大(深圳)实行书院制度,共有逸夫書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及厚含书院等六所书院。 每个港中大(深圳)的全日制学生都将隶属于一所书院;书院经理事会通过设立,每一书院有各自的章程。
书院提供学生宿舍(本科生宿舍為四人房)、食堂、音乐室、健身房等多种功能设施。此外,书院的课外活动十分多樣化,各类课外活动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组织和领导技巧。书院的研讨会、周会、讲座及茶聚等不同形式的聚会,不时出现海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社会领袖或杰出人士的身影。他们获邀与学生交流,分享卓见和独特经历,以其丰富人生开阔学生视野。
书院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书院同时設立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以幫助學生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37]
但是,港中大(深圳)的書院制度,與港中大本身的書院制度有所出入:港中大書院制只適用於本科生及教職員,而少部分科系有隸屬書院限制;而港中大(深圳)的書院制度,則適用於所有教學人員(包括研究生,但並沒有僅收研究生的書院),並且無科系限制。
逸夫书院[编辑]
逸夫书院位于港中大(深圳)的下园,由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捐赠,是第一间书院,亦是邵逸夫生前最後一項捐款項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融合食、住、学为一体的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互相沟通、共同探索、一起成长。
书院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不同专业、年级、背景的同学聚首一堂透过参与及体验式学习活动去实现书院『修德臻善』的全人教育理念。逸夫书院设施在2016年9月正式使用,它包含东座和西座各三栋大楼组成的六栋学生宿舍,可容纳约两千多名学生。书院楼群还包含行政办公室、健身房、自习室及康乐设施房间等。[38]
学勤书院[编辑]
学勤书院位于港中大(深圳)的上园,建在青山绿水之间,是在港中大(深圳)书院体制下成立的第二所书院,由深圳市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于2016年捐资成立。
书院倡导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养,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与导师朝夕相处、与书院老师日常接触中耳濡目染,接受正能量的牵引,从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创新及进取精神、多元化视角、社会责任感五个纬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集体活动发展学生的情志身心,其中独具特色的活动有学勤学子论坛、才艺学勤等。[39]
思廷书院[编辑]
思廷书院位于港中大(深圳)的上园。不同于学院,思廷书院将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并提供各种非形式学习机会,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体验,旨在创建融洽的集体氛围、和谐的师友关系、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宿生会的引领作用,希望为学生营造亲切、温暖、和睦的学习生活环境。[40]
祥波書院[编辑]
祥波書院位于港中大(深圳)的上园,是港中大(深圳)的第四所書院,與前三所書院一樣,均由中港商界捐款成立。本書院由身兼前全國政協委員的歲寶百貨主席楊祥波於2018年捐款成立,並於同年3月29日由时任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偉中主持開幕禮。
道扬书院[编辑]
道扬书院是港中大(深圳)的第五所书院,由百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国强于2022年捐资成立[27],以香港中文大学创办者之一,林学家、农学家、教育家凌道扬博士的嘉名命名为道扬书院。凌道扬系百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国强的叔父,旨在传承凌道扬的“崇高惟博爱,基础在育才”的精神,传扬“树人、育才、兴学”的“大道”[41]。
厚含书院[编辑]
厚含书院是港中大(深圳)的第六所书院,由深圳鹤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雪于2022年捐资成立。厚含寓意“忠厚、包容、仁义和宽厚”,书院英文名为“Minerva College”,“Minerva”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战神、艺术女神、城市文明的女神,也是艺术家和学生的保护神[42]。
管治架構[编辑]
港中大(深圳)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港中大(深圳)理事会为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各委任八人组成,理事长由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出任,理事长拥有最终决策权。[43]
大学理事会 | |
---|---|
理事长 | 段崇智教授 |
成员 | 李清泉教授 |
陈家亮教授 | |
陈金樑教授 | |
程伯中教授 | |
高文教授 | |
林伟雄先生 | |
李学金教授 | |
廖柏伟教授 | |
梁定邦博士 | |
唐杰教授 | |
涂辉龙先生 | |
吴启迪教授 | |
徐晨教授 | |
徐航先生 | |
徐扬生教授 | |
秘书 | 莫咏仪女士 |
大学主管人员 | |
---|---|
校长 | 徐扬生院士 |
副校长(学术) | 罗智泉院士 |
副校长(外事及学生事务) | 朱世平院士 |
副校长(行政) | 阮健骢先生 |
协理副校长(研究事务)兼科研处处长 | 李学金教授 |
协理副校长(教育及港中大事务) | 蔡小强教授 |
协理副校长(行政事务)兼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 舒涛教授 |
协理副校长(学生事务)兼逸夫书院院长 | 王丛教授 |
协理副校长(拓展事务)兼理工学院副院长 | 黄建伟教授 |
歷任校長[编辑]
任 | 肖像 | 校長 | 上任 | 卸任 | 備註 |
---|---|---|---|---|---|
- | ![]() |
徐揚生 教授 |
2013年
3月19日 |
現任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政協常委 |
各書院院長[编辑]
成員書院 | 院長 |
---|---|
逸夫书院 | 王丛教授 |
学勤书院 | 顾阳教授 |
思廷书院 | 陈永勤教授 |
祥波书院 | 叶立新教授 |
道扬书院 | 杜子德教授(代行) |
厚含书院 | 未公开 |
校园建设[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国际大学园,由盐龙大道两侧地块组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00亩,拟建设校舍面积为336,345平方米,启动区约5.5万平方米。
校址前身为专为深圳大运会而设的大运文化园及大运会射击场,以及邻近空地。自2012年港中大(深圳)确定选址后,随即举办国性际建筑设计竞赛,最终由香港著名建筑师严迅奇为首团队(与嘉栢建筑师事务所及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协作)夺得首名,并获采用其校园设计方案。
2013年,港中大(深圳)第一期校园设计方案成为世界建筑节入围作品。
在设计工作完成后,第一期校园及启动区校园随即于2012至2017年间,展开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计划改建三幢前大运文化园大楼为行政大楼(道远楼)、启动区图书馆(知新楼)、教学楼(诚道楼),以及其他非启动区大楼地基及上盖工程;而第一期校园建筑包括四座教学楼、两座科研实验楼、行政大楼、大学图书馆、会堂、体育馆、体育场,以及四所书院。
2014年,道远楼、诚道楼及体育馆等启动区设施翻新工程完工,并于3月重新入伙,而启动区图书馆(知新楼)亦率先于2014年启用4层中的首两层。
2016年6月,为善用启动区设施迁往一期新建大楼后腾出的空间,校方正式启动原有三幢大楼的改建计划,并进行招标。
2016年9月4日,第一期校园首幢新建大楼——逸夫书院启用,并举行成立典礼;同时宿生亦已入伙。
2017年8月,首期其他新建楼宇(包括教学及实验室大楼、学生活动中心、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三所书院)完工收楼,而致敬香港中文大学百万大道而设计的中央大道(亦称百万大道),也同时启用;为配合新建大楼启用,相关家俱合约亦已于7月起进行招标。辦公樓的空調設備在啟動初期,無法供暖,設計的評估方面,可能沒有考量到廣東一帶的冬季氣溫。
2018年3月,祥波书院建成完工,并举行成立典礼。
2018年4月,新建楼宇全部投入教学使用,第一期校园(除体育场)建设告一段落。同时,第一期校园体育场建设方案获批;第二期校园建设开始初步规划,拟定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44]
交通[编辑]
信息学院(公交站) | ||||
---|---|---|---|---|
编号 | 路线 | 备注 | ||
A4机场龙岗线 | 龙岗城市候机楼 | → | 机场新航站楼 | 原 330B |
← | 机场地面交通中心西平台 | |||
E25 | 坪地发方总站 | ⇆ | 购物公园地铁公交接驳站 | 原 353东段 |
E27 | 坂田五和总站 | ⇆ | 远洋新干线公交首末站 | 原 高峰专线44 |
E5 | 龙岗汽车总站 | ⇆ | 福田高铁站 | |
E6 | 龙岗同心总站 | ⇆ | 福田交通枢纽公交场站 | |
E7 | 龙岗义乌总站 | ⇆ | 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公交场站 | |
M139 | 坪地发方总站 | ⇆ | 深圳东站东广场 | 原 839 |
M219 | 坪地牛眠岭总站 | ⇆ | 国际自行车赛场 | 合并原 B738 |
M447 | 坪山锦龙总站 | ⇆ | 福田交通枢纽公交场站 | 原 329东段 |
高快巴士56 | 龙岗汽车总站 | ⇆ | 科技园公交总站 | 定时班车 |
高快巴士81 | 坂田五和总站 | ↺ | 龙岗交通运输局 | 定时班车;原 高峰专线181 |
港中大深圳校区(公交站) | ||||
---|---|---|---|---|
编号 | 路线 | 备注 | ||
M315 | 大运新城总站 | ⇆ | 宝龙公馆公交首末站 | |
M322 | 大运新城总站 | ⇆ | 碧岭村公交总站 | |
M368 | 已于2023年3月21日停办 | |||
M593 | 龙岗信息学院总站 | ⇆ | 龙岗汽车总站 |
附屬机构[编辑]
附属医院[编辑]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
- 附属第二医院:即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位于龙岗区中心城。
附属学校[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成立于2021年。
- 知新学校:前身为2003年创办的龙岗区福安学校,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 道远学校:原为龙飞学校,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 礼文学校:位于罗湖区东湖街道,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22年9月开学。
- 时进学校:位于龙岗区园山街道,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学时间未定。
轶事[编辑]
深港两校关系[编辑]
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處於不同的教育管理體系下,在法理上为独立的兩所學校,但是在办学上有紧密联系。两校對關係定位是“一个品牌,两个校园”[45][46]。
两校的关系实则经历了多个阶段。港中深建校初期受港中大的指导办学,共享世界大学排名;随着港中深办学实力与学术水平提升,助涨了港中大的排名[來源請求]。现时,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两校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发展,打造香港中文大学品牌[47]。
學位證書爭議[编辑]
按照規定,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在入學時會自動注册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畢業時獲頒香港中文大學的學位證書(标注“深圳”[註 1])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证书[48]。
然而,港中大(深圳)建校初期,曾传闻两校的学位证书內容一致,且未區分“校區”,港中大學生因此擔憂中大學位貶值[49]。前香港中大學生會會長陳詠智亦曾指出,按1963年香港立法局通過的《香港中文大學條例》,港中大畢業生至少要在港中大校園修讀過兩年方可獲頒學位,而港中大(深圳)學生從未在香港修讀,因此港中大(深圳)畢業生按理不能獲頒港中大畢業證書[50]。
註釋[编辑]
- ^ 針對這一學位證書上的細節,港中大(深圳)負責國內招生宣講的老師往往刻意避談,曾引發許多新生誤會。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1.2 About CUHK - Mission & Vision, Motto & Emblem. CUHK.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 ^ 2.0 2.1 概覽及統計資料2008 (PDF). 香港中文大學. [2009-07-02] (中文(香港)).[失效連結]
- ^ 大灣區GBA時政一周:深圳中大畢業70%續升學 首選美國.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港中大(深圳)专业设置. [2018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7日).
- ^ 5.0 5.1 Registry | CUHKSZ. www.cuhk.edu.cn.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0).
- ^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朱世平教授荣获“深圳市杰出人才”殊荣. [2017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7日).
- ^ 7.0 7.1 学校概览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中文(简体)).
- ^ 中大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 www.cuhk.edu.hk. [201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 ^ 用十年為深圳辦世界一流名校南方都市報. [201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6).
- ^ 徐揚生教授出掌中大(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 Information Service Office, CUHK.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美国英语).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开学 迎300余名新生_大粤网_腾讯网. gd.qq.com. [2018-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中文(中国大陆)).
- ^ 港中大(深圳)今年拟招生600名. [2018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7日).
- ^ 港中大(深圳)首届研究生毕业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中文(简体)).
- ^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 打造高端决策智库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中文(简体)).
- ^ 两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同日落户港中大(深圳)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中文(简体)).
- ^ 校长致辞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idda.cuhk.edu.cn.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简体)).
- ^ 祥波书院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林郑月娥等主礼嘉宾共同见证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0) (中文(简体)).
- ^ 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徐校长温情赠送《先生的礼物》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简体)).
- ^ 我校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9-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 ^ 香港中文大学将在深圳筹建医学院. app.myzaker.com.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8).
- ^ 孙颖. 定了!深圳音乐学院交给这所大学筹建__南方plus_南方+. static.nfapp.southcn.com.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英语).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五所学院——数据科学学院成立 --广东分站--中国教育在线. www.eol.cn. [2020-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 ^ 深圳将再添一所音乐艺术院校 由港中大(深圳)创建深圳音乐学院_深圳新闻网. www.sznews.com.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3000张床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举行签约仪式_读特新闻客户端. www.dutenews.com.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龙岗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政务动态-龙岗政府在线. www.lg.gov.cn.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 ^ 新学校!港中大(深圳)将与龙岗区政府合作共建附属学校_深圳新闻网. www.sznews.com.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 ^ 27.0 27.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五所书院来了!道扬书院正式成立. 深圳新闻网.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合办双主修本科课程. 中新网.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 ^ 质素保证. [2018年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7日).
- ^ 科研概览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3-03-26].
- ^ library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enzhen. www.cuhk.edu.cn. [201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32.0 32.1 大鹏出海迎南来紫风 龙岗会师集各路英才——港中大(深圳)四年招生之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中文(简体)).
- ^ 大鹏出海迎南来紫风 龙岗会师集各路英才——港中大(深圳)四年招生之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中文(简体)).
- ^ 首届本科生毕业去向:约65%的学生选择继续海外求学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简体)).
- ^ 师资力量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3-03-26].
- ^ 港中大(深圳)举行2017年度开学典礼 100万平方米新校园迎接新生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简体)).
- ^ 书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中文(简体)).
- ^ 逸夫书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中文(简体)).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正中. www.genzon.com.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 ^ 思廷书院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中文(简体)).
- ^ 李云云. 百合控股集团向港中大(深圳)捐赠1.5亿元 成立道扬书院. 深圳新闻网. [2022-07-22].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设学校第六所书院“厚含书院”. 深圳新闻网.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 ^ 理事会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www.cuhk.edu.cn. [201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中文(简体)).
- ^ ROCCO Design Architects Limited. www.rocco.hk. [2018-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0) (美国英语).
- ^ 朱汉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获得政府更大的办学支持. 科學網. 2023-02-25.
- ^ 深港两校携手共创未来教育蓝图.
- ^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 2023年本科招生问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内本科招生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课程。符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要求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学生将获颁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 ^ 傳中大深圳畢業證書與港相同 港學位憂貶值. on.cc東網. 2016-02-14.
- ^ 香港中大深圳「分校」 疑違學則章程「僭建」. 星島日報. 2018-04-04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中文大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條目[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