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詠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詠華
出生1963年2月(61歲)
 英屬香港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籍貫中國廣東鶴山
母校香港大學化學系學士博士
職業化學家

任詠華SBS(英語:Vivian Wing-Wah Yam,1963年2月10日),香港人香港大學化學講座教授,她於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為當時最年輕的院士[1] 。她於2011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此外,她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生平[編輯]

1963年2月10日,任詠華生於香港。她的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根據任詠華講述,雙親並沒有誘導她,是她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善於分析性格引導她從事科研。她上小學的時候打破一支溫度計,溫度計中的水銀在她手上流動和聚並的現象,讓她驚奇。在中學,她的一位中學教師為她帶來極大的啟發。這位教師懷孕時仍堅持授課。[2]

任詠華於19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於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3] 。博士期間,任詠華師從支志明院士,並在支志明的課題組結識了她的同學、後來的丈夫麥成達。兩人於 1990 年結婚,育有兩名女兒。[4][5]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任詠華研究金屬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2]

1988年博士畢業後,任詠華在香港城市大學(當時叫做城市理工學院)新成立的應用科學系獲得一個初級教職。當時的城市理工學院科研設施非常差,任詠華為這所大學的圖書館訂購了第一批化學圖書,為實驗室訂購了第一批燒杯和化學藥品。[2][5] 在城市理工學院期間,承擔本科生教學,在教學時間之外,任詠華利用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教授的實驗室設備從事科學研究。在這期間,她投身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金屬配合物發光。[2]

1990年,任詠華回母校香港大學任教。1991年夏至1992年夏,任詠華兩次到倫敦帝國學院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的課題組訪問,在這裡她開始轉向研究有機金屬合成。從倫敦返回香港之後,任詠華開始研究有機金屬發光體,製備出耐用的冷發光有機金屬,激發態壽命在微秒量級,比綠色熒光蛋白和其他熒光材料的激發態壽命還長,促進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發展。[2]

1995年,任詠華升任高級講師,1997年成為教授,1999年成為講座教授,2000至2005年任系主任。[5]2001年,任詠華開始任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2007獲得福布萊特傑出學人獎[6]

2001年,任詠華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導師支志明在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也是38歲,也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院士。[7] 2006年,任詠華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8] 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9] [10]

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1] 2011年獲得歐萊雅-教科文組織女科學家獎,「表彰其在發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陽能的創新技術方面的工作」。[12][13][14][15]

學術研究[編輯]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任詠華研究高價金屬釕和的氧化化學,這一研究有助於研究生物體內細胞色素利用鐵離子氧化碳-氫鍵,因為釕和鋨與鐵屬於同一族[16][17]

獨立工作之後,任詠華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化學傳感器配合物和無機發光化學和材料。在化學傳感器方面,她的課題組製備出可用作短序列DNA指示劑和檢測溶菌酶的有機金屬配合物[18][19]。任詠華自倫敦訪問回到香港之後,開始發光材料的研究。她的課題組製備很多新種類的有機金屬發光體[20][21]。她的課題組製備出溶液穩定的磷光材料和磷光劑,可以很方便地沉積在玻璃、塑料等各種表面上,可用在有機發光器件上[22]。近年來,任詠華還研究了非常規結構的發光材料,比如金屬凝膠[23]、球狀膠束和柱狀納米結構等[24],通過控制材料的結構,能夠得到性能更好的材料。

至2013年,任詠華發表了347篇期刊論文,申請了29項專利,撰寫6篇專著章節,出版了2部專著。[25]

獎勵和榮譽[編輯]

任詠華因其學術成就,獲得眾多獎勵和榮譽:[26]

資料來源[編輯]

  1. ^ 孫自法. 香港科学家任詠华成为中科院最年轻院士.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2. ^ 2.0 2.1 2.2 2.3 2.4 Ahmed, Farooq. Profile of Vivian W.-W. Ya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05-06, 110 (20): 7964–7966 [2014-03-08]. doi:10.1073/pnas.13072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3. ^ 任詠华院士简介. 中國科學院.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5). 
  4. ^ 存档副本. [2018-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5. ^ 5.0 5.1 5.2 丁田發. 任咏华 进行化学研究缓解能源紧张. 江門日報.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6. ^ Professor Vivian YAM Wing Wah. Croucher Foundation. [8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7. ^ 化学家的快乐生活.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8. ^ Vivian Wing-Wah Yam. TWAS.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9. ^ 劉思諾. 港大教授任詠華 膺美國科院外籍院士. 香港文匯報.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10. ^ NAS membership.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1. ^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 中國科學技術部. 2006年4月21日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12.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1年度“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将于下周举行. [2014-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3. ^ 任詠華孤獨科研20年 紓解能源危機 奪女版諾獎 蘋果日報,2010年11月11日
  14. ^ 港大教授任詠華領取傑出女科學家獎 商業電台,2011年3月4日
  15. ^ 港女科學家湧現 揚威國際 《大公報》 2012年12月12日
  16. ^ Chi Ming Che , Vivian Wing Wah Yam , Thomas C. W. Mak. A novel monooxoruthenium(V) complex containing a polydentate pyridyl amine ligand. Syntheses, reactivities,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RuIII(N4O)(H2O)](ClO4)2. J. Am. Chem. Soc. 1990, 112 (6): 2284–2291 [2014-03-16]. doi:10.1021/ja00162a0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7. ^ Vivian Wing-Wah Yam, Chi-Ming Che and Wai-Tong Tang. Metal–oxo photo-oxidants: photochemical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trans-dioxo complexes of ruthenium(VI) and osmium(VI).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8: 100–102 [2014-03-16]. doi:10.1039/C398800001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8. ^ Cong Yu, Kenneth Hoi-Yiu Chan, Keith Man-Chung Wong, and Vivian Wing-Wah Yam.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induced helical self-assembly of alkynylplatinum(II) terpyridyl complex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 (52): 19652–19657 [2014-03-18]. doi:10.1073/pnas.0604998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19. ^ Yeung MCL, Wong KMC, Tsang YKT, Yam VWW. Aptamer-induced self-assembly of a NIR-emissive platinum(II) terpyridyl complex for label- and immobilization-free detection of lysozyme and thrombin. Chem Commun. 2010, 46 (41): 7709–7711 [2014-03-18]. doi:10.1039/C0CC02631J.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0. ^ Yam VWW, Li CK, Chan CL. Proof of potassium ions by luminescence signalling based on weak gold–gold interactions in dinuclear gold(I) complexes.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20): 2857–2859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21. ^ Yam VWW. Molecular design of transition metal alkynyl complex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luminescent metal-based materials: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aspects. Acc Chem Res. 2002, 35 (7): 555–563 [2014-03-18]. doi:10.1021/ar00007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2. ^ Tang MC, Tsang DPK, Chan MM, Wong KMC, Yam VWW. Dendritic Luminescent Gold(III) Complex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3, 52 (1): 446–449 [2014-03-18]. doi:10.1002/anie.2012064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23. ^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Unusual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of metallogels of alkynylplatinum(II) 2,6-bis(N-alkylbenzimidazol-2′-yl)pyridine complexes upon a gel-to-sol phase transi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7): 6253–6260 [2014-03-18]. doi:10.1021/ja9008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4. ^ Po C,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amphiphilic anionic platinum(II) complexe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pectroscop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J Am Chem Soc. 2011, 133 (31): 12136–12143. [2014-03-18]. doi:10.1021/ja203920w.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5. ^ Yam, VWW Publications. HKU.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26. ^ Yam, VWW Honours, Awards & Prizes. HKU.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