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佑寺
恩佑寺山门 | |
---|---|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颐和园路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认定时间 | 2021年8月19日 |
恩佑寺山门 | |
---|---|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颐和园路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清 |
认定时间 | 1981年 |
恩佑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西侧,是清朝畅春园内的皇家佛寺,与恩慕寺并列。
简介
[编辑]恩佑寺位于北京大学西门外,颐和园路西侧。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帝为父亲康熙帝“圣祖仁皇帝荐福”而建,地处畅春园东北角,紧邻清溪书屋,康熙帝晚年经常在清溪书屋宴寝,并且在清溪书屋[1][2]。恩佑寺原先有三进院落,山门坐西朝东,面临大道(即今颐和园路),山门额书“敬建恩佑寺”,山门内横跨三座石桥。正殿面阔五间,供三世佛(释迦牟尼、药师佛、无量寿佛)。《日下旧闻考》记载:“二层山门额曰龙象庄严。正殿额曰心源统贯。皆世宗(雍正)御书。殿内龛额曰宝地昙霏。联曰:万有拥祥轮,净因资福;三乘参慧镜,香届超尘。皆皇上(乾隆)御书。”[2]
清朝雍正四年三月十五日,雍正帝诣恩佑寺行礼,三日后又一次行礼,并谕:“本日系圣祖仁皇帝诞辰,一日不办事,翌日系皇太后诞辰,亦应一日不办事。”《清世宗实录》载,清朝雍正五年七月乙丑:“上以阴雨连绵,在圆明园斋戒虔祷。雨中步行数里,诣恩佑寺。祷于圣祖仁皇帝御容前。是日,雨势稍止,夜分而霁。翌日大晴。”雍正四年到雍正十三年,雍正帝诣恩佑寺行礼至少64次。雍正十三年四月乙巳:“颁圣祖仁皇帝御制全集、赐诸王大臣翰詹官员等。随具折恭谢。得上谕,俱著往恩佑寺谢恩。”[2]
清朝乾隆四年九月十三日,乾隆帝奉太后从圆明园启銮诣东陵前,先诣恩佑寺行礼。乾隆八年(1743年),将原先供奉在恩佑寺的圣祖御容移到圆明园安佑宫中室,同东室的世宗御容一起供奉,“于是苑中瞻仰圣容,始专礼于安佑宫”。但皇帝仍常规性诣恩佑寺,较正式的行礼则通常在安佑宫行礼前后安排。乾隆帝《御制清溪书屋》中称:“畅春园中是处为皇祖宴寝之所。我皇考改建恩佑寺以奉御容。乾隆癸亥奉移于安佑宫,逮今四十余年,有司以修葺告成,敬诣瞻仰。”[2]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1777年)至乾隆四十四年二月(1779年)清明节,乾隆帝仅在恩慕寺行礼。其后直至嘉庆三年(1798)十月太上皇乾隆帝病重期间,乾隆帝大多是恩慕寺和恩佑寺一并行礼。嘉庆帝曾34次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礼拈香。道光三年(1823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每年正月的孝圣宪皇后忌辰,道光帝都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礼,共计17次。咸丰七年(1857)之前,咸丰帝共4次到恩慕寺和恩佑寺行礼,咸丰朝最末三年咸丰帝未行礼[2]。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三山五园,恩佑寺、恩慕寺也被英法联军焚毁。内务府大臣明善在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九日的奏折中说:“(圆明园)大宫门、大东门,以及大宫门外东西朝房、六部朝房……恩慕寺、恩佑寺、清溪书屋……等处均被焚烧。”[2]
此后,恩佑寺和恩慕寺各仅存一座山门,两座山门南北距离50米,北为恩佑寺山门,南为恩慕寺山门。
保护
[编辑]1981年,“恩佑寺山门”被定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5年修缮[2][1]。
2021年8月19日,恩佑寺山门升格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编号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