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倭刀,又称双手刀双手带,古称单刀,中国古代对日本刀或仿制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称呼,在宋朝时传入,明朝时兴盛。主要源自太刀,与中国单刀相比,长度较长,其刀柄也较长,需用两手持握。以倭刀为主的中国武术,称倭刀、单刀术或倭刀术。在民国时,发展出苗刀

历史[编辑]

就文献所知倭刀最早传入中国是在于宋代,但当时只是当作收藏品一样的使用。

倭刀显现了日本铸剑技术在中古至近代领先世界各国的地位。在明朝洪武年间,锦衣卫在大将军蓝玉官邸内,搜出近万把日本武士刀,朱元璋即以谋反罪逮捕蓝玉,处决相关谋反人士万余人;明军在外出作战时,也有相当比例的部队装备来自兵仗局所打造的或购自日本的倭刀[1]

倭刀是明朝末年产生的重大的军事变革产物。当时中国沿海的明朝军与内战后出国流亡抢劫的日本武士集团倭寇交战时,原本使用的兵器难以与倭寇的日本刀对抗(此日本刀应该是野太刀的刀种,明朝时在日本流行的加长型日本刀[来源请求])。抗倭名将戚继光曾有“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之叹。故习彼之长以治彼,仿制过来且做适合中国的改良与之对抗。

倭寇成为明朝军队心头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倭寇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几位有先见之明的将领认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

明朝崇祯年间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提及“倭刀出鞘,暗室生辉”之赞许。

倭刀原本流行在江浙闽南一带,但是在中国北方京津一带,及东北关外地方,有少数武术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在研习双手刀法。在北方,称呼它为双手刀,或双手带。戚继光及戚家军被明朝政府移防至北方山海关镇边,以及,清初,郑成功的军队在降清后,被移防至关外,被认为是双手刀法北传的起因。在北方,倭刀大部分是跟通背拳一起被传授,在形意拳门下,也有双手刀的传授。

写于清朝中叶的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作者文康于小说中称呼女主角十三妹的兵器是倭刀,可见倭刀的名称在清朝中叶仍然盛行。直到清朝中晚期,倭刀仍然是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2]

刀法[编辑]

明代兵书《武备志》记载,名将戚继光在辛酉年(1561年)与倭寇的对战中取得了《影流之目录》[注 1],在研究推演后写成了一部刀法,后人称之为《辛酉刀法》,两法一并被茅元仪收录于《武备志》[参 1]。1621年程宗猷写的《单刀法选》记载,其刀法源于日本人[注 2],其师浙江人刘雪峰尽得日本人真传[注 3]。以后也有1644年吴殳谱写《单刀图说》。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一说即日本兵法三大源流阴流日语陰流
  2. ^ 程宗猷《单刀法选》:“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
  3. ^ 程宗猷《单刀法选》:“有浙师刘云峯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
  1. ^ 《武备志》,八十六卷,十五页

参考文献[编辑]

  1. ^ 《大明会典·一百九十三章》:出征官军。所部参随头目人等,各一把莲明铁盔、青纻丝齐腰甲、青绵布吊线甲、倭腰刀、黑漆弓、真皮撒袋、矛枪、行兵仗局关领,兵部应付,装载前去,事宁交还。
  2. ^ 包世臣《齐民四术》卷9〈雄渊〉:“甲士万人:穿山鸟二百,腰弩千,弓千,矛二千,钺六百,鸟铳千,倭刀千,棒千,单刀自副。”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