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邦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邦华(1574年—1644年),字孟暗,号懋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生而早慧,受业于同里的东林元老邹元标[1][2]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与父李廷谏同为癸卯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授泾县知县,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有政声[3]。当时朝士多诋毁顾宪成,邦华为之辩解,遂被指为东林党人。奏陈法祖用人十事:“曰内阁不当专用词臣,曰词臣不当专守馆局,曰词臣不当教习内书堂,曰六科都给事中不当内外间阻,曰御史升迁不当概论考满,曰吏部乞假不当积至正郎,曰关仓诸差不当专用举贡任子,曰调简推知不当骤迁京秩,曰进士改教不当概从内转,曰边方州县不当尽用乡贡。”没有得到回应。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以疾归里。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起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迁光禄寺少卿。天启元年(1621年),满洲女真崛起,辽东告急。天启二年(1622年),朝廷征召李邦华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当时山东正值徐鸿儒作乱,贼兵围攻景州,李邦华成功用奇兵斩俘四千多人[4],升兵部右侍郎。后来杨涟等东林党人被陆续逼害,李邦华也因阉党怀疑他要和孙承宗清君侧,因而被阉党削籍[5][6]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起为工部右侍郎。不久在东林党人瞿式耜推荐下[7],改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任内曾经为死去的东林元老邹元标请求赐葬赠荫[8]。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改为兵部尚书,综理京营戎政。同年九月,李邦华成功“汰京军虚冒者四千五十余人”,又淘汰老弱千人,京军缺非年壮力强者不再收录,又惩治积猾的掾史官僚,使原来京营每年开支米一百六十万石,节省至一百四十四万石,任内“戎政大釐”、“军容甚壮”[9]。后来清兵入塞,史称己巳之变,李邦华知道后亲自捐钱造炮车及诸火器,又请命亲自出守监军。当时总督京营的襄城伯李守锜和李邦华不和,便找机会诋毁李邦华,加上李邦华手下的京营炮兵不慎误击德胜门的满桂友军,导致言官交章弹劾李邦华,最终李邦华被罢官而去[10]

崇祯十二年(1639年)四月,起用为南京兵部尚书,重定营制,汰不急之将。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抵九江。安抚宣称要就食南京的左良玉,权宜发九江库银十五万及粮食六个月,遂退其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李邦华请崇祯帝固守京师,未得反应。又曾经举明成祖北征而留时任太子明仁宗留守南京为例,建议让皇太子监军南京,但同样未得反应[11]。不久后,又推荐袁继咸张国维路振飞等“差有方略堪御贼”,而史可法“饶忠胆,南方当耑委之”,但未得答复[12]。十八日,外城陷,逃至文信国公(文天祥)祠[13],十九日,内城亦陷,李邦华向文天祥的牌位三鞠躬,并说:“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又有诗曰:“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遂投缳而死[14]。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清朝时赐谥忠肃

注释

[编辑]
  1. ^ 《明史. 李邦华传》“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业同里邹元标”
  2. ^ 《东林列传》“少读史至诸葛亮、颜真卿、文天祥诸传,慨然流涕,同邑邹元标一见奇之,邦华遂从讲学。”
  3. ^ 《东林列传》:“举于乡,明年成进士,知泾县事,实行常平社仓保甲诸法。”
  4. ^ 《东林列传》“旋用边才荐陞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妖贼围景州急,邦华方到官,猝用奇兵斩俘四千人”
  5. ^ 《明史.李邦华传》“进兵部右侍郎,复还家省父。四年夏抵京,阉党大哗,谓枢辅孙承宗以万寿节入觐,将清君侧之恶,邦华实召之。乃立勒承宗还镇,邦华引疾去。明年秋,阉党弹劾其官。”
  6. ^ 《东林列传》“召为兵部右侍郎。会杨涟疏斥魏忠贤二十四罪,忠贤及魏广微等衔东林诸臣,大兴党狱,斥清流殆尽,而邦华一人仅存。枢辅孙承宗督师行边,请入见言事,广微剧指为邦华所召将不利于君侧,忠贤大恐,矫旨趋还镇。明日御史李蕃并弹劾邦华,于是邦华亟请归养去,旋削籍。”
  7. ^ 《崇祯长编》“户科给事中瞿式耜言当神庙初年...原任兵部侍郎李邦华八面雄才,抚津实饶经济,举朝无不知之...”“ 夫良彦与李邦华熊明遇均负边材...”
  8. ^ 《崇祯长编》:“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李邦华等疏颂原任太子少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言元标刚介执法忠荩匡时立朝正气励世清节与海忠介瑞风裁一同乃其性学醇深悟修兼至羽翼圣真大振宗风又复过之今其子燧孤弱不能万里陈情臣等谨采大节冒渎圣聪乞皇上将元标易名速命阁拟仍敕下吏礼二部将应得葬赠荫全典从优具覆从之”
  9. ^ 《明史·李邦华传》
  10. ^ 《明史.李邦华传》:“其年十月,畿辅被兵,简精卒三千守通州,二千援蓟州,自督诸军营城外,军容甚壮。俄有命邦华军撤还守陴,于是侦者不敢远出,声息遂断,则请防寇贼,缉间谍,散奸宄,禁讹言。邦华自闻警,衣不解带,捐赀造炮车及诸火器,又以外城单薄,自请出守。而诸不逞之徒,乃构蜚语入大内。襄城伯李守锜督京营,亦衔邦华扼己,乘间诋諆。邦华自危,上疏陈情,归命于帝。会满桂兵拒大清兵德胜门外,城上发大炮助桂,误伤桂兵多。都察院都事张道泽遂劾邦华,言官交章论列,遂罢邦华闲住。”
  11. ^ 《东林列传》:“先朝成祖北征,仁宗以东宫监国南都,中外宴然。臣见皇太子英武端凝,宜急仿仁庙故事抚军南京,简亲王大臣忠智威望者数人专敕辅弼军国大事,便宜施行迫不可缓也。疏入三日不报。”
  12. ^ 《东林列传》:“窃观在朝诸臣,真正边才实难其选,如袁继咸、张国维、路振飞差有方略堪御贼,史可法饶忠胆,南方当耑委之。疏上,又不报。”
  13. ^ 邵长蘅《青门旅稿·李邦华传》:“十八日,贼破外城,公移宿吉安馆文信公祠下。”
  14. ^ 刘同升撰墓铭云:“遗命曰:吾已身殉国,复何言?但未知上所在,勿敛吾尸。言讫投缳而终”。(刘同升,<文水先生墓志铭>,收入李邦华,《文水李忠肃先生集》附录,《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页16。