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
211工程 | |
---|---|
创办时间 | 1995年11月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隶属 | ![]()
|
211工程(英语:Project 211),俗称“211院校”,是指1995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針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实行的一项政策。“211”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
211工程的目的在于将中国的高等学校系统化。随着工程的实施,许多过去被国家其他部门管辖的高等院校被纳入教育部的管辖范围,许多高校被合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被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2011年3月7日,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
201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逐渐淡化985工程与211工程,拨款开始向高水平学科倾斜。211计划已被较少提及,而自2015年起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已不见“985工程”和“211工程”[2]。“211工程”重点学科及规划逐步被新提出的“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所取代。[3] [4]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5]
201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教政法〔2016〕12号[6]),宣布《“985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6],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2016年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7]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共有140所大学入选),原112所211工程院校全部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8]。
与211工程相似的另一个同类概念是985工程。
院校名单[编辑]
以下是国家级“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列表,名单按照省区排列。截至2009年1月5日,国家级211工程名单共有各类高校112所,其中普通院校109所、军事院校3所。[9]表中标注985的院校亦属985工程。
211工程高校的设立、合并、升降、更名公示[编辑]
- 三所211学校的合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并入武汉大学(2000年)。
- 两所211学校的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并入复旦大学(2000年);山东工业大学并入山东大学(2000年)。
尚未有两所985高校之间的合并。
2005年9月,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05年“211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和论证审批工作的通知》(211部协办[2005]6号),并要求决定增补的院校编制建设方案及立项审核[15],同时有新闻称211工程增补12所大学[16]。随即有新闻辟谣称增补传言不属实[17],但最后确认除广州中医药大学未进入211工程外,其余院校均在增补行列。
注释[编辑]
- ^ 1.0 1.1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武汉地质学院改为现名,分北京、武汉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5年3月教育部撤销中国地质大学总部,使北京、武汉两学区成为实质上的两个独立办学机构。但在教育部《“211工程”学校名单》中仍记为一所高校。
- ^ 2.0 2.1 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分北京、东营两个独立办学实体,分别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华北电力学院改为现名,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分别称“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4.0 4.1 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矿业学院改为现名。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成立。两地分别称“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5.0 5.1 5.2 该校是进入国家级“211工程”建设的三所军事院校之一。
参考文献[编辑]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11工程”简介. [2013-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1).
- ^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edu.cn.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 ^ http://news.sina.com.cn/c/2014-11-14/133531144878.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京有高校称“211建设”已暂停
- ^ http://www.cisile.com.cn/cnt_117.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85、211取消后 仅88所高校入选“111计划”(名单)
- ^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www.gov.cn. [2022-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 6.0 6.1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语委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7).
- ^ 教育部回应“985”“211”废除传闻_中国新闻·时事_新京报电子报. epaper.bjnews.com.cn. [2018-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19-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 《“211工程”学校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教育部,2009年1月5日
-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官方公告》[永久失效連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学科建设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计划之中,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因此北京协和医学院不再单独列入“211工程”名单。
- ^ 11.0 11.1 11.2 11.3 11.4 青海大学、海南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序列,参见央视网,2009年2月6日,《我国基本完成优质高等教育合理布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青海大学于2008年9月22日进入“211工程“行列. [2009年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5日).
- ^ 宁夏大学于2008年9月15日进入“211工程“行列. [2009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28日).
- ^ 石河子大学于2009年1月4日进入“211工程”行列[永久失效連結]
- ^ “211工程”大事记. 教育部门户网站. [2016年6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22日).
- ^ 教育部批准增补12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6年3月17日 [2016年6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5日).
- ^ 教育部新闻办辟谣新增12高校进"211"是谣言. 金羊网. 2005年9月15日 [2016年6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3日).
参见[编辑]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 985工程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台湾与985工程类似的计划
-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